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眼睛近視幾度以上屬于高度近視

眼睛近視幾度以上屬于高度近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0 20:20:02

2400度的眼鏡厚得像酒瓶底,3600度得鏡片看似厚得能“防彈”……那你有想過12000度的近視眼是什麼體驗嗎?近日這一話題就受到關注上了熱搜。不過,南京市中醫院眼科劉昳主任醫師指出,近視12000度在臨床上極為罕見,但高于600度的高度近視及相關的眼底病變已成為我國導緻視力殘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重視。

眼睛近視幾度以上屬于高度近視(12000度近視眼引熱議)1

近視眼12000度?專家:臨床中5000度以上已極為少見

戴着眼鏡的近視眼患者在生活中可以說是随處可見,不過他們的眼鏡大都可以輕松架在鼻梁上,透過薄薄的鏡片依舊可以正常看到佩戴者的眼睛。但近日一位博主就分享了自己碰到的患者且曬出了患者所佩戴的“特殊”眼鏡。記者注意到,曬出的三幅近視眼鏡分别為7300度、10000度和12000度。近視眼鏡是凹透鏡,相對來說中間薄邊緣厚。因此不難看出與大家常見的近視眼鏡相比,這幾幅超高度的眼鏡鏡片中間仿佛有一個“小洞”,而度數越高,小洞也顯得更為小。

眼睛近視幾度以上屬于高度近視(12000度近視眼引熱議)2

如此超高近視度數和“特殊”眼鏡無不讓網友們極為震驚。“這眼鏡我看着都頭暈”“戴上眼鏡也隻能看到0.2吧”“原來漫畫中眼鏡中間的圈圈真的會出現”……

對此,劉昳主任表示,臨床上幾乎沒有碰到過超過5000度以上的近視眼,一般近視2000-3000度已經算是相當少見的超高度近視,“如果所謂度數超過三四千那麼我們要懷疑這個人是不是弱視而不是近視眼。”記者也了解到,一般來說,近視超過1000度屬于超高度近視。3000多度的近視便無法常規通過電腦自動驗光儀驗出來的,需要醫生根據眼軸換算加上經驗來驗光。

超高度近視,無法通過矯正手術完全改善視力

目前全世界有14億近視患者,而在我國僅是患病人數就達6億之多。其實,近視眼中也分為三級。劉昳主任介紹,300度以下為輕度近視,300度至600度為中度近視,而高度近視則是指近視度數大于600度。

“高度近視也分兩種,一種是屈光性的,就是人在發育的過程中,自己的屈光建制沒有發育好,那麼出現了高度近視。”劉昳主任介紹,另一種則為軸性近視,顧名思義是指眼軸的長度變長。“就像人的個子不斷地長一樣,随着年齡和人體發育,有些人的眼球也不斷增長,視功能便會随之越來越差,而且到現在為止可能也沒有什麼特别好的方法能阻止眼球的變長。”

雖說眼睛被稱為“心靈的窗戶”,可如今很多人并不夠愛惜這兩扇珍貴的“窗戶”,肆意過度用眼,還指望着通過手術改善。對此,劉昳主任特别提醒,雖然如今一些近視眼的激光手術如全飛秒、半飛秒,以及人工晶體植入術等近視治療手術技術已相當成熟,但超過一定度數的較高度近視很可能通過此類矯正手術也不能夠完全、充分的改善視力。

不僅是鏡片厚得能“防彈”,高度近視的并發症不容小觑

2400度的眼鏡片厚得像酒瓶底,3600度的鏡片看似厚得能“防彈”……高度近視的患者除了看不見、鏡片比一般人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痛苦。劉昳主任介紹,高度近視以後眼軸即整個眼球的“長度”也會随之變長。比如說,正常人的眼軸長度在22-24毫米之間,而超高度近視的人眼軸長度超過了26毫米,甚至達到36毫米。因此眼睛突出、變形也是很難避免的症狀之一。

而更為嚴重的,還有眼底“耐受力”減弱後,伴随着眼軸不斷被拉長一起“襲擊”的各種并發症。市民沈先生今年才50來歲,近視卻有2000多度。來到劉昳主任處就診時,除了超高度近視同時還患有嚴重的白内障。“像沈先生這樣的情況就屬于典型的高度近視并發性白内障,因此會比一般老年人發病要早,發病程度要重。過去白内障手術都認為是一個複明手術,但其實現在白内障手術是一個屈光性手術。我們為患者做完手術以後近視度數解除了,白内障也消除了。”

不僅是并發性白内障,劉昳主任指出,當眼球後段鞏膜過度延伸,後極部可發生局限性擴張,還可能形成病理性的後鞏膜葡萄腫,導緻視功能的下降。“同時,高度近視還會造成視網膜病變、引起視網膜的裂孔,也可能導緻視網膜脈絡膜萎縮等等。”

防患于未然,近視度數太高别忘了定期檢查眼睛

假如把我們“心靈的窗戶”眼睛比喻成一個氣球,不斷往氣球裡面吹氣,氣球便會增大變薄,而當這變薄的氣球超過一定限度後,氣球質量則可能出現問題,眼睛也類似。

如何呵護這雙讓我們可以欣賞大千世界的眼睛?劉昳主任首先提醒,體育鍛煉就是防止軸性近視,避免眼軸突然性、病理性增長的好方法之一。“随着電子産品的普及,其實我們也發現眼睛出現各種毛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劉昳主任提醒,對于本身就近視的患者來說,還過度用眼頻繁不斷地盯着電子産品看,特别是很集中的盯着小小屏幕上的小字看,電子産品LED屏幕的光線進入到眼睛都是一種刺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人仗着自己已經成年,覺得自己18歲以後視力就不會變化了,劉昳主任指出,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對的。“以往确實認為18歲左右應該是屈光比較穩定的年齡了。但是近來我們發現随着電子産品使用的增多,近視在成年之後還是有進一步加深的可能性,這就跟用眼習慣不好、過度用眼造成眼睛疲勞很有關系。”

劉昳主任提醒,減少電子産品的使用時間,即使因為工作等原因全天都需要用到電腦,也建議大家不要一次過長時間地盯着看。“用電腦、手機一個小時左右要調整一下,閉上眼睛或者往遠處看10分鐘,都能讓眼睛充分得到休息。哪怕去跟别人聊天10分鐘轉換一下注意力,也是對眼部肌肉的一種放松。”

正因對于高度近視患者而言視網膜患病風險比正常人群高很多,劉昳主任也表示,即使當下沒有問題,平時在生活中還是要多關注。應當避免劇烈運動,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徹底的眼部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眼部病變,防患于未然。

(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呂彥霖)

【編輯:符櫻】

【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