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世間的一切皆因起心動念,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中性的,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無論是幸運還是苦難,都可以相互轉化,我們之所以因日子難過而動搖,動搖的是本心,是心動。
記住,一切事物都是中興的,一切的意義都是心賦予的,不是生活難,而是心太亂。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壇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意思是:當時有風吹幡動。一僧說風動,一僧說幡動。诤論不已。慧能上前說:‘你們辯論不休的原因不是風動,幡動,而是你們作為修行人的心在躁動。
故事是這樣的,五祖授慧能衣缽,讓他先不要着急弘揚佛法,要先隐居。一日慧能到廣州法性寺,聽見一僧道:“風吹幡動”,又聽一僧說“幡動而知風吹,”慧能卻道:“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我們總是會率先看到事物,因事物的好壞而争執不休,因事物的本身而陷入其中,就像上面所講的兩位僧衆,總是因表相而誤入歧途,總是在尋求外因。
殊不知一切的真正原因都在自身的心中。
有人說諾大的中國隻有兩個聖人,一個就是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一個就是五百年一聖人的王陽明。
王陽明曾斬釘截鐵地說:心外無物。
也就是一切都要深入内心,當一個内自在的菩薩。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總會抱怨困苦,當我們空虛度日的時候又感歎生活艱難,我們很少去甘願困苦,我們相比熱愛享樂,更應該在艱辛的日子中修行紅塵。
殊不知當我們真的扪心自問、追求本心,便會知道現在自己的所有抱怨都不過是大心之中的一縷青煙。
我們總是被眼前的小事困擾其中,卻總是一葉障目卻不見泰山,不見内心本然。
時光無奈,養好心态
給大家分享一句詩: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五代十國 徐铉
征西府裡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将詩句祝蒼華。
作者選取了“籬菊”“塞鴻”“連霞”等典型意象,移步換景,富有層次。
借景抒情,借助籬笆裡已經凋零的菊花,塞外遠逝的飛鴻等初冬的蕭瑟之景,為下文表達作者的寂寥之情做鋪墊。
“獨試新爐自煮荼”獨自煮茶,品茶過小雪節氣的孤獨,寂寥。“斑駁輕霜鬓上加”雙鬓也有了像霜一樣的白發,年華老去的感慨;“莫将詩句祝蒼華”即使向蒼華祈禱,時光還是會流走得無可奈何。
我想說的是,時光從不會因任何而停留,我們可以感慨時光的無奈,但卻不可以因此而對生活有任何懈怠。
我們的日子是有數的,我們的生活也是有質量的,我很不贊成是日子過一天有一天的說法,即使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麼我希望自己到最後一刻也是平和而愉悅的。
我有一個長輩,六十歲了。燙發,跳舞,唱歌,整天騎着一個紅色電動車跑來跑去,每個遇見她的都誇她怎麼保養的,她總是滿不在乎地回一句:快樂,心态!
有一天,我也碰見她了,紅旗袍,紅電動車,标緻的燙發,還有隔着老遠就能聽見的低音炮。
我說您幹嘛去呀!
她特别灑脫地告訴我:玩去!
我看着她遠去的背影,和那漸行漸遠的音樂,我覺得她比我年輕。
從側面看,她也是一個農村人,也窮苦一生,也是孩子的奶奶,她還跟我炫耀呢,說自己都拿到老年證了,坐公交不用交錢了,可是她卻活的比任何人都灑脫、自由,快樂。總會讓我在她那永遠充滿陽光和幸福的氣氛下無地自容。
有時候我總是不禁思索,那到底是一種什麼心态啊!快樂!愉悅!讓她身邊一切都黯然失色的東西,我想了很久,我知道了,那是一顆無比年輕的心。
生命是一種再脆薄不過的東西,時光也是如此無情,我們并不能更勝一株花草年月風雨,卻可以從一種内心的心态中活的比任何東西都堅強有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