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消化系統的常見症狀與體征

消化系統的常見症狀與體征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2 02:50:53

消化系統的常見症狀與體征(原來消化系統疾病會有這麼多症狀)1

消化系統疾病在人群中如此常見和多發,它們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多種多樣,如腹痛、腹脹、反酸、脹氣、腹瀉等,往往幾個症狀同時或先後出現。這些症狀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 “求救信号”,我們切不可視而不見。

及時關注身體變化、通過症狀尋找病因、早發現早治療才是我們的正确做法。那消化系統疾病一般有哪些症狀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常見消化系統症狀

腹 痛

根據起病快慢、病程長短分為急性腹痛慢性腹痛。當伴有腹肌強直、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塊,痛感不斷加重,以及出現冷汗、心慌、乏力、血尿、皮膚發黃、停經等消化道外症狀時,需要立即就診。

腹 脹

由于胃腸道有大量氣體積聚、胃腸功能紊亂、腹水、腹腔占位等引起的飽脹感,嚴重者可伴有嘔吐和疼痛。

嘔 吐

胃腸道内容物通過食管逆流而上的一種反射動作。常有惡心的先兆,當無内容物吐出時稱為“幹嘔”,其發生與神經、消化道運動、腹内壓等相關。

食欲缺乏

進食欲望降低或完全不思飲食。幾乎所有的消化系統疾病都能夠引起食欲缺乏,尤其明顯的有急慢性胃炎、肝炎、肝硬化、胃癌、腸結核等 。

反酸、胃灼熱

胃、十二指腸内容物經食管反流至口咽部,當反流物質為酸性時,稱為“反酸”,此時常伴有上腹部或胸骨後有一種灼燒或濕熱感,即“胃灼熱”,俗稱“燒心

嗳 氣

胃裡的氣體一過性反流到食管和口腔,俗稱“飽嗝”,特别常見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吞咽困難

吞咽時胸骨後或頸部有疼痛或梗阻感,食物難以下咽。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十二指腸、胃空腸吻合術後上段空腸以及膽胰疾病所緻的出血,常表現為嘔血、黑便。

下消化道出血

位于屈氏韌帶以下的結構,包括小腸、大腸的出血,常表現為便血、黑便、慢性出血或出血較多,還可伴貧血、乏力。

腹 瀉

每日排便次數超過 3 次,大便呈稀便或水樣便,根據病程是否在 2 個月内分為急性腹瀉慢性腹瀉,偶爾腹瀉常與飲食有關,但是經常腹瀉不僅會損傷腸道,而且會影響營養物質吸收和體内電解質平衡。

便 秘

每周自發完全排便次數小于 3 次,并且排便困難、排便為幹硬大便或球狀大便,當這種排便習慣超過 3 個月,則為慢性便秘。

黃 疸

由于血清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鞏膜、皮膚、黏膜、體液和其他組織的黃染,但并非所有黃染表現都是由于疾病造成。分為假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膽汁淤積性黃疸和溶血性黃疸。

對号入座請自查

胃腸道位于腹腔内部,其發生病變時,因位置不明确,初期病變表現不明顯,上文所說的症狀都告訴了我們什麼信息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腹 痛

急性腹痛可由穿孔、炎症、髒器扭轉阻塞或破裂以及血管病變引起,如胃腸穿孔、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髒器扭轉、破裂、急性腸系膜缺血。

慢性腹痛病因多樣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疾病有胃潰瘍、胃下垂、膽囊炎、胰腺炎、胃腸腫瘤、胃腸道寄生蟲病、克羅恩病、慢性結腸炎。

腹 脹

腸梗阻、腸麻痹、胃腸功能障礙與進食或生活方式相關,如頑固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輕癱;

胃腸器質性病變有疾病史或伴随症狀,如克羅恩病、小腸或腹腔腫瘤、腸道憩室。

嘔 吐

食物中毒與進食相關并常伴有腹痛,常群體性突然發病;

幽門梗阻、胃輕癱嘔吐物量多并有隔夜食物,多在進食後 1 小時發生;

食管性嘔吐嘔吐物中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

小腸低位梗阻嘔吐物有糞臭;

尿毒症有腎髒病史并伴有嚴重的惡心感;

腦卒中有高血壓病史,常伴有頭痛、惡心;

腦腫瘤噴射樣嘔吐

反酸、燒心

反酸、燒心常一同出現。

食管癌、贲門失弛症、食管狹窄 伴聲音嘶啞、哽噎感或吞咽困難,反流物為中性或堿性食管内容物,嚴重者可帶有血液;

幽門不全梗阻、潰瘍病、胃炎伴腹脹,反流食物為酸性胃内容物;

食管憩室伴有吞咽困難,反流物為不消化的食物并伴有臭味,伴有燒心感;

反流性食管炎反流物為酸性物質,食管由于炎症損害而産生燒心、胸痛的感覺,但是燒心程度不一定與食管損傷程度成正比,根據損傷程度分為糜爛性和非糜爛性。

嗳 氣

胃潰瘍以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多見,常伴胃脹;

慢性胃炎胃酸分泌過多;

消化不良、胃排空緩慢、胃擴張胃内容物過多。

吞咽困難

口腔食管的器質性病變食管炎、食管潰瘍、腫瘤、贲門失弛症、甲狀腺腫大、縱隔腫物、扁桃體炎、肌無力等;

神經精神因素破傷風、狂犬病、酒精中毒、癔症等。

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病因,有長期節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痛,受精神因素以及飲食因素影響;

急性胃黏膜損害愈合快(24 小時内),出血量少,損傷程度輕;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有肝炎、肝硬化病史,可有黃疸等體征;

食管贲門黏膜撕裂綜合征有飲酒或服藥後發生劇烈嘔吐史;

胃癌 40 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多為少量出血,存在慢性出血;

大腸息肉、大腸癌50 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常伴便血或大便隐血以及大便規律的改變,可有家族遺傳傾向;

血管發育不良50 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可自行愈合,常伴有貧血症狀;

痢疾細菌性痢疾為水樣便,後期可有膿血;阿米巴痢疾大便為醬紅色黏液樣,有腥臭味;

伴有便秘、肛門疼痛,痔核脫出等情況。

腹 瀉

急性腹瀉常因食物、藥物中毒,急性腸道感染所緻;

急性小腸炎每天大便 3~6 次,量多,常因有膽汁而呈黃綠色;

急性結腸炎每天大便 10~15 次,量少,伴裡急後重,大便常有黏液和膿、血。

慢性腹瀉常因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引起,如腸易激綜合征、消化功能差、腸道菌群失調等,大便帶血且有裡急後重感,則可能為潰瘍性結腸炎;若發生于進食油膩或飲酒後,大便表面可見油花,則可能為胰源性腹瀉

消化系統疾病相關症狀

消化系統的常見症狀與體征(原來消化系統疾病會有這麼多症狀)2

消化系統疾病遠遠比我們想象的隐匿且複雜。除了以上幾個常見且典型的,需要及時就診的胃腸道症狀,也有很多不典型症狀,而這些不典型症狀同樣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一旦發現,要記錄下來,并在就診時向醫生闡述清楚。

内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常見病就醫指導叢書—友好篩查“胃腸”不可:胃腸鏡的無痛旅行》

本書主編:袁建虎 廖 專

消化系統的常見症狀與體征(原來消化系統疾病會有這麼多症狀)3

人衛精品知識

向您推薦付費視頻課程

消化系統的常見症狀與體征(原來消化系統疾病會有這麼多症狀)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