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格拉底的一個小故事

蘇格拉底的一個小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0 03:18:44

令政治家高興,卻讓哲學家懊惱的是,隻要不經過理性推論,任何事都可以輕易說服普羅大衆。然而,像普羅泰哥拉和高爾吉亞這類古希臘辯士,他們的聽衆接受度則更高。對于活在公元前5世紀的貴族來說,沒有什麼娛樂比聆聽偉大演說家的辯論更吸引人了。為了參與當時的民主政體,在專業辯士門下鍛煉修辭之術是年輕貴族教育必要的一環。今天的政治階層摒棄了傳統教育的優點,僅将辯論技巧加以保留,實在令人遺憾。目前統治英國的工黨會在舉辦特訓的周末将想要成為競選助選者的人送到某處,讓他們學習如何避免回答過于直接的問題。進階練習中包括一項面對面的測驗,應試者隻需回答“何謂時間”這個問題。如果他可以就這一話題持續談論15分鐘而回避掉答案,他就可晉級下一輪。沒有人會透露下一輪要考什麼,就算有也最好不要随便相信。這群僞善者雖然可以随心所欲地練習說話技巧,但碰到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可就遭殃了,因為他可說是發現或重新發現禁锢辯士之鎖的人。他提供的思想方法便是今天知名的蘇格拉底方法——一連串持續不斷的問題,用辯士自己的話語及其承認之事來瓦解辯士原本所持的立場。

蘇格拉底是個天生的思想家。他可以赤腳在雪地上深思數日,或者就像有一次正要走進朋友住處之際,卻停在門檻上數小時之久,安靜地沉思哲學問題。由于體格強健,蘇格拉底早年還是一名士兵,而且自诩酒量很好。他70歲時過世,留下兩個小孩,其中一個顯然仍在襁褓之中。蘇格拉底也因其貌不揚而聞名。曾有一位善于相面的旅行者告訴蘇格拉底,他擁有一張足以犯下任何罪行的怪獸臉,結果這名哲學家回答道:“你真是了解我啊,先生!”其他人可能寬厚一點,像年輕美男子亞西比德便将蘇格拉底比作醜陋無比的賽利納斯雕像,可以像它那樣公開展示其内在美。亞西比德顯然認為這樣說可以讨好蘇格拉底,結果不過是證明了希臘人臉皮之厚令人自歎弗如。

如果有什麼能彌補他在外貌上的不足的話,那就是蘇格拉底不管在什麼場合出現都能充分帶動談話的效果。他會請對手考慮到他年紀已大,提問題時盡量簡單扼要,以免他摸不着頭緒。蘇格拉底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圍觀的群衆能否專注。一般人若要充分受惠于他的思想,必須學會如何傾聽。該全神貫注的是答案與問題的内涵,而非僅對其華麗的辭藻贊歎不已。對今天的辯論家而言,如何借問題表達個人立場已是一種為人熟知的辯論策略。但蘇格拉底之所以被公認為西方哲學的創立者,并不是因為他的修辭之術。蘇格拉底的目的不僅在于赢得辯論,更在于發現事物的絕對真理。他認為,人活着應該不斷追求真理,即使犯錯而輸掉辯論亦不能改變初衷。蘇格拉底并不習慣輸掉辯論,但有幾次他的确承認進退兩難,雖然辯論到了最後,蘇格拉底像一開始那樣極力宣稱自己的無知,但對手也同樣感到困惑不已。

像蘇格拉底這種隻手即可推倒傳統觀念的華廈之人,說來也奇怪,做人處世竟如此謙虛。他和辯士不同,不僅不收取學費,甚至還宣稱自己無法勝任教學工作。現今,質問時單單批評他人想法卻拒絕表達個人立場者居多。在這方面,蘇格拉底則相當直率,毫不隐瞞個人的觀點——一種他所聲稱的無知。正因這種直率承認自己無知的态度,戴爾菲稱他是整個希臘最有智慧的人。倘若如蘇格拉底所言,他唯一所知之事即是他的一無所知,但這并未使他放棄陳述自己的意見。他的謙虛态度常帶有諷刺意味,對他人才智的贊揚通常是挖苦居多。然而更深一層來看,蘇格拉底的謙虛反而顯露其為人正直之處。既然主張我們應“依循論證的推論腳步前進”,那麼對于未加論證的任何想法,若提醒自己不要過分武斷,也完全說得通。這表明其對于某項意見的支持或批評完全保持客觀的态度。不過,蘇格拉底最後還是難逃政治圈的誣陷。

