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日報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向前
少年身體裡,需要塞滿成長的食糧,更需要那承載着知識的紙張。近日,當盧氏縣杜關中學支教教師林濤用文言文寫下了一篇募集圖書的“集冊令”,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書籍,很快湧到了山區孩子們面前。林濤親手為全校每個班級布置了一個“品文小驿站”,也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閱讀的新窗口。
林濤是鄭州市第六十二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生長在海南的他,2002年從河南大學文學院畢業後,就投身河南的教育事業,教學經驗豐富,廣受學生好評,“今年響應有關部門政策号召,到國家級貧困縣三門峽盧氏縣杜關鎮初級中學支教,任九年級語文教師兼教研組長,為期一年。”
已過去的半年支教時間裡,他在支教教學工作中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适逢今年四月獲得第八屆全國初中語文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的他,還将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帶往貧困山區學校。他不僅給山區學生們帶去新穎的語文課堂,更是以快樂閱讀行動者的姿态出現在學生們面前。
“這對城市裡的學生來說不算難事,可在山區還是頗費周折。”他說。原來,當他來到杜關中學後,發現這裡學生的閱讀意識不強,認識不到閱讀重要性,就想把鄭州市第六十二中學的做法移植過來,開設杜關中學九年級一周一節、其餘年級一周一至二節的閱讀專項課。
杜關中學大力支持他的想法,他卻發現學校也缺乏優質書籍供學生閱讀,于是乎,用文言文寫就集冊令,向社會“呼喚”圖書。
“我周邊的人都很支持我,一下子捐了不少書。”林濤說,自9月發出“集冊令”後,已募捐到各類書刊近五百本。他将其分類分配到各個班級,又自費購買大小合适可供書刊放置的書架,并自己動手組織書架、設計打印标牌,讓全校所有年級每一個班級門前,終于都有了個“閱讀微雨——品文小驿站”。
人之成長,需書伴行,這些圖書也都給學生們帶去了歡樂,課外時間學生可随時随手閱讀。杜關中學的一名學生說:“小驿站的圖書質量都挺高,很吸引人,通過閱讀讓我記住了不少好句子,對寫作有很大幫助”。
當然,孩子們的閱讀無止境,林濤老師以閱讀微光照亮一方,也需要諸位支持和幫忙,如果你手頭也有适合中學生閱讀的書籍,可以和他聯系,助其一臂之力。
附:
集冊令
告爾等有學之良士、家存餘冊者曰:
……讀書可明智,文章能怡情;閱讀開視野,思考出真知。文鋒一筆雄渾志,才情兩端缥缈心。
愚稽首從教幾近二十載,千餘弟子庭前受教,修業有成而出,諸君遍五湖,居四海,皆親其師,信其道,認師說。而今為師林某,響應國家之号召,遠赴三門峽盧氏縣杜關鎮支教,傳經布道,欲同當年施教爾等,術業有專攻且布達于山遠棚偏之子弟,幾番教學對弈,其孺子皆可教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問求索,亦同理。山遙路遠,地廣人稀,此間杜關之學子除卻課本教材一物,難得拓業之書,闊視之冊,吾現書“集冊令”,望畢業有成之六十二中芊芊學子,社會愛心有識之士,懇将汝等不用賦閑之書,束之高閣不覽之卷,用舊可分享之冊,或是名著,或是雜志,亦或是有趣可讀之益物,皆可綁定成集托付于郵差快遞,寄至杜關山野于我。于諸位而言,一可成山區學童讀書之美,二可修己公益博德之仁,福澤深厚,博愛有加,善心達成。
吾在此萬望諸君多多支持此事,集冊而令寒門學子增進修為,學有所獲,業有所拓,此真乃成善之好事,國之幸事也!有善心願達者,請将舊書郵寄至下列地址:
地址: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杜關鎮中學
林濤老師收 郵編4722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