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9:17:37

1

2001年,已經90歲高齡的季羨林不幸同時患上兩種癌症——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癌症引發的劇烈疼痛嚴重影響了他的飲食、睡眠乃至正常的生活。

彼時,季老的身體因病情而浮腫到面目全非,以至于旁人已經難以辨認,這還是大家熟知的季羨林麼?

當所有人都在為這位高齡老人擔憂時,季老卻依然保持樂觀的心态。

在生病的這段日子,季老嚴格遵從醫生的囑咐,該做的操,該喝的藥一樣不落。雖然大部分時候吃的都是清湯寡水。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1

但對于他最鐘愛的北京烤鴨,每個月必吃一次。

即便季老的身體抱恙,但都沒能阻擋他對工作的熱情。早餐到午餐之間的三個小時是季羨林的工作時間,他會讓秘書給自己讀讀當天的報紙好了解外面的世界。

午休三個小時後,季老就起身去會見前來拜訪他的朋友們。就這樣,一天下來過得即愉快又充實。

很難想象如此勤快且高壽的季羨林,其實從小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還因原生家庭的貧窮吃過不少苦。

2

季羨林生于1911年,他所處的村莊名為官莊,是山東省清平縣中最窮的一個村。

更不幸的是季羨林的家庭還是這個村的貧困戶。

他從小胃就不好,隔三岔五總是會犯些小毛病。

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從季羨林六歲開始,他就被父母寄養在城裡的叔父家生活。

雖然,家境清貧,但季羨林從小天資聰穎,在三年的高中學習中,每年都以考試第一名蟬聯學校的學霸之位。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2

在19歲那年,數學隻考了四分的季羨林憑借出色的國文成績,被清華破格錄取進入德語系讀書。

到了大學時期,季羨林特别喜歡寫日記,因此總是用一些輕狂幽默的文字把一些校園的日常生活紀錄下來。

比如,季羨林很喜歡去看女子籃球賽,他會在日記裡寫,其實自己不是去看籃球,而是去看大腿,有時嫌别人腿黑,看了半場就走了。

後來,季羨林的日記要被公開出版,他要求出版社對日記裡“毀形象”的話一個字都不要删。

因為季羨林想向世人表态,他隻是個普通人,比起聖人的稱号,他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大學畢業後,時年24歲的季羨林獲得了一個德國留學的機會。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3

在學校以及家人的全力支持下,開啟了他的留學之路。

季羨林就讀的哥廷根大學位于德國西北部,這所創建于1737年的大學,曾經走出了3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二戰以前,它不僅是世界科學研究的中心,還是歐洲語言學研究的重鎮。

季羨林剛來到哥廷根時,還不清楚自己應該往哪方面開展研究,隻是朦胧覺得自己對古文字有很大的興趣。

在大學時期,季羨林就開始向往探索佛教文化,而佛教文化又來源于印度。

在印度,每逢有隆重的儀式以及教會宣傳,所發表的信息多以梵文為主,而中國人對梵文的理解又非常缺乏。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4

而因此,季羨林決定選擇主修印度學,另外還選修了包括梵文、巴利文、南斯拉夫文以及全世界最難的吐火羅文。

季羨林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就在他全身心投身于學術當中時,一位美麗的德國女孩走進了他的生活,并對這位才華出衆卻勤儉質樸的季羨林産生了愛慕之情。

3

她就是季羨林在德國留學期間認識的房東的女兒——伊姆加德

每逢伊姆加德家裡遇到什麼喜慶的日子總是招呼季羨林過來一起慶祝,久而久之兩人走得越來越近。而伊姆加德過生日時,季羨林更是會抽空陪伴左右。

尤其是伊姆加德得知季羨林有胃病之後,對他更是會格外照顧。季羨林犯胃病的時候,她也會想辦法緩解他的痛苦。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5

有一天,兩人像往常一樣相約去喝咖啡。伊姆加德突然問季羨林,他們晚年是否還能一起在此地喝咖啡。

季羨林低着頭,不知道說什麼好,面對伊姆加德,他内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

因為他清楚知道,如果留在德國,他肯定能和伊姆加德攜手一生。

但這會違背了當初留學是為了報效祖國的初衷,況且,國内還有一個早年包辦婚姻的妻子——彭德華

彭德華是季家長輩在季羨林18歲時幫他選定的妻子,她是季羨林叔父同事的三女兒。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6

因季家和彭家私交甚好,又是鄰居,對彼此知根知底。

因此,即便彭德華年長季羨林四歲,而文化隻有小學程度,但季家對她非常滿意。

因為在長輩們的眼裡,彭德華為人和氣且溫柔,對待長輩也是恭恭敬敬的。而當時的季羨林由于性格内向,對叔父之命不敢違背,因此也就答應這門親事了。

自從兩人成婚後,彭德華就成了家中的内賢助,不僅非常孝順公婆,對季羨林也體貼入微,照顧有加。

她每天都把家裡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因此季家上下都對她稱贊有加。

在丈夫季羨林留學去德國這十餘年間,彭德華不僅靠自己養育一雙兒女還要照顧一大家子的人,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但生活的困難并沒有讓彭德華抱怨連連,相反,她内心充滿了希望,期望有一天丈夫學成歸來,全家團圓。

