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東遷雒邑,東周始,至此周王室勢力衰弱,周天子空享尊号卻無号令天下諸侯的能力。
春秋霸主号令天下,諸侯國之間的戰争不斷頻發,“官學”衰落,“私學”興起。戰國時期的戰争更是直接以殺傷對方有生力量為主,人數與規模更大,死亡人數更多,更加混亂。
在如此背景下,諸子百家相繼蜂擁而起,馳說于各諸侯之間,實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據班固《漢書.藝文志》記載:
“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諸子流派共有189家,各派學術著作加起來有4324篇,當時的學術氛圍可以說是很興盛。流派雖多,但真正能夠傳播影響深遠的卻隻有如下所說的十家和兵家、醫家共12家。
同時記載了諸子百家中十家,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當中記述了各家的淵源,如“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還記載了諸子百家的興起原由:
“皆起于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當時的社會環境造就了諸子百家的興起。各國之間的戰争兼并最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需要在亂世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就會尋找能夠幫助自己實現目标的諸侯國,所以各種各樣的人才在其中往來穿梭。
以上是諸子百家興起的簡單背景陳述,接下來的書籍簡要介紹中主要以諸子百家為主,文化源頭的古籍值得一讀,後來的學者大家的思想體系也基本都是在諸子百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源頭清楚,那麼從源頭流出來的水經過的地方自然也就好理解了。
在這之前的儒家十三經系列中大概介紹了儒家的經典著作,若有值得補充的便再進行介紹。除了儒家外,那就是道家較為著名了,在這一次中主要介紹《老子》、《莊子》。
1、《老子》
《老子》,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春秋時期老子(李耳)撰寫,也就是經常所說的《道德經》。
道德經原分《德經》和《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共有81章,前37章為《道經》,剩下的為《德經》。
《道德經》作為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曆來為其做注的比較多。通行本是曹魏王弼的注本。
簡體橫排版
豎體繁體版
此外:
高明的《帛書老子校注》,以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本為底本,以王弼注本為對校本,還選用唐宋元石刻本、敦煌寫本、曆代刊本等33種版本做參校本。
2、《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學說彙總。
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
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書分内、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今剩下三十三篇。
曆來為其注疏者衆多,據嚴靈峰所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不全面統計)正、續二編已經多達數百部注本。
西晉郭象的《莊子注》與唐成玄英的《莊子注疏》兩者集合的《莊子注疏》,中華書局出版。
此外:
清代郭慶藩的《莊子集釋》;
簡體橫排版
豎版繁體
《老子》與《莊子》從古至今的注本較多,故隻列舉一兩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