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傷人賠償?近日,一起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引起關注據悉,一女子兩次從二手交易平台轉轉購買有毒的銀環蛇,後被咬傷,最終不幸去世家屬随即将該平台、快遞公司、毒蛇賣家等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北京市海澱法院審理認為,各環節行為主體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毒蛇傷人賠償?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近日,一起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引起關注。據悉,一女子兩次從二手交易平台轉轉購買有毒的銀環蛇,後被咬傷,最終不幸去世。家屬随即将該平台、快遞公司、毒蛇賣家等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北京市海澱法院審理認為,各環節行為主體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銀環蛇是眼鏡蛇科環蛇屬的一種動物,因其毒性極強,被認為是陸地第四大毒蛇。因銀環蛇是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禁止随意買賣,不允許郵寄。但上述女子兩次網購銀環蛇,膽量之大,興趣之獨特,出乎很多人意料。當然,今天玩“異寵”的年輕人不少。雖說這是個人興趣愛好,但玩的風險極大,上述女子被毒蛇咬死就是例子。
即便該女子家屬從官司中獲勝,法院判決相關責任方賠償損失,但無法挽回該女子的生命,也難以撫平悲劇帶給家庭的創傷。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網購銀環蛇被咬并非孤例,僅2018年就有多起,除了上述涉事女子被毒蛇咬死外,杭州也有人被自己網購的銀環蛇咬傷。可見,網購毒蛇的人不少,網售毒蛇者也不少,已形成灰色産業鍊。
審理法院認為,六被告實施的兩組行為與去世女子的損害後果之間均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系,符合“行為間接結合導緻同一損害”的特征,進而判決有關被告賠償該女子家屬的相關損失,可以說有理有據,既對死者家屬有補償安撫作用,同時也讓毒蛇的出售者、提供者、網絡平台、快遞公司付出了相應代價,對相關各方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近年來,在電商平台及二手交易平台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部分商家既無視法律規定也無視安全風險,可以說利益驅使下什麼東西都敢賣。而平台對這種存在安全隐患和違規風險的交易,表面上看起來予以禁止,實際上為了業績睜隻眼閉隻眼。同時,部分快遞公司什麼也敢接手,比如說從“帶血盲盒”到快遞毒蛇,此類快遞事件時有出現。
希望其他“異寵”愛好者從上述女子被毒蛇咬死案記取深刻教訓。一方面,網購活體動物本身就存在防疫風險、衛生風險,如果活體動物有毒性,安全風險會更大。個人愛好固然重要,但生命與健康更重要。另一方面,購買某些野生保護動物也可能違法。根據《刑法》規定,非法購買野生動物的判刑标準是5年到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同時,網售“異寵”的商家、平台以及快遞公司也要汲取教訓。雖然提供“異寵”相關服務能為平台和企業帶來業績,但如果對消費者造成傷害構成侵權,就要付出代價——不僅是要賠償經濟損失,企業形象也會受到連累。此外,銷售、快遞野生保護動物,也涉嫌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刑法》《郵政法實施細則》,将面臨違法受罰風險。
另外,這一案件提醒有關部門對電商平台、二手交易平台、快遞企業等加強監督監管。如果監管先行,相關法律落地,可能上述女子無法網購銀環蛇,也不會因此丢命。所以,法院判決書公開後,有關部門是否以此作為問題線索,對相關平台和快遞公司進行行政處罰,值得思考。能否以此案為契機整頓網售、快遞“異寵”也值得關注。
(原題為《“網購毒蛇緻死案判決多方賠償”更警示多方》 作者 馮海甯 來源 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