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出兵攻伐陸渾的戎族 (陸渾在今河南洛陽之南的嵩縣一帶,洛陽即當時東周王朝的京城)。楚軍順道在洛水附近的周朝邊界舉行閱兵演習。周定王知道楚王早有篡奪政權的野心,此次演習,分明帶着示威和挑釁的性質,便急忙派大夫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軍。楚王狂妄地向王孫滿問起關于九鼎的事。所謂“九鼎”,據說是夏禹所鑄,象征天下九州。商湯滅夏,遷鼎商邑;周武王滅商,又将鼎遷來洛陽。鼎,因此成為代表朝廷政權的重器。楚王問鼎,顯然是居心不良。
王孫滿回答道:“夏禹在九鼎上鑄着圖象,教人識别善惡,免遭侵害。‘魑魅魍魉,莫能逢之。’”又說:“在德不在鼎。夏桀無德,所以失去天下,鼎為商湯所得;商纣暴虐,所以鼎又到了周王手裡,天所命也。現在周德雖衰,天命末改。關于鼎的事兒,你不用問。”
據說魑魅雖是人臉,卻是野獸的身子,長着四隻腳;魍魎則象三歲小娃娃的樣子,通身黑裡透紅,長耳朵,紅眼睛,烏黑的長頭發,能學人聲來迷惑人。而黃帝乃是個了不起的“聖王”,他統領大軍,還有天神相助,和蚩尤大戰于涿鹿,終于獲勝,把蚩尤生擒處死。
其實,黃帝和蚩尤都是我國遠古時代不同氏族部落的著名首領。蚩尤所領導的,大概也足個強大的部落,以各種猛獸的形象為圖騰(标幟、符号),而且勇悍善鬥,十分厲害。以黃帝為正統祖先的人們,就把蚩尤及其将領,形容成非人非獸,似妖似鬼的樣子,流傳而為荒誕的神話。
“魑魅魍魎”,據《左傳》注:“魑,山神;魅,怪物; 魍魉,水神。”《文選•東漢張衡〈西京賦〉》注:“魑魅,山澤之神。”《國語•魯語》注:“魍魉,木石之怪。” 它們究竟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因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麼神怪。後來人們以“魑魅魍魉”為成語,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