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粉霞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粉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01:46:11

【人物名片】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粉霞(教書育人楷模張麗)1

張麗 自2010年參加工作來,一直擔任班主任,立足語文和英語學科,積極學習,躬身教研并踐行“雙語教學”的探索,2015年,楊晶茹同學在全市小學英語口語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6年,高芊同學榮獲“國學達人”一等獎。自2015年參加“慧心教育”新教育探索以來,締造完美教室,以班報《墨緣心語》和校刊《慧心校刊》、《慧心.秋華》,記錄孩子心理路程和筆墨成長,并聆聽窗外聲音,春華秋實,為孩子們打開心靈的窗戶。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粉霞(教書育人楷模張麗)2

何為“美”,古人在創造這個字的時候,認為:羊大為美,而在我九年的教學生涯中,我認為“美”是任何平凡的事情都如初見那般熱情與執着。走進孩子心靈的教育,畢竟閃耀着愛的光芒,那時,老師便是孩子心中“那道美麗的風景”。我堅信:“隻要上路,總會邂逅盛典!”每一次的不期而遇的驚喜,都是早已在路上的等待……. 置身于書香洋溢的教室,仰望孩子們在舞台上的飒爽英姿,感受時代氣息的墨緣心語,一路研學,一路歡歌。慧心孩子們用自己的成長,诠釋着“啟迪智慧、滋養心靈、涵育審美、成風化人”的慧心教育使命。以匠心緻誠心,緻敬“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中,竭我所能、博采衆長,外延或内涵對教育的新思維,不忘初心、秉承匠心、堅守恒心、捧出良心,在自己的“走進心靈”的教學實踐中,诠釋對教育的解讀。

若水清照、文化育人!我帶着我的“墨緣班”新教育的路上揚帆啟程了。我們班的“讀書角”“書吧”“我和國學有個約會”“墨緣心語”“走近孔子”等等,從細節到夢想、從禮儀到做人,我們做着讓學習真正發生的深度教學,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儒雅文化涵育儒雅少年,我相信:人的首次經曆就是最美的詩篇!

自2010年參加工作以來,紮根基層,踏實敬業,盡職盡責,用一線教師的愛鋪路我的職業生涯和孩子的童年。9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在語文和英語任教學科的基礎上,積極向身邊學習,學習“他山之石”、加以修煉自我,揚長補短,在擔任英語教研組長期間,和老師們一起教研并踐行“雙語教學”的探索,為山區的孩子提供最大程度的英文情景化口語鍛煉。在多次口語大賽中,我的孩子們成績卓著,自信滿滿,我欣慰: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陽光走在風雨後。2015年,我輔導的楊晶茹同學在全市小學英語口語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6年,高芊同學在“國學達人”比賽中,以優異的成績,榮獲全市一等獎,一曲《春江花月夜》,聲情并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獎杯上閃閃的光芒,折射出日久天長中的國學積澱。

作為他們的輔導老師,看到這一刻,比一切花開更動容,比一切回憶更芳華,比一切說教更有格局!“底蘊決定厚度”,在我的教育實踐中時刻鞭策自己,我堅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一、“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緻“墨緣班”

斯是蘭室,惟典化心。讓四壁成為書頁,穿越曆史的沉澱,書香香慰前行。讓每一面牆都會說話,每一處都留下成長的痕迹!用晨頌迎接新一輪的太陽,“與時間賽跑”,惜時讀書,“朗朗書聲,便是孩子的朗朗乾坤!”在教室的後牆上,“切問思,敏而好學;不貳過,見賢思齊!”與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相得益彰,以這片齊魯大地上傳誦了幾千年的孔子箴言,育心育智。

慧心桃李又一秋,金秋十月,我的“墨緣班”帶着稚氣,攜着陽光,守望成長中光鮮亮身。六一班是一個為緣相聚、為愛相助的溫馨的家,我們本着“博學笃志”的信念暢遊知識海洋、書寫成長故事。

