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必考四記?《桃花源記》一詞多義:,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中考文言文必考四記?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桃花源記》
一詞多義:
1.中:①年間。(晉太元中)②中間。(中無雜樹)
2.志:①标記。(尋向所志)②做标記。(處處志之)
3.為:①(wéi)作為(武陵人捕魚為業)②(wèi)對,向。(不足為外人道也)
4.尋:①尋找。(尋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尋病終)
5.聞:①聽說。(村中聞有此人)②聽到的事情。(具言所聞)
6.舍:①(shě)舍棄,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
7.作:①勞作。(其中往來種作)②做。(設酒殺雞作食)
古今異義:
1.鮮美 古:鮮豔美麗。今:食物味道好。
2.開朗 古: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樂觀,暢快,不陰郁低沉。
3.交通 古:交錯相通。今:各種運輸郵電事業的總稱。
4.妻子 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
5.絕境 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6.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相同。
7.如此 古:像這樣。今:這樣。
8.不足 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
詞類活用:
1.異:感到詫異。
2.窮:盡,有走完或窮究根源之意。
3.盡: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要:通“邀”,邀請。
理解探究:
1.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
芳草鮮美,落英缤紛。
2.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語句是?
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明漁人總體感受的句子?
豁然開朗。
5.表現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往來種作;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6.表現桃花源中自然環境美好的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表明桃花源中人來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先世避秦時亂。
8.表明漁人背信棄義的句子
詣太守,說如此。
9.第一段描寫桃花林又什麼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麗的氣氛,暗示将會出現奇境,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
10.“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11.作者為什麼要寫“尋向所志,不複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的虛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達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2.作者為何要虛構與現實對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願望;對美好生活向往,對黑暗社會批判。
13.寫出文章的整體思路。
(漁人)發現桃源、訪問桃源、離開桃源。
《醉翁亭記》
古今異義: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古義:情趣
今義:意思或願望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去
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
古義:醉醺醺的樣子
今義:頹廢的樣子
野芳發而幽香 芳
古義:花朵
今義:芳香
山間之四時也 時
古義:季節
今義:時間
一詞多義:
①而
漸聞水聲潺潺而洩出于兩峰之間者:表順接的連詞
泉香而酒冽:表并列的連詞
飲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遞進的連詞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表轉折的連詞,可是,卻
不久,已而夕陽在山:表時間的連詞
②絕
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停止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
以為絕妙:到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極,非常
③也
洩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表示判斷語氣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語氣
④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詞,的
名之者誰?:代詞
⑤釀泉
而洩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名詞,泉的名稱
釀造泉水,釀泉為酒:賓動短語
⑥樂
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快樂,動詞
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趣,名詞
⑦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秀麗
佳木秀而繁陰:開花,文中指繁榮滋長
⑧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打算
⑨臨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靠近
臨溪而魚:到
⑩名
卷卷有爺名:名詞,名字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動詞,給……命名
⑪窮
樂亦無窮也:盡
欲窮其林:走完
⑫歸
雲歸而岩穴暝:歸集,聚攏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家
重點句子翻譯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後者應,伛偻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喚,走在後面的人答應,彎着駝背的老人,領着的孩子,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就是滁州的人們在遊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醒來後能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就是太守。③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時能夠同享那樂事,清醒後能夠用文章記述那樂事的人,是太守。
《嶽陽樓記》
通假字:
1.百廢具興(“具”通“俱”,全、都)
2.屬予作文(“屬”通“囑”,囑咐)
古今異義:
1.越明年
古義:第二年
今譯:今年的下一年
2.屬予作文
古義:寫一篇文章
今譯:學生作為練習所寫的文章
3.去國懷鄉
古義:離開國都
今譯:前往國家
4.進亦憂,退亦憂
古義:入朝為官 隐居鄉野
今譯:向前移動 向後移動
5.沙鷗翔集
古義;鳥停息在樹上
今譯:聚集
6.微斯人
古義:沒有
今譯:微小
7.氣象萬千
古義:景象
今譯:大氣的狀态和現象
8.南極潇湘
古義:向南到達
今譯:地球的最南端
9.濁浪排空
古義:沖向天空
今譯:全部去除掉
10.寵辱偕忘
古義:榮耀
今譯:偏愛
11.備
古義: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
今義:準備
12.景
古義: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
今義:景物
13.嘗
古義:曾經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今義:品嘗
14.微
古義:沒有 微斯人
今義:微小
一詞多義:
1.國
①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國防
②則有去國懷鄉:國家
③國恒亡:國都
2.或
①而或長煙一空 :有時
②或異二者之為:或許
3.居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在
②面山而居:居住
③居十日:停了
4.通
①初極狹,才通人:通過
②政通人和:順利
③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曉
5.曠
①心曠神怡:開朗
②土地平曠,屋舍俨然:寬廣
理解探究
①表現作者的遠大抱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②表現作者的曠達胸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洞庭湖月夜美景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④從空間角度描寫嶽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⑤從時間角度描寫嶽陽樓景象的句子
朝晖夕陰,氣象萬千
⑥遷客騷人因物而喜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⑦遷客騷人因物而悲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小石潭記》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下見小潭 見: 看見
隔篁竹 簧竹:成林的竹子
如鳴佩環 鳴:使……發出聲音
心樂之 樂: 以……為樂
水尤清洌 尤:格外
近岸卷石底以出 近:靠近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翠蔓:翠綠的莖蔓
蒙:覆蓋
絡:纏繞
參差披拂 參差: 高低不平
日光下澈 下:向下照射
澈:穿過透過;
佁然不動 佁然:呆呆的樣子
俶爾遠逝 俶爾:忽然
鬥折蛇行 鬥折:像北鬥七星那樣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樣彎曲
翻譯句子
(1)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隔着竹林聽見流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裡很喜歡它。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砍伐竹子開出道路,往下見到一個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3)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石潭上,四下裡竹子樹木包圍着,靜悄悄的沒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節,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4)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陽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魚兒的影子倒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間向遠處遊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跟遊覽的人逗樂。
(5)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着,參差不齊,随風飄蕩。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狀象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理解探究
1.寫側面描寫潭水清澈的句子?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2.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突出地表現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
遊覽的先後順序。 特點: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境凄美。
3.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麼特點?用的什麼寫法?好處是什麼?
特點:清、澄。寫法:側面描寫,通過寫遊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好處: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4.《小石潭記》中最能體現作者暫時忘憂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
“似與遊者相樂”。
5.寫遊魚自由輕靈遊動的姿态的句子是: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6.文章的點睛之筆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小石潭的主要特征
全石為底、潭水清澈、竹樹環合(幽靜)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個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麼氛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凄清寂靜 寂寞憂傷
9.文章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在表現情感時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由樂到悲 寓情于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