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7:41:49

撰文|肖舒妍

目前熱議受邀的30位選手中,最年輕的30歲,最年長的52歲,橫跨30 、40 、50 三個年齡段。而這些選手原本并不需要借助女團出道,不少人早就擁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并長期活躍在公衆視線之中:伊能靜、甯靜、鐘麗缇、袁詠琳、張雨绮……節目消息公布之後,《乘風破浪的姐姐》豆瓣小組一夜之間增加了4萬成員,截至5月11日已經有22萬成員。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1

《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宣傳語,來自芒果網。

女性年齡,在審視之下,長期以來似乎都是被“一個萬劫不複的數字”

(詩人伊蕾語)

。在這裡,“姐姐”擺脫了年齡限制,成為某種氣質的代名詞。有意思的是,30位女選手幾乎都能找對資曆、特點相似的男選手,問題卻在于這檔節目的名字叫什麼呢?你無法想象稱呼郭京飛、雷佳音、李光潔這個“TF老男孩”組合為“哥哥”。那麼,在“姐姐”這個稱呼背後,對于女性與年齡的關系經曆了怎樣的演變?有了被認可的“姐姐”這一稱呼,是否意味着女性就能自由自在在年齡上穿越?

1 “姐姐”的出場

“我從男人眼睛裡

發現了

一個萬劫不複的數字

充滿死亡欲的數字”

這首詩叫《女性年齡》,發表于《詩刊》1987年第12期,它的作者是女詩人伊蕾

(1951年8月30日-2018年7月13日)

。此後,伊蕾還把《女性年齡》作為了自己的詩集标題,在她的年代反思由男性的審視所帶來的年齡焦慮。如今三十多年過去,年齡增長所代表的“萬劫不複”并沒有消失。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2

《女性年齡》作者:伊蕾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0年8月

而在外形競争激烈、“靠一碗青春飯”的演藝圈,女明星無疑最能感受到年齡所“充滿的死亡欲”。

從2018年女團選秀在國内興起開始,參加節目的就是一衆二十歲左右的“小姑娘”。一位28歲的選手因為年齡被惡意批評,被叫作“老臘肉”。這些年輕選手面對鏡頭時常淚眼汪汪、手足無措,被粉絲們充滿憐愛地稱為“妹妹”。“妹妹”們的進步成長,能讓粉絲得到“老母親式的欣慰”,“妹妹”們的眼淚,則會激發粉絲無限的保護欲,忍不住為她投票送她出道。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3

女團成長綜藝《創造2020》畫面。

與此同時,天真無邪、不谙世事 、“傻白甜”式的女主角也是近幾年影視劇中最為主流的女性形象。觀衆評價女演員演技的一大标準,就是是否具有“少女感”。

正因為觀衆對于“少女感”的期待,一些女演員剛過30歲就要擔心自己沒戲拍,為了避免被加上“姐”的稱呼,隻能不停扮嫩,否則就隻能接受電視劇的配角,扮演同輩男演員的“婆婆”、“媽媽”。年歲漸長即意味着失去“少女感”、失去角色、失去工作。所以才有了海清去年在青年電影節閉幕式上的“喊話”,呼籲導演、制片和觀衆給中年女演員更多的機會,“歲月賦予我們經驗、皺紋、閱曆,寬容善良、善于溝通,我們足夠專業”。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4

2019年7月,馬伊琍、姚晨、宋佳、海清在各自微博曬出四人合照,并配文:“女演員”。

也許是海清的喊話取得了成效,也可能是她正趕上了觀衆審美的轉變。正是從去年開始,袁泉、陶虹,以及最近呼聲最高的劉敏濤等女演員,在網絡話題上陸續重回公衆視野。

與“妹妹”相對應地,她們被粉絲稱為“姐姐”,甚至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姐系女明星”。在互聯網環境下,“姐姐”的稱呼已經不是原本的親屬稱謂,也不再和年齡挂鈎,更像是一個形容詞,代表着成熟的氣質、強大的氣場或者能力。比如角色裡走路帶風、眼神淩厲、一身職場精英範兒的袁泉,罵過導演、怼過演員、自稱“虎了吧唧”的甯靜,都能讓人尊稱一聲“姐”。

這些年來,也随之出現了更多以成熟女性為主角展開叙述、關注女性生存困境的電影、電視劇。由微博網友臆想的電視劇《淑女的品格》,由袁泉、俞飛鴻、陳數、曾黎四位“姐姐”出演女主,鬥智鬥勇。這個故事在獲得大量轉發支持之後,被制作公司買下版權,開始拍攝,并預計在2020年上映。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5

《淑女的品格》(最初參與“想象”的微博博主包括“SUM不二”和“RAIN渲”)

多次扮演少女角色的周迅把現年67歲的法國演員伊莎貝爾·于佩爾當作自己的偶像。于佩爾在60歲後還主演了7部電影,并拿下多個最佳女主角提名。在不同人生階段,她得以飾演不同類型的角色。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6

伊莎貝爾·于佩爾在電影《将來的事》中飾哲學教授娜塔莉。

但是要想實現這個夢想,需要演員、市場和觀衆的相互作用。國内的影視行業并沒有那麼豐富的女性角色供各個年齡段的女演員出演。

而從現在熒屏中的女性形象來看,大衆正在抛棄過去的單一審美,重新發現、審視并挖掘實力派“姐姐”們的價值,給各個年齡段的演員更多機會。在這種新的審美潮流下,才有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橫空出世,未播先火。

