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寺坐落于廬山西北麓,離西林寺不遠。欣賞完西林寺,我們便前往東林寺。
慧永是河南焦作一帶的人,初到山西恒山修習禅觀,是慧遠的師兄,同為道安的弟子。慧遠是山西樓煩人,這些地方我都去過。樓煩關也是古代軍事要地,屬雁門郡,離恒山也不遠,慧遠二十出頭就師從道安出家了。
那時正是“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時代,慧遠随道安到了襄陽,襄陽已被前秦軍隊攻破,信奉佛教的苻堅便令軍隊扣留道安,道安便遣散徒衆,到各地傳教。
慧遠準備去廣州羅浮山,途經浔陽時,到西林寺拜見師兄慧永。慧永就挽留師弟,在廬山傳教,并勸江州刺史桓伊興建東林寺,讓慧遠長久居之。這就是東林寺的來曆,比西林寺晚建幾年,又位于西林寺之東,故叫東林寺。
從此,慧遠主持東林寺三十多年,集沙門千人,并邀學問僧以及得意僧徒123人結白蓮社、譯佛經、著教義,同修淨土之業,倡導“彌陀淨土法門”,成為佛門淨土宗(亦稱蓮宗)的始祖。所以說,東林寺又是我國佛教淨土宗(蓮宗)的發源地。
國内外許多名僧前來求經拜佛。唐時極盛,揚州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前特來此寺,并攜同東林寺僧人智恩一起東渡日本傳經講學,慧遠和東林淨土宗的教義随之傳入日本,至今日本東林教仍以廬山東林寺慧遠為始祖。
到了東林寺,匾額系趙樸初所題。左右有聯:“東海盈盈相連重興開淨域,林泉郁郁般若台前映蓮池。”楹柱左右也有聯:“到這裡踏淨土遙想遠公當年虎溪橋邊三笑話,入佛門求皈依遐思高賢照舊蓮池海上億如來。”
進了山門,有“淨土”兩個大字,标識佛門的教派——淨土宗。淨土宗的觀點是,世界是穢土,隻有佛家聖地,才是唯一無限清淨的極樂世界。而且,為了迅速發展信徒,還創立了快速成佛法。一念“阿彌陀佛”,就可速生淨土,成為菩薩,真乃優先法也。但願貪官們都能到這兒看看,也許少了一些私心雜念,成為好官。
大雄寶殿,供奉釋迦摩尼、文殊、普賢等佛像,楹聯也不少。我喜歡詩詞楹聯,不由抄下,“壽量無邊豎窮三際,光明有象橫遍十方”、“放大光明敢向無生說妙端,得真解脫須從三聖認如來”、“塵銷古鏡光逾遠,風定寒潭水自平”。
據說,大雄寶殿原叫神運寶殿,慧遠初到這裡時,認為各處溪流支漫,無法結廬,打算移到香谷山去。夜裡夢見佛祖相告,“此處幽靜,足以栖佛”,接着雷雨交加,山洪暴漲,溪流化為平地,并且冒出一泉眼,佳木建材就從這泉眼湧出。慧遠就在這裡建起了東林寺,故起名神運寶殿。現在離大殿不遠就有“出木池”,說是當年不斷往外湧木材的地方。
我記得遊杭州西湖時,淨慈寺就有一口古井,說是濟公運木建寺的井,電視連續劇《濟公》也有這個鏡頭,看來多有雷同。
接着到了三笑堂,本是淨土,何來嘻嘻哈哈?原來這個地方就是慧遠的客廳。慧遠專志修行,深居簡出,人稱“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散步從不逾越門前的小溪,一旦越過小溪,護院的虎就會叫了起來。
一次詩人陶淵明、道士陸修靜來訪,儒、佛、道三家談得投機,慧遠送陶淵明、陸修靜二人時,仍未盡興,不由過了小溪石橋,護院的虎吼叫起來,三人才恍然大悟,大笑起來。這就是有名的“虎溪三笑”,也反映出儒、佛、道三家關系融洽,為曆代名人所欣賞。李白在《别東林寺僧》寫道:“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别笑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從此,慧遠的客廳就成了三笑堂,載入史籍。到了宋代有石恪作《三笑圖》、蘇轼作《三笑圖書後》、黃庭堅作《三笑圖贊》,一時傳為佳話。
現在,三笑堂内置有慧遠塑像,旁邊有聯:“虎溪聚三人三人三笑話,蓮池開一葉一葉一如來。”還豎有“三笑圖”碑刻。虎溪旁仍有石碑“虎溪橋”,我特意照了一張相,并賦詩一首:“東林寺外虎溪橋,三笑至今寓意高。三教融合本一體,賢達自古重情交。”
堂前還有一棵蒼勁挺拔、形如圓蓋的羅漢松。羅漢松生長速度比較慢,相傳為慧遠手植,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又因有人稱道:“蓮社獨尋千載後,松柏猶吞六朝前”,故叫“六朝松”。這六朝松也是曆史的見證,好多寺廟毀滅,都是依據古樹複建起來的。
寺後還有一片修竹,旁有方形小池,石碑題寫“聰明泉”三個大字,有人說系唐太宗的手迹。上有小序:“昔殷仲堪訪遠公将與談易于松間,仲堪辯博遠因指流泉曰:‘君之辯如此泉湧。’後世因号聰明泉。”
殷仲堪是東晉末年荊州刺史,能清談,擅寫文章,其談論義理與韓伯齊名。一次來東林寺與慧遠談論《易經》,“《易》以何為體?”慧遠答:“《易》以感為體。”又問:“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便是《易》否?”慧遠笑而不答,他聽殷博學善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深為敬佩,便指身旁的流泉說,“君之辯如此泉湧。”後人就将該泉叫“聰明泉”,映射出慧遠的非凡才智。為此,唐皮日休還題詩刻在下面:“一勺如瓊液,将愚拟聖賢。欲知心不變,還似飲貪泉。”我也寫詩一首:“泉水豈能增智慧?聰明自幼樂學來。縱觀曆代傑出者,多是廣博成就才。”
這裡還有“果一上人紀念堂”,左右有聯:“果然成佛而去,一定乘風再來。”看來是鶴頂聯,不由吸引我進去參觀。原來果一是東林寺的前方丈。1978年回東林寺,1980年正式成為東林寺的主持。百廢待興,果一開始了東林寺的修複、建設,繼而在東林寺開壇傳戒,又籌備江西佛學院,還組織淨土宗文化研究學會,創辦“淨土”雜志等等。
果一一生堅持清修苦行,嚴于律己,生活簡樸,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範,曾先後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暨九江市佛教協會會長。也有好多論述:“思念無常,思惟諸苦”、“一心不生,萬法無咎”------都很精辟,富有哲理。
遊覽完東林寺,我也感到很榮幸,畢竟這是曆代詩人、學士,如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轼、歐陽修、黃庭堅、嶽飛、陸遊等來過的地方,還有柳公權碑、李北海碑、康有為碑等,看來不狂此行。
九口2023、2、2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