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最美好的風景,莫過于“花”和“月”。于是人們把世上最美好的辭藻,都給了它們。比如,形容最美麗的女孩,人們會說“花容月貌”、“閉月羞花”;形容最浪漫的相遇,人們會說“風花雪月”;形容最美好的約會,人們會說“花前月下”;形容最美好的姻緣,人們會說“花好月圓”;等等。這麼美好的“花月”,當然也會影響到詩人們,而詩人們對“花月”的喜愛,更是用連珠詩來表達。所謂“連珠詩”,是指一種詩體,詩中句句重複題目上的字。
寫“花月連珠詩”,最有名的詩人是明代有着“四大才子”之稱的唐伯虎,他寫了《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文筆相當高超。我們先看這首《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其一》:
花正開時月正明,花如羅绮月如銀。
溶溶月裡花千朵,燦燦花前月一輪。
月下幾般花意思?花間多少月精神?
待看月落花殘夜,愁殺花間問月人!
花正開時月正明,花如羅绮月如銀
“花正開時月正明,花如羅绮月如銀”,花而正盛開時月兒明亮,花兒就像女孩的羅绮,而月光如水銀。“溶溶月裡花千朵,燦燦花前月一輪”,月光溶溶,照耀着千朵萬朵鮮花,而耀眼燦爛的鮮花上面是明月一輪。
光有美景,詩人還不滿足,詩人還要探索花的意思、月的精神,他寫到,“月下幾般花意思?花間多少月精神”,在月光的照耀下,增加了多少繁華的意思?而在繁華的環繞下,有增長了多少月的精神?在詩人眼裡 ,“花月”有着相互促進,相互成長的意義。
隻可惜,這首詩最終還是婉約的,詩人最後說了,“待看月落花殘夜,愁殺花間問月人”,等到了月落花殘的時候,隻能讓那個流連在花間的問月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除了這一首,他的另一首《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其十》也非常有代表性: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正芬芳月正饒;
風動花枝探月影,天開月鏡照花妖。
月中漫擊催花鼓,花下輕傳弄月箫;
隻恐月沉花落後,月台花榭兩蕭條。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正芬芳月正饒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正芬芳月正饒”,在春夜,一庭花月,春花爛漫,春月溶溶;春花正是芬芳時節,月光正是盈盈時分。“風動花枝探月影,天開月鏡照花妖”,春風吹來,花枝亂動,花影似乎在輕探月影;而明月天開,似乎要照出花妖的正形。
“月中漫擊催花鼓,花下輕傳弄月箫”,有人在月光中,打擊着催花鼓;也有人在花下吹一曲弄月箫曲。
這一切都是美好的,隻可惜,最後兩句就反轉了。“隻恐月沉花落後,月台花榭兩蕭條”,人們隻是在恐懼,到了月沉花落的時候,恐怕是月台和花榭,兩邊都蕭條了。
唐伯虎這樣的創造手法,個人以為,影響了後世的詩歌創作。比如,大名鼎鼎的《紅樓夢》,其中林黛玉的《桃花行》就深受其影響。比如,這首詩的開頭也十分美好: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内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内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栊,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東風軟
後面就越來越婉約,直到最後,是這樣寫的: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幹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栊空月痕!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這首詩,寓意了林黛玉的結局,寓意了大觀園的結局,更是寓意了賈府的結局。
無獨有偶,清末女詩人費墨娟也喜歡這種“花月連珠詩”,她也寫了好幾首《花月吟》,是比較正宗的“連珠詩”。而且她雖然是女詩人,但其“花月吟”并不傷感,而是充滿了期盼,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且看《花月·花圍曲檻月當天》:
花圍曲檻月當天,惜月憐花夜未眠。
月下看花花更豔,花前賞月月增妍。
好乘月色評花譜,疑有花香上月弦。
願得月圓花不謝,和花和月度流年。
月下看花花更豔,花前賞月月增妍
“花圍曲檻月當天,惜月憐花夜未眠”,鮮花環繞着欄杆,人兒倚欄,而明月當天,正在人兒上頭;可愛的人兒,因為珍惜明月,憐愛鮮花,整夜未眠。“月下看花花更豔,花前賞月月增妍”,一會兒,詩人在明月之下,欣賞花兒,隻覺花兒更豔;一會兒,詩人又在花前賞月,就覺得明月更加姣妍。
這麼美的花,這麼圓的月,詩人沉醉在其中,隻希望好花常開,好景常在。詩人祈禱着好美的生活,一點都不悲觀,充滿了期望。“願得月圓花不謝,和花和月度流年”,這樣美好的祝願,隻有深處熱戀中的小女孩,才會如此美好吧!
費墨娟的詩詞一向是美好的,積極向上的。她不但善于捕捉生活上一點一滴的美好,也善于表達對未來的美好祝願,沒有一絲的消極情緒。她的這首《花月吟·人生莫負好花天》也是如此:
人生莫負好花天,月下閑吟興悄然。
幾度看花花灼灼,者番步月月娟娟。
年年但願花容豔,夜夜常陪月色妍。
安得花開明月在,與花同醉月同眠。
幾度看花花灼灼,者番步月月娟娟
詩的開頭就是積極的,“人生莫負好花天”,比之唐代女詩人杜秋娘的那句著名的“有花堪折隻須折”,是一個意思。“幾度看花花灼灼,者番步月月娟娟”,今年,我已經幾度看花了,每次都能看到灼灼開放的鮮花;這一次 ,我是在明月下看花的,今天明月娟娟,讓人陶醉。
然後,就是美好的祝願:“年年但願花容豔,夜夜常陪月色妍”,我但願年年歲歲花相似,都是這樣花容豔;也期望夜夜都有月,月色都是這麼妍。“安得花開明月在,與花同醉月同眠”,真的隻希望花開的時候,明月都在,這樣,我就可以與花同醉,與月同眠。
這得要多麼熱愛生活的人兒,才能寫得出這樣美好的詩,才能有這麼美好的祝願。
無獨有偶,另一位清代女詩人吳藻,也是一位熱愛生活的人。她跟費墨娟最大的不同是她比較關注當下,更加珍惜當前時光。比如,這首《柳梢青·簾卷香銷》,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連珠詩”,但也是“花”、“月”反複詠唱,寫得非常美:
簾卷香銷。輕寒側側,良夜迢迢。
春到春分,月圓月半,花發花朝。
年年此夕春饒,花月下,金樽酒澆。
邀月長空,祝花生日,且盡今宵。
春到春分,月圓月半,花發花朝
“春到春分,月圓月半,花發花朝”,這句意境非常美,春天到了“春分”時節;時間過了這個月的月半,又是一個月圓之夜;巧的是,今天還是“花朝節”,巧的是鮮花也開了。這麼美好的時光,怎麼能夠虛度?
“年年此夕春饒,花月下,金樽酒澆”,年年到了今晚,都是春光富饒,在花前月下,詩人金樽裡斟滿了美酒,準備沉醉在這美好的時光裡。
“邀月長空,祝花生日,且盡今宵”,讓我們舉起一杯美酒,邀請長空上的明月,一起祝福鮮花生日快樂,讓我們一起歡盡今宵。
這麼美的生活,隻有一雙慧眼才能發現;這麼美的詩詞,隻有一顆美麗心靈才能寫出。花前月下,良辰美景應該珍惜;青春年少,大好光陰更不應該虛度;努力吧,身處盛世的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