蘇格拉底當然有自己的行事風格,也信奉一套複雜的哲學體系,但他并不因而認為真理隻屬于個人——好比可随意傳授的獨創論點一樣。更恰當地說,真理乃内在于世界和人心,隻要經由合理的詢問即可抽絲剝繭加以取出。因此,蘇格拉底并不像其他辯士一樣把自己吹捧為智慧的大寶庫,反而自比為催生真理的助産士。實際上,他經常詢問一些公認的專家有關正義、勇敢或善等概念的定義。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這位哲學家不斷添加一些無關痛癢的評論,然後和他交談的人也如念咒般不停回答:“沒錯,的确是這樣,蘇格拉底。”每次論證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建構起來,細節既冗長又沉悶。接着,蘇格拉底會增加問題的含金量,直到找出某個對方會接受的想法——這個想法本身并沒有錯,但卻和交談者原本的立場不一緻。然後他又會進一步提問,直到某個可以接受的定義成為彼此的共識為止。對于這種質疑方式,一般人的反應通常會驚訝于蘇格拉底的智慧,而不會因其玩弄語言伎倆而發怒。這裡有兩點必須承認:一是希臘人謙恭有加,另外則是蘇格拉底并未留下任何成文作品——他的思想都是通過他的優秀學生柏拉圖的對話錄才得以流傳下來。

對方的論點一旦出現錯誤也無法重來,因為蘇格拉底從不讓别人暫時接受某個論點,或對不相信的話題加以争論。根據蘇格拉底的說辭,這是由于他的方法包含了一種道德成分。他關心的不是别人“可能”怎麼想,而是他們的真正想法是什麼。哲學的目的在于提升心靈層次,而不隻是鍛煉形而上的思考能力。實際上,他更希望對方不要隻會複述事先準備好的答案,生搬硬套那些從所謂專家那裡學到的知識。他說:“書本,無法回答任何問題。”無論專家或書本,蘇格拉底的态度完全一樣——死記硬背毫無作用,必須學會獨立思考才行(或許唯有如此,蘇格拉底論證時才更容易說服他們)。蘇格拉底的方法不僅試圖發現人類“本質上”應如何生活,更要大家牢記足以指引生活的正确方法。

每個有思想的人,經常會自問其行動目的、動機為何,甚至包括背後有哪些信念支持。蘇格拉底進行的這種詢問會導出一種最為普遍的真理——它可以被稱為“較為整體的認識”。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自問我們自己的整個世界觀的基礎為何,對實際的人生幫助其實并不大。對自我與人生方向的掌握是一種漸進過程,生命中任何改變也都立基于過去的種種經驗。比方說,如果我問朋友面試時儀容方面該注意些什麼,我會希望聽到他告訴我去買條新領帶或弄個好發型之類,而不是叫我整套衣服換掉或幹脆試試别的工作,等等。但另一方面,蘇格拉底的方法立基的論點在于:真實無誤的世界觀不應該會有他所發現的矛盾。若是立論前後能完全一緻,那麼就等于找到了真理。或許我們已不再相信隻有一種“正确的”世界觀,而且大多數人也認為,各類信念間之所以存在某種程度的不一緻性,并不意味着無知,而表明世界并不必然存在絕對真理。然而,如果我參加面試是為了應聘一份保險公司的工作,但我個人卻喜歡披頭散發或穿鼻環、舌環,要符合一緻性的要求便是,要麼徹底改頭換面,要麼另謀高就。如果心存僥幸依然故我卻奢望面試成功,無論結果如何至少也都顯示出了我對世事的看法具有偏頗的那一面。

雅典人雖渴望自我提升,但終究無法忍受蘇格拉底的所作所為。蘇格拉底追尋一切高尚美善的真理,也經常當衆羞辱别人,因而,其行為被視為有破壞希臘社會根基的威脅也是其來有因。像克裡底亞和查米德斯這種貴族就被蘇格拉底指出不知适可而止為何物,大将軍拉凱斯和尼西亞斯也被蘇格拉底指出不懂勇敢意義為何。最後,蘇格拉底還抨擊雅典民主政體的基本原則,主張一切決議不應經由投票産生,而要靠智慧過人的哲學家國王加以裁決。他認為,唯有如此才能防止暴民統治之弊,像統治者為選票而迎合全體選民狂熱激情的這類惡行也能消弭于無形。最後,雅典政府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少年”之名判蘇格拉底服毒的死罪。當他飲下鸩酒那一刻,朋友都聚集在側,聆聽他臨終的智慧之言。他沙啞地說:“不要忘了,還欠愛斯古拉比一隻雞。”(本文節選自《尼采的錘子:哲學大師的25種思維工具》)

蘇格拉底的一個小故事(蘇格拉底的探問)1

《尼采的錘子:哲學大師的25種思維工具》

ISBN:978-7-5166-4782-0

新華出版社 2019年9月

定價:39.00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