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壽衣,有些人認為“壽衣,一把火就燒沒了,還要追求做工和品質嗎?”回答是肯定的,壽衣不僅是逝者的衣服,更是逝者最後的尊嚴,是中華民族孝道的體現。
中國人笃信“逝者為大”,逝者的衣物用品都需要特殊定制,而為逝者穿上特制的“壽衣”,是中國殡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于壽衣的常識:
1),壽衣的寓意 為健康長壽之意,古時,老人在六十歲左右,就開始考慮這些問題,互相之間還交流讨論,很是重視自己的壽衣、壽材,因此隻要有條件,有孝心的子女會選擇給早早準備,特别是在在閏年為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早早備好壽衣、壽材(棺材),取閏餘成歲,增福添壽之意,祈福延年效果更為顯著,然後放在箱底壓箱,了卻心願,壽衣因此又稱“喜服”,希望長命百歲。時至今天,【早備壽衣】這一習俗一直在持續傳承。
2),壽衣件數的講究 全國各地壽衣在習俗上一般多為七件套,稱作“四領三腰”,這裡上衣不稱件而曰“領”;褲不稱條而曰“腰”。四領,含義為福、壽、康、甯,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和睦,家庭圓滿,同時代表着給老人四季的衣服都買全了,這樣沖喜的效果才會好;“三腰”為“三要”的諧音,即多福,多壽,多俸祿,代表着一生平安不缺錢。按中國的傳統習俗,老人不管是哪個季節走的,無論春夏秋冬,壽衣都要穿棉衣,也就是一年四季的衣服要穿全。把衣服穿全了,到了極樂世界,才能根據當地的天氣随意搭配衣服。
并且壽衣是講究穿單不穿雙的。按照上下身相加的總數還有講究:三領二腰,古語講五嶽為尊;“四領三腰”,古語講“七級浮屠”(浮屠就是寶塔);五領四腰,古語講“九五至尊”。
3),壽衣的選擇
選擇壽衣的關鍵要注意搭配,也就是說衣、褲、鞋、帽、被的款式、色彩、圖案要協調。在款式上尤其要将中式和西式區别開來,圖案同樣有古典的、現代的、中式的、西式的之分,在風格上要協調、統一。
現在網上品牌出售的壽衣,一般都是已經按中國的傳統習俗給整套搭配好的,在選擇時隻用挑選款式即可。這個可具體根據老人的喜好,職業等情況選擇适合的壽衣。
4),壽衣顔色的講究 古時的壽衣比較喜歡用紅顔色,有兒孫後代紅火的寓意,所以常會在帽子上邊綴紅頂子、外衣裡子用紅布做等等。男士壽衣外面多為杏黃色,女士外衣多以青藍、古銅色為主。且講究壽衣無論内外衣,一律不用紐扣,隻用小條布或者由布條做成的盤扣來代替紐扣,暗喻會帶來兒子,後繼有人。
現在随着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審美層次的提升,壽衣顔色款式更多樣化,可選擇的空間也更大。
5),整套壽衣包含哪些
除了上面說到的“四領三腰”七件衣服(罩衣、棉衣、夾衣、襯衣,罩褲、棉褲、襯褲),另外搭配贈送15件配裝(壽被、壽褥、枕頭、枕腳、鞋子、襪子、帽子、腰帶、手帕、蓋臉布、 綁腿帶 、口令、七星錢、元寶、金銀戒指)。
6),壽衣穿戴順序的講究
一般是從裡到外,從下到上,可事先将壽衣層層套好,屆時方便穿着。
壽衣是中國殡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風俗也因地域略微有所不同。随着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壽衣不論從款式,顔色上都較之前更為多樣,不僅是物質上的完善,也增添了人們更多情懷的寄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