“墨緣心語”是我們的班報,也是孩子們*揚個性的舞台,在這方面舞台上我相信孩子們都是主角,我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曾記得,王曉晴同學勾勒出的一面風景牆,那栩栩若飄舞的葉片,折射出孩子心中對美的诠釋。在整個過程中,曉晴從設計圖紙,到選材、分工,精心安排,大家有心用心地布置着班級的文化牆。完工之後,曉晴跟我說:“老師,你看看,這是不是一道風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可隻有組合在一起才叫風景。”我依稀記得,這是我們之前的讀書分享中談到的讀書心得,我欣慰地拉起孩子的小手說:“這是一雙拿畫筆的手,畫出心中了心中的世界!”“鸢飛戾天、魚躍于淵”, 綻放個性,孩子們在尋找自己的最強音!“野渡無人舟自橫”,放開手,獨立走,孩子們,去尋找最适合自己的色彩吧!

當時我們的“墨緣班”是一個新組合班級,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他們帶來了活力,也帶着自己不同的習慣,我就和一群班幹部在松散的班集體基礎上,群裡群策,一點一滴的積累,點點滴滴中叙事了我們的“方圓”。教室裡我們有一塊專區叫做“童蒙養正”,每次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交給孩子們,講述班裡的“榜樣的力量”,并把*貼出來,潛移默化中,孩子們的心中裝進了“大家”!

二、“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記筆墨成長

生活不止眼前的草木枯榮、流水潺潺,更有詩和遠方……金秋十月,“我和詩書有個約會”,這次讀書月中,我們師生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草房子》《走近孔子》等等,然後最讓我震撼的是,每次的讀書分享,真的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如:劉春霖這樣寫的:“當你失明時,你會感到深深的絕望和無助。而隻有你勇敢地站起來,才會發現那遲來的光明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溫暖。如果說,拿破侖是戰場上的勝利者,是叱咤風雲的亂世枭雄;那麼,海倫.凱勒則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絕向命運低頭,立志驅除人生中所有黑暗的光明使者。”李俊傑這樣寫到:“其實這一些美好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好好珍惜現在所有的,千萬别等到失去才學會珍惜.”有什麼比讓我的孩子們懂得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更有意義的呢?

記憶深刻的是我們的《草房子》集體閱讀,在全校的課例展示中,孩子們踴躍發言,講出了油麻地這個偏遠山村“景美人更美”,這個甯靜的山村,發生在人們身邊的“真、善、美”,桑桑的個性、秃鶴的苦惱、紙月的悲苦、桑校長的堅持等等,我覺得我的孩子們把書本讀活了。我愛和孩子們一起讀書,更愛聽孩子們講書,我沉醉在“文字背後的聲音”裡,淨化心靈,靜待花開……

“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這詩意的秋天,我們走進經典,走進“詩歌中的春、夏、秋、冬”,從詩歌中感受四季的變化。“詩歌中的月”憂思難忘,寄托着“詩歌中的思念”。我們分别在“墨緣心語”班報中,連續刊登了三期,詩歌在孩子們的心中有了生命,有了靈性----“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 “此夜曲中聞折柳”、“客舍青青柳色新”……那“詩歌中的柳”目送臨行的友人;而“詩歌中的梅”,傲霜鬥雪,在孩子們的筆下,詩中梅站立出了一種氣節和姿态。

“誠其意、正其心、善其事”,讓每一面牆都會說話,每一處都有我們成長的足迹。我們将每次孩子們的習作,收集成冊,組成我們的“長春藤”文集長廊,每一段心理路程漂流在孩子們和家長之間,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我們都是在完善不完美自己的過程中完美地經曆過,相信有一天我們會感激一直努力而從不放棄的自己!