這樣溫柔且堅強的妻子,季羨林怎麼忍心辜負于她呢?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7

季羨林在德國雖遇到了中意之人,但在無數次痛苦的糾結後,他最終還是做出了選擇——回國與家人團聚,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1946年,季羨林幾經輾轉終于回到了祖國,并被北京大學聘用為文學院東方語言文學系系主任兼正教授。

不久後,季羨林與北京大學創立的東方語言文學系将梵文研究正式引入了中國。直至今天,北京大學仍然是中國唯一教授梵文的大學。

4

1956年,他更是成為了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40多歲就榮登中國學術地位的頂峰。

由于季羨林認為,語言的背後蘊含着很多不同的文化,這些文化都能反映中國的曆史發展的故事。

因此在他70歲時,季羨林決定着手唐史的寫作。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8

當時季羨林周圍的人都建議他不要做這種費心費力的事情,如此高齡的他身體會受不了。

季羨林不這麼覺得,他認為自己的身體很棒,他信誓旦旦地告訴别人,他有一套自己的長壽秘訣。

經過17年的苦心鑽研,在1998年時終于完成了這部83萬多字的巨著唐史。

季羨林也因此被印度最高文學研究機構——印度文學院授予名譽院士的頭銜,為表彰他在梵文和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

一時間人們把季羨林稱為國學泰鬥、國學大師、國寶。但,季羨林堅決不接受“大師”這樣的稱号,并表示道:

“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歡喜。”

如此謙卑且才華橫溢的季羨林到了晚年,一如既往地把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而對待生活,他一直秉持着樂觀向上的态度,最終以98歲的高齡在北京病逝。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9

季羨林的高壽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大家總是以各種角度來解讀他的長壽之道。

但季老到底是靠什麼來實現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長壽的呢?是樂觀的心态?堅強的意志力?還是一顆懂得生活的心?

或許都有吧,從季羨林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略知一二,其實他是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準則的。

季老一直遵循着自己的“三不”原則來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季羨林獨創的養生之道是哪三“不”呢?

5

第一是“不鍛煉”。

季老指的“不鍛煉”并不是反對大家運動,而是提倡大家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去選擇适合自己的鍛煉方式。

既不要過度鍛煉,也不要和人攀比。現如今,有很多人為了鍛煉而鍛煉,原本鍛煉是為了健康,結果本末倒置。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10

因選擇不恰當的運動方式和強度讓身體受到了不必要的勞損,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季羨林曾經在文章中描述,他有兩個跟自己年齡相當的朋友,而他們每天都花上兩個小時去鍛煉身體,結果是一個比他先走,一個卧病在家不能出門。

因此,他一直強調要選擇适合自己的鍛煉才是最有效的。

随着年齡增長,對于季羨林來說,有些運動項目做起來已經比較困難了,但他依然堅持每天出去散步。

因此,季羨林到了晚年依然擁有敏捷的思維,并寫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第二是“不挑食”。

很多人年紀大了以後,在飲食方面都比較講究,擔心吃錯了食物會讓身體負擔重,因此每到吃飯的時候都像如履薄冰一樣,總是挑挑揀揀,最後導緻身體營養不良。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11

有的老人,認為吃補品補藥有助于延年益壽。但這些很可能隻是心理作用,有的補品補藥吃多了很可能會帶來副作用。

而季羨林在飲食方面是一點也不忌口,他主要是以素食為主,肉食為輔,最多每個月吃上幾口自己最愛吃的烤鴨來解解饞。

其他時候,即便老朋友送他補品,都被他拒絕了。

第三是“不嘀咕”。

季羨林認為人要放下心中的執念,不糾結那些讓人不快樂的事情,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态。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12

因為心态的好壞是衡量一個人健康與否的重要因素。

季老晚年雖然一直多災多病,但他從來沒有過度地擔憂自己的身體健康。反觀一些人被醫生告知身體抱恙後,就無時無刻地在反思自己幹了什麼才變成這樣的。

其實,這種“嘀咕”會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煩惱。因此,季老認為一個人越到晚年,就越應該心胸開闊,并保持灑脫自在的心态。

6

除了以上的“三不”原則,季羨林還特意提醒過朋友,無論何時一定不要讓腦筋停下來,要多動腦思考。

他認為國外一些科學家覺得用腦傷神的說法是錯的,勤用腦是真的能讓人延年益壽。

因為在腦筋活動的情況下,大腦每天會有新的腦細胞産生,隻要腦細胞的活動不停止,新生的細胞就會比死亡的細胞數目還要多。

因此,季羨林也是以身作則,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

季羨林談人生長壽(國學大師季羨林)13

這就是季羨林的養生之道,按他的話來說是:“養生無術是有術。”

縱觀季老的故事,他經曆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但他習慣了用不争辯,不抱怨的态度去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

季羨林告訴我們要抱着想得開,看得開的心态,才能放下過往的遺憾,同時也不會為将來而憂愁。

面對人們非常關注的長壽的訣竅,季羨林曾經坦白道,他未曾給自己劃定活到什麼歲數,天命到頭的時候,一切自然就會結束。

因此,萬事挂懷不如删繁就簡好。就像陶淵明詩中所說:“應盡便須盡,無複獨多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