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實力派歌手的歌迷都是很有底氣的。
比如經常見到的一句話是,「除了張學友,其他三個天王談什麼唱功。」
這是一個肯定句。
諸如此類的言論很多,也包括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王傑、呂方及李克勤等諸多一開始就被定義為實力派的歌手,他們的粉絲一般出場都極為霸氣。
此前也有過一次有趣的對話經曆。
談過一首歌曲《無言感激》,原唱譚詠麟,收錄于1986年所出專輯《第一滴淚》。
17年後郭富城在一張緻敬CD中領銜群星,翻唱了這首歌曲,從技巧、聲線和情感都尤其出色。
故将原唱和翻唱做了一個簡評,結論是交相輝映。
然後引來譚校長粉絲說,他先說郭富城唱歌一般,聽了翻唱之後說錄音室效果不錯,但又說實力歌手看現場,如果郭富城和譚詠麟比現場,會輸得一敗塗地。
這人已經屬于理智派,至少會先去聽歌再參與讨論。
而輸赢和喜好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何謂唱功?
從專業定義來講,唱功包括很多東西。
比如音準、咬字、換氣、氣息、顫音、假聲和真假聲轉換等諸多技巧類的項目。
至于什麼怒音之類的,理解為個人風格和偏好可能更恰當。
但從現實生活中的溝通,很多人理解的唱功其實是音高、音色和肺活量。
到底應該以哪種認知為準?
不妨将上述列名的歌手作品拿來對應。
比如譚詠麟,就可以拿這首《無言感激》來鑒賞,張國榮拿《風繼續吹》,陳百強《一生何求》,王傑《一場遊戲一場夢》,呂方《朋友别哭》,李克勤《月半小夜曲》,又比如張學友《吻别》,劉德華選《一起走過的日子》,郭富城挑《聽風的歌》,黎明就《哪有一天不想你》。
以上這十首歌,如果全部都聽過,不論現場還是CD效果,唱功高低如何排序?
隻能說一句,他們各具風格。
而如果真的論及演唱技巧,一個張學友,另一個郭富城,他們有很多歌曲是刻意挑戰演唱難度的,尤其是顫音、假聲和真假聲轉換用得很頻繁,但好聽與否因人而異。
既然如此,為什麼言之鑿鑿說别人沒有唱功?
以譚詠麟的《無言感激》為例,其演唱大開大合、激昂勵志。
但有沒有缺點?如果要挑刺,比如他的咬字是否夠精細,風格是不是相對随意?但其實這也正好是他的風格特點,其歌迷就偏好這種感覺。
又比如張國榮的《風繼續吹》很經典,呂方的《朋友别哭》也真的很動聽,其他的歌手也各有特色,曲風各異,擁趸各有所喜。
以上列舉的歌曲,其實都并沒有牽涉太多技巧上的嚴格定義。
但這些歌曲都是他們的經典其一。
所以其實對于知名成熟歌手而言,是否可以這樣定義:「在聲音的穩定性、共鳴、音準、氣息和情感融入皆佳的情況下,其實就無所謂唱功高低?」
而關于音色、音域的比較,很大程度來自嗓音天賦條件。
剩下的就是各取所需的問題。
當然如果大家發現,有歌手演唱時連氣息都不穩,甚至有跑調的情況。
那必然可以叫做唱功不好。
但香港樂壇有個很特别的地方,每年都有幾大頒獎禮讓歌手演唱獲獎歌曲,并不容許假唱。
這也是歌手較技的舞台,若稱天王紅星,現場壓不住,那必然會被媒體連篇累牍轟炸,但事實上并未出現過這樣的局面。
所以關于流行樂的唱功話題或可重新審視。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用自己的喜好去替代了真正的專業标準。
轉而又用歌手天賦條件去蓋章唱功。
那真是既不專業也不公平。
而關于一些實力派歌手的現場翻車事故,其實屢見不鮮。
所以摒棄意氣之争。
多做一些樂評、欣賞或者專業的普及。
才是應有之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