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也見過各種「模樣的」蒙娜麗莎,比如表情包版、惡搞版等。
可氣泡膜版的你見過嗎?沒錯就是那種平時用來包裹東西防損壞的氣泡膜,當然更普遍的用法是捏爆它。
以下是《蒙娜麗莎》的局部 ↓
其實不管是哪種用法,最後都抵不過被丢掉的命運。這無疑是一種浪費,對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難道它們真的沒有其他用途嗎?
加拿大藝術家 Bradley Hart 通過驗證告訴你,再平常的物品,隻要想法夠大膽都能成為藝術品!
氣泡膜版蒙娜麗莎是這樣的。
于是他為了杜絕這種浪費,想到把顔料注射進氣泡裡,結果産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的可以變成一幅畫作。但是這種方式做起來并不簡單,為了呈現的效果極佳,Bradley 和朋友們專門設計了一款軟件,這款軟件,可以将畫作的整體輪廓映射到氣泡膜上,随後描繪出大緻框架。然後把這幅畫能用到的所有的顔料編号分類。
初步工作完成,接下來就需要注射顔料了。這個過程相當辛苦,尤其是力度方面,大了小了都不行。力度不夠填充效果不好,力度太大,泡泡就會被戳破。經過了長期摸索 Bradley Hart 和助手已經可以熟練的操作了,以 Bradley 的經驗來看,速度控制在 1 分鐘内注射 3 個泡泡,效果是最好的。
注射完畢并不是劇完成了,清潔工作更是一個大工程。在注射顔料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顔料流出,所以他們需要将後面那張泡沫紙撕下。
正因為難免會有顔料溢出,才成就了另一番巧合。如果從 Bradley 每幅作品的背面看過去,溢出的顔料正好讓這幅畫看起來像「化了」,Bradley 稱之為「印象派」,所以他的每幅作品其實都有兩個版本,從前面看是「清晰版」,從後面看是「印象版」。
當然這個做法會耗費大量的精力。他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透露,他的人物作品「喬布斯」需要注射 1 萬 6 千多個塑料泡泡,使用 89 種不同的顔料注射器,隻是注射顔料這一步,就花了 150 個小時,這隻是注射時間,還不包括畫面布局設計和後期的清潔。
除了名畫以外,Bradley 還畫人物、街景、名人、風景等。
果然世界上沒有注定平凡的東西,遇到大師立馬化腐朽為神奇。不說了,我要回家捏泡泡了!
圖片來源:designboom、youtube
Note: There is a poll embedded within this post, please visit the sit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ost's poll.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