與電視劇和其他綜藝不同的是,除了業務能力之外,觀衆還期待女星們在這檔綜藝中展現自己作為“姐姐”強勢的性格。

甯靜、張雨绮等人本身就因為心直口快的性格積累了大量話題,30位各具鋒芒的女性在一起所産生的沖突、碰撞天然就存在着戲劇性。标準化的偶像生産,打造的都是沒有缺點、沒有鋒芒的乖乖女形象,偶爾在路邊抽個煙被抓拍都會被網友馬上熱搜。面對這種千篇一律的“人設”,難免産生審美疲勞。而“姐姐”們正是打破了這種審美,敢說敢做,甚至敢和節目組工作人員叫闆,讓人心生期待,正如網友所說,“我們是懷念這種性格不同的個體三觀直接碰撞的真實感”。

在讨論中,被反複提及的還包括“姐姐”們争強好勝的“事業心”,比如訓練三天瘦兩斤、練出馬甲線、累到不想劈叉、熬夜練習記錯母親節。網友樂于看到已經擁有事業的女性離開自己的舒适區,在新的領域努力、競争。相比“野心”曾是貶義詞的時代,這種對“事業心”的關注和贊揚,無疑是對女性傳統刻闆印象的打破,以及對女性個人價值的認可。

正如尼采所說,要求強者不要表現為強者,要求他們沒有征服欲、戰勝欲、統治欲,這就如同要求弱者表現為強者一樣的荒謬。

2 “姐夫”的退場

進入《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讨論,避不開“姐姐”們身後的“姐夫”。參加節目的“姐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讓“姐夫”從台前退到了幕後,一類是根本不需要“姐夫”的存在。

有傳言提到“姐夫”們正在進行資本運作,以期幹預選秀的進程,隻不過有人希望妻子走得更遠,有人希望妻子早點被淘汰。傳言真假難辨,卻可以折射出多數人對于女明星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猜測與看法。

而尚未成家的選手如郁可唯,則有粉絲在其微博留言勸她努力訓練:“咱們沒有姐夫就隻能靠自己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7

此前以女明星為主角、關注度較高的真人秀節目大多可分為兩類,一類像《媽媽是超人》這樣展現她們作為母親、妻子的身份,另一類則像《女兒們的戀愛》這樣關注她們的情感生活。

在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播出之後,曾有謝娜的粉絲批評謝娜,為什麼在節目中不多聊聊自己,張口閉口都是丈夫張傑。謝娜在微博對此作出回應,“這是‘妻子’的浪漫旅行,‘妻子’們不聊丈夫那聊什麼?”謝娜沒有錯,粉絲也沒有錯,問題在于太多節目隻關注女性作為妻子或是母親的身份,自然沒有多少鏡頭關注她們作為女性個體的一面。

“星二代”在出道時,往往千方百計擺脫“某某之子”的标簽,來證明自己不是某人的附屬,以完成自我身份的認同,但女藝人在婚後卻會頻繁談起自己的家庭和婚姻生活。這本身是人之常情,不過在這種語境下,她們很容易就用“某某之妻”的身份取代了原本獨立的演員/歌手/主持人身份。而一些親子類、家庭類節目更會加深她們的這種自我判斷,仿佛結完婚她們就不會唱歌、不會表演,隻會秀恩愛、帶孩子了一樣。

另一方面,單身的女星也會在當下的輿論環境中倍感壓力,“單身”成為一個需要費力解釋的選擇,或是一個增加娛樂效果的話題。在《十三邀》中,許知遠面對馬東希望進行的是知識或職業對話,面對俞飛鴻好奇的則是“你有男朋友嗎?你沒想過要依靠男人嗎?”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8

俞飛鴻在《十三邀》的視頻截圖。

《乘風破浪的姐姐》能夠異軍突起,原因可能不隻在于請到了陣容強大、話題度高的明星嘉賓,更在于觀衆厭倦了隻能在真人秀中看到女明星的感情生活和家庭日常,受夠了一些節目傳遞的年齡焦慮、單身焦慮或者吹捧不老容顔的價值觀。

參加節目的三十位選手,有生過孩子的,有結過婚的,也有仍然單身的,從網友的留言來看,大衆更希望節目最終呈現的是“不論處在任何人生階段,女性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管有沒有“姐夫”,“姐姐”們的成功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

這可能也是作為這檔節目主要受衆的都市青年對自己的定位和期許。《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結婚率僅為7.3‰,創十年來最低水平,全國單身成年人超過兩億。主動選擇單身的人正越來越多。

在《單身女性的時代:我的孤單,我的自我》一書中,作者麗貝卡·特雷斯特提到,我們将不可避免地迎來屬于單身女性的時代,“單身不是要拒絕男人、拒絕愛,而是要提倡一種充實、自主的生活”。

乘風破浪的姐姐48歲(乘風破浪的姐姐)9

《單身女性的時代:我的孤單,我的自我》作者: [美]麗貝卡·特雷斯特譯者: 賀夢菲 薛轲版本: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5月

面對提倡充實、自主生活的受衆,綜藝節目毫無疑問不得不作出調整。當然,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外,能被廣泛接受的女性形象仍然有限。“姐姐”是對女性傳統刻闆印象的打破,是一種更多元的審美取向和潮流,但與此同時也是一個新的标簽,貼上這個标簽,就掩蓋了女性可能擁有的更獨特、更豐富的魅力,貼上這個标簽,也就堵死了女性除“姐姐”外其他的人生選擇。何況,在真實的、普遍的性别平等到來前,那些被排除在“姐姐”之外的“中年”女性呢?

光有“姐姐”還遠遠不夠。

作者|肖舒妍

編輯|張婷

校對|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