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三國演義》開篇曲/節選
圖片來自網絡——田*元
格言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魯訊
圖片來自網絡——魯*
隻有雅的更俗,才能俗的更雅,隻有俗的更雅,才能雅的更俗。——郭*鋼
圖片來自網絡——郭*鋼
隻有民間民俗的,才是最受歡迎的。——大蕭
2002年——大蕭
穿衣戴帽各好一套,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東諺
弘揚民間民俗文化,以文會友自娛自樂。
圖片來自網絡——深圳民俗文化村
東北縣城——年俗虎年春節離我們起來越近了,東北有一句俗語叫“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那麼,東北那嘎哒過年都有哪些習俗呢?從今天開始,大蕭就以自己家為例為大家侃上一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北縣城的過年習俗。東北縣城過年習俗大至分為兩個時間段——忙年和過年。
圖片來自網絡——春節
一、年俗——忙年忙年一般從一進臘月門就開始了,要一直忙到臘月二十八九。忙年的主要任務就是購年貨(東北方言叫整年嚼咕)、做正月“好吃的”、刷牆、糊棚、搞衛生以及拆洗被褥和趕制過年穿的新衣服等。
圖片來自網絡——晾
略……見大蕭侃東北(52——60)
圖片來自網絡——購年貨
二、年俗——過年我們家過年一般從年三十開始一直到二月二龍擡頭為止,整個年就算過完了。在東北農村要漓漓啦啦到三月才算把這個年過完。東北俗語說的好:打正月、鬧二月、漓漓啦啦到三月。
圖片來自網絡——過年
(一)年三十(上)
年三十兒一大早起來後,我們半大小子負責打掃當院和院門口的衛生,用苕秫從當院一直掃到院門口,再從院門口掃到下一家門口中間部位,掃完後把灰土和隔曩裝入土藍子裡倒到拉圾堆,把掃完的當院再撒上點水,不能撒多了,撒多了結冰,容易咔跟頭,撤完水我們的活就算完成了,回屋吃早飯。
圖片來自網絡——掃雪
在吃早飯前,要放一挂鞭炮和幾個二提腳。
圖片來自網絡——二提腳
三十兒的早飯比較簡單,主食一般是饅頭或者花卷、豆包等,過年了主食都是細糧了。
圖片來自網絡——饅頭
當時東北沒有大米供應,直到七十年代末才開始有大米。菜一般就一個大炖菜,就是用烀肉湯放上白菜、凍豆腐、粉條、海帶、再放點五花肉片,吃起來那是賊香啊,年真的來到了,那心情甭提多高興了。這道家常炖菜去掉海帶,現在己演變成了東北著名炖菜——“炖四白”了。
圖片來自網絡——炖四白
吃完早飯我們小孩就開始挽新衣服了,上衣、褲子都是新的了,一水沒下呢,帽子、鞋、手捂子都是舊的了,但頭天晚上也都洗刷幹淨後放到炕頭或搭在火牆上烤幹了的。
圖片來自網絡——新衣
換完新衣服後,我們小孩各人拿各人的一小把拆開的小鞭放在挎兜裡,再拿一根點着的小木棍各找各的小夥伴去串該(街)完去了。
圖片來自網絡——放小鞭
三三兩兩的小夥伴聚齊後就前院後院到處串,邊走邊掏出一個小鞭,往點着的小木棍上一觸,待小鞭的稔馬上燃到根了擡手往天上或遠處一扔,随後兩眼望去,看着哧哧着着的炮丈,心裡是又美又有點不安,不安是怕炮丈不響,好在那時的炮丈質量還是不錯的,基本都炸響,但也有不響的,不響的撿起來放到石頭上,再拿石塊把它砸響,一點也不能讓它浪費。
圖片來自網絡——小鞭
那時生活不富裕,買的炮丈數量有限,不舍得成連放,都是把成連炮丈拆開一個一個的放,為的是多放幾天,如果都放完了,出去玩看人家放就該眼饞了。
圖片來自網絡——小鞭
(未完待續)
結束語最後,還是以大蕭入駐頭條的初心“弘揚東北民間民俗傳統文化,以文會友自娛自樂”作為本文的結束語。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