在漂流習作中,我們關注到了每一位孩子内心的聲音,尊重每一位孩子的生活視角,同時把優秀作文在同學們之間“漂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所以在孩子們當中,就形成了一種互相學習、力争上遊的學習氛圍,習作課漸漸淡去老師頭疼學生發愁的陰影。可想而知,當一個孩子的習作在老師、家長、小夥伴們共同參評下,公認為優秀習作而誦讀給大家時,那種成功的愉悅溢于言表,進而形成的學習的内驅力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原來“名人作家”就在身邊,孩子們專門設置了一個讀書積累本,積累身邊同學的佳作佳句、獨特的構思以及讀後感想,都收集其中,越來越厚實,越來越充實,越來越堅實……

以孩子的成長為紐帶,來實現家校共育!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這是對慧心教育的一種潛移默化地理解和認同,也是對孩子成長循序漸進地見證。在我們的鼓勵之下,家長們沉下浮躁的心情,以欣賞的眼光,尊重孩子們心智成長規律的心态,審視孩子的心聲和感知。比如在社會問題的态度方面,家長正是對孩子進行三觀教育和正能量教育的好機會,我想這比嚴肅地說辭和教育更有信服力,從而形成對父母的敬重和威望,同時也是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機會,沒有什麼比走進孩子心靈的教育更和諧穩重,沒有什麼比尊重孩子的成長更家睦和氣。有些家長甚至還說:“看到孩子的習作和成長日記,仿佛之前從沒注意過孩子的想法,總以為當家長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孩子就應該聽。也許,錯過了孩子成長的許多年!”有些家長說:“從孩子的文字中,幾乎找到了自己的童年和生活的熱情。我也跟着孩子比進步,孩子的話題作文我也參與,與孩子交流看法、思路以及怎樣安排生活事例支持我們的想法。我和孩子一起讀書,聊聊詩詞的理解,了解詩詞的創作的心理路程,讀讀名人傳記談談成功人士的品質等等。總之,陪伴孩子的時光很美好!”

這,比一切花開更動容,比一切回憶更芳華,比一切說教更有格局!

漂流作文是“慧心新教育”探索的試驗田,還有待更好地進步,是的,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因為:播種和收獲從來不在一個季節!沒有人會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在年輕,年輕的學校、年輕的教學團隊,我們依然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三、“哀哀父母,生我勞瘁。”---叩問感恩路

傳承傳統,傳頌美德。每逢一個傳統節日,我們都會刨根究底這個節日的文化意義,或是網絡搜索,或是口耳相傳,或是風俗習慣。一首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遙想到九九重陽這個節日寄予了團圓和感恩的寓意。我們做了“百善孝為先”的主題活動,去感受“水利萬物而不争”般偉大的愛。

晨誦時,我們誦讀有關母愛的詩句,《遊子吟》、《别老母》……書聲琅琅、切問近思,課前三分鐘,分享讀書心得,高芊給我們講了像“卧冰求鯉”、“黃香溫席”等,從王祥、黃香身上學習那份拳拳的赤子之情。每一代人都是傳統文化所“薪火相傳”的接班人,我們的課堂就應該從厚重的曆史中來,走向希望的未來。

“教育,就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 在我手寫我心,寫下我心中的“第一次活動”,我是這樣引導孩子們:

“有一個人,在聽到你第一聲啼哭時,他手舞足蹈;

第一次給你洗尿片時,他手忙腳亂,

第一次送你去幼兒園,狠心丢下便轉身離開,而他又在不遠處的角落裡偷偷回望,眼角噙着淚水;

第一次把你扛在肩上而你大聲說:好高好高,他卻自豪地說:看,我托起了我的世界!”

