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秋分節氣,太陽直射點逐漸移向南半球,在我們居住的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天氣逐漸轉涼。夜觀星空,此前由牽牛星、織女星、天津四組成的“夏季大三角”已不再居于天頂。在10月晴朗的夜空中,人們會在頭頂上看到另一個幾何圖形,這就是“秋季四邊形”。
這個四邊形看上去十分接近正方形,當它正居頭頂之上時,其四條邊恰好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相合。組成四邊形的4顆星分别叫做室宿一、室宿二、壁宿一、壁宿二。它們是北方玄武七宿當中的兩個。
北方七宿分别為鬥、牛、女、虛、危、室、壁,室宿和壁宿連在一起就形成了“秋季四邊形”。這個形象很像屋頂的天花闆,人們隻要一擡頭就可以看見它。
古人把這個四邊形看作是避風遮雨的住室。每到秋季,人們修補房屋,堵上漏洞,才算吃了“定心丸”,認為隻有這樣才可以踏實地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因此也把這4顆星叫做“定星”。
農諺中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這裡說的種麥,是指秋種春收的冬小麥。寒露将至,如果再不播種冬小麥就來不及了。此時的農家,該收該種的基本都已完成,從此進入了農閑時節。而值此時節,雨季已過,降水量減少,恰是人們修整房屋,準備過冬的好機會。
麥子收割後,遺留下大量的稭稈。當今社會并無他用,隻好就地焚燒。焚燒稭稈卻造成了大氣的污染,土壤結構的破壞,對人類産生了極大的危害。然而在古代,稭稈可不是沒用的東西。當定星當空的時候,稭稈這一純天然的裝修材料,正好夏長秋用。天地所賜之物,修補房屋最合适不過。
“寒”的古文字形象是由宀、茻、人、仌四個構件組成的。宀(mián),即房屋;茻(mǎng),即草莽,表示草多之義,也包括稭稈一類的東西;仌(bīng),即冰。這個字形一方面喻示寒露節氣之後寒冷将至。另一方面,通過這形象可以看到為了抵禦室外的冷空氣,人們用草修房子的情景。
“秋季四邊形”的主角是室宿和壁宿,這是二十八宿中的兩個。古人用拟人的手法,結合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和28種動物為二十八宿取名。室宿、壁宿的名字分别是:室火豬和壁水貐。
豬對于大衆而言并不陌生,而貐(yǔ)又是什麼動物呢?據說貐就是“猰㺄(yàyǔ)” 又稱窫窳,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吃人怪獸,奔跑迅速,長着虎爪,外形像貙(chū),貙是虎屬動物,紋如狸。這和明孝陵神道上的石獸形象有些類似。
傳說猰㺄原本老實善良,但後來被鳥頭人身的二十八宿之一 “危”(危月燕)所殺,天帝不忍心,命十巫(巫鹹、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以不死藥将其複活了,不料複活後,竟變成了一種性格兇殘,喜食人類的怪物。因而堯讓後羿将其射殺。
在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室火豬、壁水貐都是供職仙班的星官,他們多次下界,幫助孫悟空降魔伏怪。京劇為他們設計的臉譜最為直觀,額頭位置直接以室宿和壁宿的星圖作為圖案,勾畫火苗代表室火豬,勾畫水花以示壁水貐。
晴朗夜空中幾何圖形的變化昭示季節的更替。星空不僅是動物園,還是戲曲演出的場所。“你方唱罷我登場”,雖然生旦對兒戲《天河配》漸漸偏離了中央舞台,接下來上場的則是以兩位淨角為主的秋季時令戲。
如今我們隻要提到“明星”一詞,大家總會不自覺地聯想到演藝人員。實際上,“明星”這個詞正是借用了天文辭彙,以比喻衆多演員中那些格外出色,光彩奪目者。當夜幕降臨,繁星滿空,最先映入眼簾的一定是高亮度的璀璨之星。他們正在空中舞台上,演繹着一出出精彩的劇目。
文/任彤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版權作品轉載與合作及交流民俗,請加beijingminsu
點擊關注:2016年度文化頭條号:北京民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