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笑死人的評劇大全

笑死人的評劇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9:57:15

作者:王馗(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戲曲研究所所長)

東晉曆史上的“王敦之亂”,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是陌生的,更多的細節呈現隻能借助于曆史文獻的考索;而成語“新亭對泣”,作為懷鄉戀土、悲情幽憤的典故詞卻成為那段曆史的情感縮影。劇作家鄭懷興先生正是從曆史的邊角縫隙間,将這段陌生的東晉曆史與清晰的文化記憶整合成戲曲《新亭淚》。這部創作于1981年的力作,堪稱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曆史劇創作的經典,當年由莆仙戲排演,近日由中國評劇院改編搬上評劇舞台,讓人一睹這部名劇的風采。

劇作着力渲染了東晉初期混亂動蕩、風雨飄搖的朝堂局勢。在這個特定的曆史空間中,君臣如晉元帝與王、劉士族,同僚如王導、劉隗等文武朝臣,親屬如王敦、王導兄弟,友朋如王導、王敦、謝鲲之于周顗等等,身處密不透風的政治角力關系中,人人自危,人人自保,在盤根錯節而又變化莫測的自我抉擇間,共同展現着晦暗的政治帶來的生存高壓,也不斷地暴露着彼此的人性局限。

笑死人的評劇大全(百年名義隻如新)1

評劇《新亭淚》劇照

當王敦叛亂導緻元帝、王導、劉隗三方政治勢力陷入激烈沖突,東晉小王朝急速地進入大廈将傾而無力解脫的困境之時,主人公周顗作為解圍者,在“一反常态、胡言亂語”間,清晰地表達着他超越時代的知見判斷。面對跪在朝門的丞相王導,他從戲谑轉為刻薄的嘲笑,以此質問其“不能治一族,何能治一國”的疏忽,但是從他懷揣奏章上朝起就抱定了保護王導以“收拾殘局”的決心。當面對高高在上的晉元帝,他傲然挺立,以此表達“居内宮不問朝政,有其君亦如無君”的批評。但是在王敦攻入建康興師問罪時,他卻毅然替君開脫、引火自焚。這種悖反的言行正如他醒醉之間的生活,呈現出強烈的自我抉擇和人文擔當,流露出“半壁江山、一局棋殘、江河日下、頹勢難挽”的時代裡至為難得的真實性情。

他有情,但并沒有用感情來混淆對世界的準确判斷,相反因為對人性有着冷峻的清醒認知,而讓他張揚了“志在高山流水”的朋友之誼;他看似維護晉元帝,但并沒有用“忠君”作為自己的道德标識,相反因為有對道義的追求,而真正實現了對他心目中的“社稷”和“國”的守護。因此,那些看似悖反的言行,作為他獨特價值觀念的表達,成了失序的社會、政治、倫理、道德背景下一股迥異時人的清流,成了“冷月寒山數聲猿”的文化時空裡永不消磨的“一點元氣”,甚至成了一個時代中操守與理想的試金石。當王導遺憾地說出“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時,周顗的人性風采顯然照亮了那個時代,也超越了徘徊于政治權益與恩怨情仇的世俗标準。正如劇終恍然出現的鏡像:“漁父吹箫,伯仁彈琴,載酒泛舟,橫江而來。啊,仗劍立在船頭者,乃祖逖将軍也。”周顗用特定曆史時空中的孤懷獨抱、清流自守和超然偏醒,展示着“舉世混濁君獨清,世人皆醉你獨醒。你生似蒼松翠柏,你死化朗月明星”的人格風範,和中國曆史上每個時代裡那些孤獨的“朗月明星”一起,成為中華傳統赓續時必須敬仰反觀的航标。

《新亭淚》的經典性來源于作家對獨特曆史的藝術裁剪和文化發現,也體現在綿密細膩的戲劇結構和由此凸顯的周顗形象。正如鄭懷興先生所說,“作者的責任是在作品中塑造個性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而作品的主題則由其中的人物形象去體現。作品問世後,就是一個自由的生命,應當讓它自己對社會說話,同時也讓觀衆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去思索、去評說”。該劇基本不見對主題思想的直接說明,也基本不見對人物的是非臧否,但是在近乎曆史還原中,用人物的命運走向,來凸顯其至今仍然感發人心的文化要義。宋代詩人周師成有詩稱“昔日新亭今則舊,百年名義隻如新”(《新亭》),“名義”二字正通過周顗身上的聲名操守與道義理想,自由地超越了政治功利與世俗情懷,标識出穿透曆史而一心追随生命至道的文化精神。這正是《新亭淚》至今都激蕩人心的文化魅力。

《新亭淚》開啟了鄭懷興先生開掘人性個體心靈世界,進而探尋曆史文化命脈的史劇創作道路,也引領了曆史劇創作的一種風向,即在嚴肅曆史的戲劇表達中,展現民族文化人格的個性表達。這樣的曆史劇同時也為戲曲劇種樹立了更高的标準,即如何讓戲曲文學的高度來提升劇種表現手段的能力。這不論是對三十多年前的莆仙戲,還是對今天的評劇,都極具挑戰性。

傳統以來,評劇是展現中國北方風情和鄉土印象的代表性劇種,在110年的劇種曆史上,衆多藝術家開創的流派藝術讓評劇在酣暢淋漓地表達個體情感方面獨勝一籌,特别是貼近普通生活和世俗人情的題材風格,讓評劇在古裝戲、現代戲創作方面遊刃有餘。作為評劇藝術的代表性院團,中國評劇院在六十多年的發展曆程中進行了極富建設性的藝術拓展,評劇《新亭淚》的創作,實際通過對當代優秀的戲曲經典的創造性轉化,持續地拓展評劇藝術體系,以此接通評劇藝術與多元的曆史傳統的文化聯系。

在該劇的創作中,鄭懷興先生親自對劇本進行壓縮,按照評劇文學要求來進行修改,保持着原劇濃郁的文化追求;主創團隊力圖用簡潔寫意的舞台印象,呈現跨越時代的文化意象,用戲曲傳統表現原則來營造舞台視聽審美;該劇專注于政治曆史文化的表達,推動着評劇男生行當的藝術表現力,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創造活力讓全劇洋溢着青春時尚的舞台印象。諸如此類的創造,讓評劇《新亭淚》在首演之際就具備了良好的藝術品相,也成為近年來中國評劇院拓展多元創作道路的重要實踐。尤其是當前戲曲創作普遍出現行當衰減、題材單一、藝術稚弱、情感思想薄弱等諸多困境時,中國評劇院的《新亭淚》顯示出了劇院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藝術定力。當然,《新亭淚》的經典性也為主創團隊标識出了創作應該具備的高度,包括劇作家鄭懷興本人如何更好地對自己的經典來進行縮編修改,實際考驗着今天的戲曲人如何保持經典品質,如何進行戲曲表達的藝術能力。相信初上評劇舞台的《新亭淚》在未來持續的打磨中,能夠再現經典劇目的經典魅力,能夠推動劇種建設更進一步!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12日12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