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選好了字帖,可以開始練習了吧?
答:選帖是第一步,選定字帖後,不應急于動筆臨,而要先仔細看帖,分析其書法特點,這叫“讀帖”,讀明白了再動筆寫。
問:字帖要怎麼個“讀”法?
答:“讀帖”,顧名思義,就是對經典的範本碑帖進行有效的“解讀”。讀懂了帖,就是理解了這本帖,可以把領會的内容體現在臨摹實踐中。“讀”得越深,越能接近原帖經典,也就越能通變。
問:那需要“讀”哪些内容呢?
答:讀帖需要注意的有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是“帖内”,二是“帖外”。“帖内”的内容包括字形、結構、筆法、整體章法。
首先,觀察它的用筆,即起筆、收筆、藏鋒、露鋒以及中側粗細、轉折提按等特點,再看筆畫的筆勢;
接下來是結字的正側、向背、疏密、大小的特點;然後再分析一下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空白關系。
從用筆、結字、章法三個方面層層深入,反複揣摩。
其次,根據字帖選擇合适的毛筆、紙張,執筆的方法,格子的大小、長短,書寫的提按使轉動作,筆和紙的磨合,用筆的快慢、蘸墨的多少,揀筆的次數,布白的大小,筆畫的長短、斜平……都是“帖内”要解讀的内容。
“帖外”呢,就是讀懂字帖的風格和前後時代的關系。包括作者的整體風格、與其他帖的對比、同時代其他書法家的風格、流派的共性、師承關系的前後等等。
讀帖時分析得越仔細,理解得越深刻,動筆時就會反映得越全面。如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貴似。”
問:能舉個例子嗎?
答:以隸書為例,如我們選擇字帖《石門頌》,一方面要讀懂它的平寬結體、中鋒用筆、平波的收筆、長線的運用、轉折的處理等“字内”的信息;
另一方面,了解了隸書的波挑、掠筆等基本用筆特征之後,還要區分《石門頌》和其他隸書作品在風格上的聯系和區别,如和《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鮮于璜碑》的異同,從整體上把握漢碑書寫的字法、結體、章法、風格、氣息上的特點和韻味。
再比如選臨米芾的手劄,一方面要讀懂它們在用筆、結字、章法上的規律和特征,以及和米帶經典名帖《蜀素帖》《吳江舟中詩卷》的共性和關聯;
另一方面還要了解宋代行書的總體風格特點,米字與東晉“二王”書風的淵源,以及米字對後來明清書風的影響,如董其昌、王铎對米字的吸收等。
這種“字内”和“字外”的綜合“解讀”,有助于理解所臨書家和碑帖在書法史上的坐标,既知其“精微”,也知其“源流”。
問:“讀”完了帖,可以動筆“臨帖”了吧?
答:“讀帖”和“臨帖”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可以交叉進行。臨帖應由淺入深,一般有對臨、背臨和意臨三個階段。
臨寫時細察原帖,細心找到所臨之字的筆畫相對應的位置,體會其用筆方法,然後下筆。
這一階段可稱為“對臨”。對臨時可看一筆寫一筆,以求點畫的用筆及結字的态勢盡可能形似,使所寫的字與原帖接近。
這種臨習法的目的在于掌握傳統的技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可逐漸減少看帖次數,直至看一次寫一個字,最後不看帖也能寫出帖的字形來,這叫“背臨”。
通過較長時間的對臨、背臨,熟練之後,則可進入“意臨”,用“遺貌取神”的辦法臨出自己的面貌來,使臨作與原帖相比在“似與不似之間”。
這種臨習實際上已經是自己的再創造。
問:臨帖要貼近原帖嗎?
答:對,臨帖首先就是要準确地臨寫帖中的内容,要把“讀帖”和“臨帖”結合起來,盡可能貼近原帖。
此外,形式和工具的選擇運用也要盡可能忠實于原帖,比如臨寫的形式是橫幅還是豎幅,格子的大小、寬窄,紙用光的還是毛的、熟的還是生的,用什麼筆,狼毫還是羊毫,等等。
這些都是影響書法作品面貌的重要因素,不講究這些,臨摹的作品就很難貼近原帖的味道。
舉個例子,如果用容易洇墨的生宣和羊亳臨摹潇灑清隽的《蘭亭序》,當然怎麼臨也不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臨”很熟練後,可以進入“背臨”階段。
“對臨”和“背臨”是相輔相成的,可以交叉進行,在技法完全掌握後,逐漸過渡到“意臨”。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