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
有的人,剛認識的時候,你覺得他們聰明、機靈又熱情。
但幾番接觸下來,卻總覺得那聰明的背後,透着一股傻氣。
最初的那份好感,也随着了解的深入,變成了一聲歎息。
老話說:“小聰明撐不起大智慧。”
那些看似聰明,實則很傻的人,大多是因為忽略了下面這5點。
聰明的人,做事懂得“三思而後行”。
但真正聰明的人都記得,後面還有一句“再,斯可矣。”
意思是說,思考兩次也就可以了,想太多反倒容易束縛住手腳。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皇帝為了樹立“金口玉言,一言必行”的形象,在東城門外豎了一根木頭。
張榜公告,誰能把木頭擡到西城門,就獎勵一錠金子。
城門口的百姓大多認為,但凡有點力氣的人就能做得到,都在探讨會不會真有這等好事,所以遲遲沒人行動。
這時來了一位外鄉人,因為恰好沒了盤纏,扛起木頭就朝西城門走去。
後來,外鄉人真的拿到了金子。
而圍觀議論的百姓都開始後悔不已。
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故事,機會擺在眼前時,瞻前顧後、思慮再三:
失敗了怎麼辦?
被騙了怎麼辦?
眼下想到的是不是最優方案?
如何才能确保萬無一失?
……
卻遲遲不肯付諸行動。
還自認為是深思熟慮,足夠聰明的表現。
可當機會溜走時,才開始感慨“早知道這麼簡單,我就去做了”。
看似聰明的人,忙着“三思”,在頭腦中驗證答案。
而真正聰明的人,早已開始行動,并在行動中靠近答案。
《思維力》的作者王世民說:
“在你的價值未有效建立之前,不要浪費精力在圈子上,若自身沒有交換價值,一切社交都是無效的。”
朋友小丁創業初期,喜歡參加各種行業會議和付費培訓,覺得可以從中結識行業前輩和同輩精英。
隻要聽說有朋友介紹同行,不管手頭多忙,他總會擠出時間去見面,期望能得到合作的機會。
那段時間,他總是念叨着:“要多結交朋友,都是人脈。”
可折騰了大半年下來,朋友沒交下幾個,人脈更是無從談起。
他這才開始反思,把精力收回到做事本身。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當小丁事業有所起色時,那些所謂的“人脈”,才開始在小丁的身邊活躍起來。
當你默默無聞時,人脈不過是幾個名字,是微信中的一個頭像,最多是朋友圈中的點贊之交。
而當你能力足夠,價值顯現時,身邊會有很多“好人”蜂擁而來。
說到底,人脈是否有用,取決于你自身的價值高低。
所以,當看似聰明的人,忙着結交朋友,讨好同事,擴大人脈圈的時候。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低頭做事。
因為他們懂得,與其經營人脈,不如強大自己。
真正有效的人脈,都是價值互換。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曆:
剛到一個新環境,遇到熱心的朋友和同事,關心你是否适應,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起初覺得溫暖親切。
但還沒聊幾句,對方就開始關心起你的過往經曆、私人情感、經濟狀況……
甚至很多自己都不願提及的過往,仍要被追着問個不停。
期間對方還忍不住,要給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臉上寫滿了“為你好”三個大字。
然後,你越發的感到不适,想要快速逃離。
在一期《奇葩說》中,談到“熱情”時,黃執中說:
我們之所以尊敬、喜歡、擁抱它,是因為熱情讓我們看到更多,讓我們生活變得明亮。
但如果是在給别人壓力,或者給自己壓力,那熱情就沒有什麼好驕傲的了。
交往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披着“熱情”的外衣,用“關心”和“為你好”一類的說辭,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卻忘了,生活中總有一些情緒需要自己消化,總有一些難關隻能自己扛過去。
過度的熱情與關心,實際上是一種打擾。
就像《認知突圍》中說的:
“關心和打擾是一對好兄弟,隻是後者看上去更加不禮貌而已。但更多時候,沒有太大差别。”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熱情也要有個分寸,這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維系感情的基本。
知乎上有個紮心的問題:“人到中年,你為什麼還是一事無成?”
有個高贊回答說:
“你之所以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一直在尋找捷徑。
而恰恰忘記了,這世界上最厲害的東西,就是日複一日看似愚蠢的努力。”
電視劇《沒有工作的一年》中,何雨失業後,在老同事的介紹下,兼職做起了保險銷售。
作為曾經的銷冠,她深知銷售的套路與捷徑。
為了靠近目标客戶陳總,她想盡辦法調查對方的家庭背景、制造偶遇,甚至去對方公司蹲守,和公司員工打得火熱。
可當被陳總問到:“如果保險可以抵押貸款,折率是多少?利率又是多少?”
她隻能結結巴巴地說:“對不起陳總,我不知道。因為我剛做這行不久……”
陳總冷笑說:
“不要以為耍耍小聰明,給人套套近乎,端茶倒水,就可以賣出幾份保險。
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專業性,想要投機取巧走捷徑,永遠不可能會成功。”
生活中這樣故事不在少數,你看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
學習上,總想找到一個更巧妙的方法,讓自己更輕松地掌握知識;
工作中,總想尋得一條更便捷的路徑,讓自己更快速地實現目标。
可到頭來卻發現,踏實做事的人,早已走在前面。
看似聰明的人,都在找捷徑。
而真正聰明的人,卻在下着笨功夫。
世人總以為,精明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卻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
那些看似精明的人,處處都要算計,事事都想占便宜。
卻不知算得到一時的利益,卻算不清一世的得失。
《人世間》裡有一個出場不多的配角曾珊,她精于算計,善于洞察人心。
她與駱士賓的婚姻,不過是一場交易,一個為錢,一個為資源。
當駱士賓出事後,她開始盤算着,如何利用水自流,幫自己得到公司的話語權。
但她發現,駱士賓早已立下遺囑,把公司留給了周楠。
雖然周楠已經不在人世,可按照遺囑,财産最終會落到鄭娟手中。
因此,她抓住了鄭娟的軟肋,通過在庭審中,要求周秉昆支付巨額賠償,迫使鄭娟放棄公司的繼承權。
在一路的算計與權衡下,曾珊如願得到了公司。
但最終也因太過在意利益得失,在欲望的驅使下,锒铛入獄。
做人精明一點沒有錯,但當一個人精明都用來算計得失,心思都放在了占便宜上,那注定,他的路不會長遠。
正如左宗棠所言:“做人,精明不如厚道。”
真正聰明的人,不屑于擺弄小心機,而是選擇踏實做事,厚道做人。
唯有真心待人,才會收獲真心;唯有厚道做事,才能收獲長遠。
到底什麼才是聰明人?
無非是:
做事時懂得三思,但不會讓思考阻礙行動;
遇事時有朋友相助,但不寄希望于人脈;
與人相處時熱情有度,不給他人添負擔;
面對困難時不找捷徑,肯下笨功夫;
為人處世時不算計,懂得真誠相待。
如此,方為大智慧。
餘生願你我,都能做個聰明人,平安順遂過一生。
作者 | 江渚,讀書寫字用心生活。
圖片 | 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