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不爛之舌”,是指人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伶牙俐齒,嘴上的功夫很過硬、很厲害。用在日常生活中有褒有貶,多數為褒義詞,用于贊頌人的口才好;少數用于貶義,指某人能說會道過了頭,能說善辯不講理,或是用在不當地方或用于不正之道,使人感到厭惡。使用時要分清對象、場合和環境,弄不好會出笑話。
“三寸不爛之舌”,本作“三寸舌”。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這就是有名的“毛遂自薦“故事。
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秦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危在旦夕。趙王急命平原
君赴楚國去請援兵,同時還要簽訂聯楚抗秦條約,任務異常艱巨,平原君立即挑選赴楚随員。一個名叫毛遂的門客找上門來,自薦要求随往。經過簡要考查,平原君同意毛遂前去。
到了楚國之後,雙方展開艱苦談判,但談來談去,總也談不出個結果。毛遂見狀帶上佩劍,自告奮勇跑到談判大殿。楚王喝令他趕快退下,毛遂卻按劍跨到楚王面前,厲聲說道:“你竟在我的主人面前這樣跋扈,不就是倚仗人數多嗎?但是,現在您跟我距離不到十步,你的性命就在我的手中,楚軍再多也不如我的劍快!說罷,拉出動武的架勢。楚王一看來者不善,态度馬上轉好。毛遂看到楚王服軟,便義正詞嚴地分析了楚、秦兩國的利害關系,坦陳兩國締約聯合抗秦的重要意義。楚王覺得毛遂說得有理,随即舉行締約儀式,并出兵解了邯鄲之圍。平原君回到趙國之後,感慨地對别人說:“毛先生這次使楚,辦成這麼大的事情,他的’三寸’舌真是厲害,勝過百萬之師啊!”
那麼,為何“三寸舌”又成了“三寸不爛之舌”,而且還要“不爛”呢?原來這與佛教有關。
據古文獻記載,隻要誠心誦讀《法華經》,死後舌頭就會不爛。如《太平廣記》卷一〇九沙門和尚條引《旌異記》:"齊武帝時,東山人掘土見一物,狀如兩唇,其中舌鮮紅赤色。以事奏聞。帝問道俗,沙門和尚曰:‘此持《法華經》者亡相不壞也。’”除此之外,尚有唐代張讀《宣室志》、《法苑珠林》等也有類似記載。
為何誦讀《法華經》死後舌頭不壞呢?因為這部佛經是大乘佛學集大成之作,是天台宗的主要典籍,在佛教典籍中地位崇高。以《妙法蓮華經》最通行。其中《法師功德品》第十九說:多次誦讀可以修得“眼、耳、鼻、舌、身、意"六大功德,如修得舌功德,就可以死後舌頭不爛。在《法苑珠林》卷十八釋道裕條下,活靈活現講了這個和尚平生以誦讀《法華經》為業,讀有數千遍之多。釋道裕死後為其建了一個靈塔,“至十一年,依言發之,身肉都盡,惟古不朽。”這件事情在佛教界很有影響,不僅僧人們津津樂道,一些佛界俗家弟子也都熟知這個故事,很快就傳開了。本來佛教和世俗語言就有聯系,于是把《史記》中的"三寸舌”同這個“不爛舌”的佛教說法聯系在一起,就成了衆所周知的“三寸不爛之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