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9日訊 (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1月10日,2020年春運拉開帷幕,将持續至2月18日結束,為期40天。1月10日,連接長株潭城際鐵路與石長鐵路的聯絡線——烏山聯絡線正式開通,标志着湖南兩大城際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與石長鐵路實現互聯互通。1月10日零時起,鐵路部門将重新調整黔張常、石長鐵路和長株潭城際動車組列車運行方案,密切長株潭地區與益陽、常德、張家界之間的聯系。
每日31對車途經烏山聯絡線運行
今年春運首日開通亮相的烏山聯絡線位于長沙市望城區内,東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西站,西聯石長鐵路。烏山聯絡線将長株潭城際鐵路與石長鐵路串聯起來,讓長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陽等地通過城際鐵路實現互聯互通。
烏山聯絡線開通後,石長鐵路上的城際動車将快捷接入位于長沙市中心的長沙站,将有效緩解既有京廣線的運輸壓力,承擔常德、益陽、長沙區間城際客流任務,大量開行長沙、株洲、湘潭至益陽、常德、張家界西、龍山等方向的動車組列車,讓大湘西黃金旅遊帶融入長株潭3小時生活圈,擴大武陵山區的“朋友圈”。
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将每日安排31對動車組列車途經烏山聯絡線運行,長株潭城際的動車組列車可經過石長鐵路進入黔張常鐵路,株洲、湘潭将首次開行前往常德、張家界等城市的動車組列車,黔張常鐵路動車組列車每日開行對數将由運行初期10對增加到22對,進一步拉近了長株潭沿線城市與湘西北地區的時空距離。
長株潭區間車次增加近八成
1月10日零時起,黔張常、石長鐵路和長株潭城際動車組列車運行方案将重新調整。
其中,長株潭城際鐵路将啟用新的運行圖,不但長株潭之間的車次将大幅增加,還将大量開行湖南張家界、湖北鹹豐和重慶黔江等方向的動車組,為沿線人民出行帶來了更多、更快、更方便的選擇。
新的基本圖開行車次增加近八成,長株潭區間各方向共開行D字頭和C字頭動車組125對,比目前的70對增加55對,增長78.5%。其中長沙-黔江1對,長沙-鹹豐3對,株洲南-鹹豐0.5對,鹹豐-湘潭0.5對,長沙-張家界西16對,湘潭-張家界西0.5對,張家界西-株洲南0.5對,長沙-石門縣北9對,長沙西-株洲南10對,長沙西-湘潭12對,長沙-株洲南35對,長沙-湘潭31對,長沙西-長沙6對。日常開行114對,增長62.8%。
根據新的基本圖,長株潭城際鐵路南線從長沙至暮雲區間,共開行了90對車。按每天運行16小時計算,平均每小時達到5對。這意味着,長沙和暮雲區間各站平均12分鐘就有一對車經過,發車間隔比市區很多公交線路都要短,基本上就是随到随走的節奏。與此同時,株洲、湘潭區間的平均間隔也降到了24分鐘左右,長株潭城際鐵路的“公交化”模式進一步成型。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春運期間旅客有更多機會乘坐“湖南造”的動車組列車。
從1月10日開始,隻在長株潭區間運行的動車組将達到16組,比目前增加2組,全部為四編組動車組。其中10組是2019年底亮相的“湖南造”,由中車株機公司生産的“CJ6”型四編組動車組。
據了解,該動車組額定載客681人,最大載客897人,采用流線型車頭和輕量化設計,不但電源插座、溫度均衡、舒适靠背等人性化設計齊全,還特别貼心地設計了動态地圖,在車門位置及時顯示到停站信息,旅客再也不用擔心坐過站、下錯車了。
長沙至張家界最短2小時40分鐘
本次調圖的最大驚喜,是通過長株潭城際鐵路、石長鐵路和黔張常鐵路,在長株潭與張家界之間共開行了22對長途跨線動車組,其中長沙與張家界之間20對,最短隻要2小時40分鐘;株洲、湘潭與張家界之間各1對,時長在4小時左右。至此,長沙、株洲、湘潭、益陽、常德、張家界六市的百姓可在家門口坐上城際列車,互相串門走親戚。
與此同時,去年底開通的長沙至張家界方向的動車組也将改從長株潭城際鐵路和長石聯絡線運行。另外,長沙與石門間的動車也将由目前的8對增加到9對,增長10%;經過常德站的動車從目前的14對增加到31對,大幅增加一倍以上。
得益于通過長石聯絡線大量開行張家界、石門等方向的跨線車,長沙站至長沙西站之間的日常車次達到50對,比目前的24對增加26對,增幅高達108.3%,西線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八方山、尖山、觀沙嶺和開福寺等客流大站和換乘站更有保障。其中,本線車21對,基本實行站站停;跨線車29對,重點停靠八方山、尖山、觀沙嶺和開福寺等客流和換乘大站。此外,株洲、湘潭區間的開行對數也增加3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在長沙站普速場始發的所有C、D字頭動車組(前往石門縣北、常德、益陽、張家界西、龍山等地)的旅客将統一調整到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錦泰廣場)進站上車,提醒旅客出行前核對好車次信息及乘車地點,以免耽誤行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