我們班魏曉峰說:“老師我想寫我第一次懂得母親這個詞語。”曉峰在她的寫作中,寫了一次她和媽媽頂嘴之後摔門而去,跑到大街上後悔卻不肯回家,媽媽卻一直跟在身後,直到看到女兒進入電影院時才給曉峰去買了晚飯,并笑盈盈地送到孩子手邊,仿佛一切還是那樣的風平浪靜。曉峰後來讀給我們時,深情飽滿卻熱淚盈眶,我想“母親”這個詞語真正地走進了孩子的心中,更能理解詩詞裡那扣人心弦的愛。有人說:教育就是推動孩子心中的波瀾,蕩起漣漪。這次活動後,家長在群裡分享孩子的變化:我來為你做頓飯、換我為你洗洗腳……

所以曉峰同學在文字的末尾這樣寫到:

“我的母親,為了我們上學不遲到,比别人早起一個多小時,還要做家務,歲月悠悠,使她的臉上漸漸爬上了皺紋,烏黑的頭發也有幾根刺眼的白發。

母親,你就是源泉,是我一生也寫不完的日記,是我永遠歌頌不完的詩篇!”

我們相信李悅的《愛要大聲說出來》,他告訴我們:“《聖經》中說道:每個孩子一出生就會得到上天的眷顧,派給他們兩個天使。這兩個天使便是我們的父母,我們一出生就成了他們的掌上明珠。”

我們“百善孝為先”主題活動收錄到我們“墨緣心語”的第二期---九九重陽版,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懂得“報得三春晖”的恩情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在最後的寫作分享中,我也跟孩子們分享了老師的感悟:

“孩子,去做一個知恩感恩的人吧,是他們慢慢地變成了愛吃魚頭的人,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世界上有一種冷叫做:爸爸媽媽覺得冷;是他們給了我們完美無瑕的愛,是他們為了孩子的成長放下了驕傲學會了彎腰低頭……孩子們,去做一個知恩感恩的人吧,别讓愛成為一種等待,别讓愛留給你也不确定的未來,你在長大而他卻在變老。不是大把大把的鈔票就是回報,不是每一份報答都有機會,你在長大他在變老。孩子别讓等待成為無奈,回家大聲說:我愛你,趁愛還在!

吃完飯幫媽媽收拾家務,跟爸爸聊聊天,周末了陪陪老人,過馬路學會主動地拉起他們的手,就像當初他們帶着我們走出人生第一步……”

四、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聆聽窗外聲音

過去,教材就是孩子的世界;如今,世界是孩子的教材!所以我們帶着孩子從課本,走進生活,感悟生活的變化,

比如: “這木頭裡有蟲”—漫畫作文、“我的地球,我的家”—環保思考、“舌尖上的日照”---發現非物質文化、“我的理想”“二十年後的家鄉”---夢之教育等等,我們從生活中将關乎民生、國家關注的問題,帶進課堂。起初我也這麼認為:可能,孩子為了完成習作,而為賦新詞強說愁,或是從網上查找現成的資料。因為對于他們來講,問題有點大。就拿漫畫作文“這木頭裡有蟲”和“我的地球”來說,可是,讓我驚訝的是,孩子們竟然做成了一個個發現新聞的小記者,從一個小的切入點,折射出問題,一個小故事反應大道理。比如:門前的小河。我們班高芊分享習作構思的時候這樣說:

我去問了爺爺:爺爺小時候,門前的小河是什麼樣的,爺爺說:那時候,河水清澈、綠樹環繞;我問過了爸爸,爸爸說:小時候,夏天,那是天然的遊泳池;冬天,孩子們就在上面滑冰,總之,小河是我們美好的記憶!而如今的小河卻……,高芊說:爸爸,我們再走一走門前的小河吧?

在“舌尖上的日照”中,我們利用周末的時間,走進鄉下,走進民風,在這次采風活動中,“小記者們”采訪煎餅制作中,材料的準備過程,親自感受烙煎餅的過程,品味煎餅的味道,請教鄉親們們煎餅的儲藏方法,而寫下了這篇《舌尖上的日照》。劉俊傑在文中這樣寫到:

日照煎餅餅薄如紙,色調微黃,質細香,柔軟可口,正如文學家蒲松齡先生所說:“圓如望月,大似銅钲,薄似剡溪之紙,色似黃鶴之翎。”

如此以來,我們的習作課堂不再是孩子們最為頭疼的一門課,甚至特别期待,從孩子們的習作中,我感受到了一種生活的氣息。在孩子們智慧的小眼睛中,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種教育使命,我們的孩子就應該擁有這樣的家國情懷,感受時代脈搏,與世界同頻共振!

