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當代青年每天的維生素C攝入
全靠在網上吃檸檬,這所謂「吃檸檬」
就是在看到他人獲得自己的渴望的事物時
一種求之不得的酸味體驗
喜歡上網沖浪的同學們
一定常在評論區裡看到諸如此類的感歎:
「啊,這故事太甜了吧,我酸了……」
這句式要是擱以前,文字君一定以為
對方是個味覺和智商都錯亂的神經病
但随着「檸檬精」這個梗大行其道
如今「酸」和「甜」這兩種
截然不同的滋味居然殊途同歸了?!
今天文字君就來給大家盤一盤其中的奧妙……
▼
要說「酸」和「甜」
這兩個神奇的「同義詞」來曆
首先得從「檸檬精」這個梗說起
去年下半年
「檸檬精」突然變成了人類四大本質之一
并在一夜之間火遍了全網
而「檸檬精」顧名思義就是檸檬成精
他們的特點是萬物皆可酸,無論看到别人
有什麼東西都能酸溜溜地想到自己為什麼沒有
然後酸溜溜地羨慕
很多人喜歡用「檸檬精」來自嘲
尤其是單身狗在面對網絡上的甜蜜狗糧襲擊時
都會用「我酸了」來自我調侃
表達一種羨慕嫉妒恨的複雜心情
比如最近頻上熱搜的買超和張嘉倪
他們的一見鐘情式結婚就讓很多檸檬精狂吐酸水
當然了
「酸」是真的酸,但「甜」也是真的甜
這種替換往往出現在特定的場合
比如:點開朋友圈,看到好哥們終于表白成功
回到家裡,發現老爸老媽又在花式秀恩愛……
一聲發自肺腑的感慨就這樣脫口而出了:啊,好甜啊!
但冷靜下來一想又心塞地發現
這甜蜜的一切好像都與我無關
對不起,我又酸了!
于是在這時,「酸」和「甜」這兩種
原本有着天淵之别的心理狀态神奇地合二為一了
難怪說「全世界都充滿着戀愛的酸臭味」呢
戀愛的滋味真的好酸!
看似簡簡單單的「酸」「甜」二字
實則包含了說話人太多的羨豔與太多的奈何
他們一邊吃着最甜的狗糧,一邊嚼着最酸的檸檬
種種矛盾凝結于心,如鲠在喉,千回百轉,難以言喻
至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又酸又甜」的心理狀态
網友們早已看透一切:說白了,别人的甜葡萄就是你的酸
紮心了!紮心了!
快帶着我的祝福滾吧!
下次發糖别忘了提前通知我……
▼
漢語博大精深,類似「酸=甜」這種
讓人萬萬想不到的「近義詞」其實還有很多
隻不過它們平時都善于僞裝
看似大不相同,其實卻是「異卵雙胞胎」
▽
/No.1:我不行了=我活了/
千百年前造字的老祖宗倉颉怎麼也不會想到
同樣是表示感慨,追星女孩常常挂在嘴邊的
「我不行了」和「我活了」竟然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
一般來說,看到愛豆新鮮物料的粉絲們
總是處于一種高度欣喜亢奮的狀态
頻繁在「我不行了」和「我活了」之間反複切換
這并非是粉絲們看到愛豆出現太激動
導緻神智錯亂、胡言亂語
而是這兩個詞語表達的意思差不多
在這裡,「我不行了」含有被愛豆帥/美暈過去的含義
而「我活了」則是指誇張地表示因為愛豆的盛世美顔
垂死之中驚坐起,當場滿血複活
所以無論是哪種,其實都是在表達看到愛豆那種
難以抑制的興奮之情
▽
/No.2:有卵用=無卵用/
網絡語言水很深,不要看到「有卵用」
就很開心地以為是「有用」
其實加了這個「卵」字意思就大不相同!
「卵」原本是方言裡一種粗俗的表述
天生就自帶着一層否定的意味
後來更是随着網絡流行語
「然而并沒有什麼卵用」的傳播
而深入人心,表達了一種調侃和譏諷的意味
所以這時候
再讨論「有卵用」還是「沒卵用」就沒有意義了
畢竟隻要是被「卵用」形容的用處
基本上就可以理解為沒什麼用了
雖然人家想幹什麼你也不能說啥
▽
/No.3:你來說=你閉嘴/
你來說=你閉嘴?
這到底是讓不讓人開口了???
其實,「你來說」是「你閉嘴」的負氣版說法
「你來說」經常出現在
怒怼别人插嘴、話多、瞎哔哔的場合
每個人說話的時候都不喜歡被人打斷
但總有一些自以為是的人不好好聽就算了
還總喜歡插播自己的高見
「難道隻有我一個人覺得……」
話沒說完就被人打斷
這時候大多人都會怒從心頭起:
「來來來,你來說!」
而它表達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就是「快給我閉嘴吧你!」
▽
/No.4:沒事=有事/
這是一個經典的「同義詞」
看不懂的男性同胞女朋友應該都跑了吧?
據說百分之九十九的女生在被問到
「你怎麼了」的時候都會回答「沒事」
但一聽到這個詞你就該知道,她肯定有事!
「沒事」隻是口頭上的,「事」都在心裡憋着呢!
這時候如果你沒有透過字面意義看清本質含義
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啊!
隻要上過戀愛大學的人都知道
女生在創造「同義詞」方面簡直就是「天賦異禀」:
「要到了=要去了」「沒生氣=哄我」「去睡吧=敢睡嗎」……
所以這根本不是什麼語文能力測試,而是求生欲測試啊!
▽
/No.5:!!!=???/
中國文化厲害就厲害在不僅文字能傳情達意
有的時候就連簡簡單單的标點符号都極具内涵
按照傳統說法,感歎号是用來表示驚歎的
問号是用來表示疑惑的,但這種觀點
在網絡時代顯然已經過時了
當人們遇見一件刷新三觀的事情時
「!」和「?」這兩個符号的含義
在某一個微妙時間點突然實現了意義互通
共同反映出了人們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
非常意外且非常震驚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蛤?!
▼
其實這些看似毫無關系,甚至完全相反
結果卻是表示同個意思的「異卵雙胞胎」詞句
并不是網絡時代才出現,與之類似的還有:
這些都被我們稱作「習慣語」
是由人們約定俗成的定義來決定其具體内涵
雖然内容看似相反,但它們所表達的情感義和理性義
其實都是一緻的
一般來說,漢語詞義所反映的對象
隻有一個大緻的範圍,沒有明确的界限
加之人們對某種現實現象的主觀評價
以及詞在特定使用範圍中所産生的意義
就讓這個詞有了一種人為的情感色彩
比如,「酸」與「甜」都是人們的主觀體驗
但網絡流行語的出現與流行
卻賦予了「酸」新的内涵,也是這層新的含義
讓它跟「甜」殊途同歸了
/酸到深處自然甜/
所以表面上看是味覺錯亂、天馬行空
實際上都是有理可循的
相信很多老外看完後又會忍不住扶額歎息:
糟糕,離學中文又遠一步了!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