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為什麼有的産品功能十分豐富,卻不能提高市場份額?決定産品競争力的關鍵是什麼呢?文章以價值金字塔來分析産品價值是如何指導産品決策的,一起看看吧。
産品設計過程中經常出現,提供了如此豐富的功能,為什麼無法提高市場份額?但是,競品什麼都沒有做,卻保持旺盛的用戶需求。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在此不闡述如何分析産品現狀的具體操作方法,而是提供從宏觀的角度判斷産品當前需要關注的重點的辦法。
多年前開始,58同城就提供如此“複雜”的信息,雖然中途有過幾次改版,但是,現在看來使用仍然很不友好。
有很多網站或者應用提供了更友好的服務方式,像是招聘的拉鈎、獵聘、Boss等等,房産相關的貝殼、鍊家、房天下等等,汽車相關的汽車之家、懂車帝等等,為什麼58始終屹立在這裡?通過價值金字塔或許可以解釋一二。
一、産品價值金字塔
做産品的想來都熟悉馬斯洛的需求體系,用來分析用戶需求,發現産品契機。該理論關鍵點就是:人的需求和動機是逐步發展的,人類在完成前一個層次之前對達到下一個層次不感興趣。
那麼,映射到市場競争上,市場競争本質是就是對用戶的競争,競争越激烈,市場産品就越努力的去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而建立競争優勢,最終實現商業價值。
随着向價值金字塔的頂層逐步滿足,産品的價值主張也将越來越人性化,但是,相應的市場會越來越窄,盈利基礎越來越窄。這也是目前産品發展的現狀,用戶使用越來越方便,對特定人群的滿足越來越好。
那麼,産品的價值金字塔可對應如下:
1)生理需求-功能
這裡代表着有/無的問題,沒有功能意味着最基礎的用戶需求無法滿足。
2)安全需要-可用性
可用性價值代表着用戶對産品的使用控制,用戶對産品性能的安全性和信心。
3)愛和歸屬-美學價值
愛和歸屬已經上升到情感訴求。美學影響的是人的情緒,其本身不具備實用屬性,但是,可以帶給用戶以享受和愉悅。
4)尊重需要-關注和地位
産品提供給用戶以關注感,讓用戶在使用産品的過程中感知到被尊重,或者創造專屬性和特殊性。
5)自我實現的需要-使命感
産品通過輔助價值實現或者提供價值實現的機會來完成用戶追求。但是這層級的價值就像實現财務自由的人一樣難得且稀少。
二、産品價值如何指導産品決策
公司開發了一款産品,提供了用戶要求的解決方案,接下來就是維護它,然後獲得收益。
但是,對手開發了類似的産品,你可能需要繼續抛出一些獨特的東西,有時候産品壁壘并不是那麼堅不可催,這時候當産品趨同,你需要讓你的産品提供給用戶更高的價值。
帶入價值金字塔就是,當功能無法滿足競争需要時,提供可用性更好的産品。如果産品之間功能和可用性差不多時,就要提供更好的美感。
更進一步,通過個性化将産品和客戶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其獲得地位和身份。最後,終極目标時提供給用戶“改變世界”的可能。
這也是為什麼早些年國内設計師在項目流程中沒那麼重視的原因。互聯網野蠻生長,一片藍海,那時候有功能就行,要什麼可用性和美感。
現在進入了存量博弈的階段,用戶體驗就成了産品必備的要求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驅動産品向更高價值追求的,并不是用戶需求的滿足,而是競争。當市場沒有足夠的競争時,産品趨向于滿足低層次的價值,可能隻要有功能就可以了。
這也意味着進入存量市場,在産品開發時,僅靠功能滿足時遠遠不夠的,這也和卡諾模型可以産生聯系,即必備屬性是前提。
還需要牢記的一點是:馬斯洛金字塔的上層需求的實現隻有在下層需求得到滿足時才會發生。
此處僅讨論常規情況,像革命先輩忍饑挨餓隻為實現偉大夢想的情況不适用于讨論。
一個人處于饑餓狀态或者安全受到威脅,他不會去考慮愛和地位的提高。同樣的,在不夠成熟的市場上提供頂層的價值也将沒有意義。
所以,讓我們回到58同城的例子上來,用産品價值來分析,(針對PC端來說)為什麼它始終沒有大的改變,除了其重心向移動互聯的發展,就在于其幾乎覆蓋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功能,随着趕集網被收購,市場上沒有足夠的同類型競品,無法驅動其向更高價值追求。
後面文章将結合實際案例分層講述産品價值在不同市場階段的表現和應用。
本文由 @ZPD設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