春去秋來,我們一路研學,一路歌。今天的陽春三月,柳條吐嫩,初蕾盈韻,我班的校外研學活動也步入生機與活力的“春天”。“雨潤草芽鋪綠茵,雷催桃李百花新。雲消霧散生明月,步韻平分兩處春。”在家委會的精心籌辦之下,我們研學的第一站選在了“中西文化交融,古今曆史底蘊”的青島。一路歡歌笑語,一路寓學于樂!我帶着孩子們從曆史的昨天到文化的積澱重新認識這座城市。

“琴韻覓妖娆,餘音落棧橋。

回瀾濺珠玉,飛閣遠塵嚣。

瀚海城邊語,長虹水上漂。

翔鷗舒白羽,帶我向晴霄”

一首棧橋的詩詞,了解波瀾壯闊的海上,棧橋仿佛長虹橫卧,腳下波濤洶湧,空中群毆翺翔。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第一眼正視“世界未有之大變局”,她不僅僅見證了青島的潮汐起落,更是青島風雨滄桑的見證!飽經風霜的棧橋,再次提示着後來人:落後就要挨打!唯有自強,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過這樣的研學活動,将一種“家國情懷”植入孩子們的心中,愛國報國于無聲處潤物心田。

一個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内部打破是生命!我們在這勃勃生機,青春煥發的季節,将“美”帶給我的孩子們,激發孩子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内驅力,正能量地堅信: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萌趣靈動課堂

思維力和創新力是時代的最強音。寓學于樂中,我們班的思維潛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一次次智慧地挑戰難關,收獲成功的喜悅。看着孩子們投入的樣子,看得出他們很享受自己在思維潛能中的自主性。老師緊緊抓住每一個問題的生長點,點撥啟蒙。從九連環的曆史、設計靈感、探索解法、歸納理解,沉甸甸的收獲中,孩子成了課堂的主角。探索中,心到眼到手到,孩子們出奇的專注,甚至陶醉其中。就在貌似“死棋”的困惑下,都能柳暗花明。你們在舍與得中,頓悟其中的訣竅。我也學會了九連環,因為春霖跟我說:困惑才是你的老師。太順利反倒太平淡,不斷遇到困惑,才能激發自身的潛能,即是課的魅力。丁通井井有條,嚴謹邏輯,又極富耐心地教給我們各種公式,他甚至還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每一種方法都不是絕對的,視情況靈活運用,條條大道通羅馬,總有一條是通向成功的!”

無論是九連環還是三階魔方繼而挑戰四階、二階,丁老師都重視合作,小組交流,挖掘引導體悟團隊的力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正因為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切入點不盡相同,所以出現異彩紛呈的頭腦風暴。這其中的合作交流絕不是一加一那樣的簡單,孩子們,這就是團隊的力量,是你們受用不盡的資源。當你身在其中無法自拔,又甚至是迷宮式的走不出來時,旁觀者的一句話,或許就能茅塞頓開,“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就是團隊的力量!

我告訴我的孩子們:團隊生活就是如此,合力共赢,一個人可能跑得更快,而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我和我的孩子們都是在完善不完美自己的過程中完美地經曆過,相信有一天我們會感激一直努力而從不放棄,而持之以恒……

陪伴是最長情地告白,孩子們,我予孩子們嚴慈相濟的愛,是拙于語言的守候。老師希望你們在求學的路上走得更遠更長,又希望孩子們知能雙馨,所以我們都是走在通往未來的路上,我再次相信:人的首次經曆便是美好的詩篇……

本文來源:東港教育體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