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人結婚後,就會成為另一個女人的「媳婦」。但都什麼時代了,難道面對婆婆這種「生物」,
-媽,叫我「喂」是不是有點過分?-
婆婆在叫我的時候,有好幾種叫法。有時是加了孩子名字的「○○的媽」、直呼我的名字,或是偶爾心情好的話,會叫令人難為情的「寶貝媳婦」。
問題是,當婆婆幾杯黃湯下肚,或有人炫耀兒子夫婦,但自己沒什麼(?)好炫耀而心情糟糕的時候,就會跑出兇狠的「喂」。更嚴重的是,婆婆非常愛喝啤酒,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而且通常喝酒之後就會心情不好。我們如果發現婆婆大白天打電話來,聲音裡帶有醉意的話,就會做好聽到難聽話的心理準備,想辦法趕緊挂掉電話。
「喂!」這個叫法不管什麼時候聽到感覺都很糟。雖然要好的朋友之間偶爾會這樣叫,但那也是小時候的事了,現在大家都是成年人,如果不是很熟的關系,叫對方「喂」的話,很可能是讨厭對方想找碴才這樣叫。
明明有那麼多可以指稱媳婦的單字,婆婆為什麼要那樣叫親家的寶貝女兒?我是被人如此對待也沒關系的人嗎?因為是我的長輩、是老公的父母,就無故輕慢我、随便對待我的人,我有必要盡心竭力地服侍嗎?
婆婆也會以奇怪的叫法稱呼親家。她常常在我面前叫我的娘家母親「妳老母」,在老公面前則叫「你家丈母」。和兒子單獨相處時,用「你家丈母」這個叫法的話,誰能有意見?但是在我面前用那麼沒禮貌的單字稱呼我的娘家母親,讓我心裡很不舒服,感覺很糟糕。放着「親家」這個單字不用,到底為什麼要用那種叫法?
有一次,我實在忍無可忍,遷怒于老公,所以老公在我的面前糾正了婆婆的話。
「媽!妳怎麼可以用『老母』來稱呼我嶽母啊?要叫親家母。」
婆婆因為兒子的一句話感到難為情,笑着說「知道了」敷衍過去。要不是老公說了那句話,火氣上來的我一定會親自開口。
遣詞用字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行和個性。根據說話時的言辭、語調、口氣,人看起來也會不一樣。俗話說一句良言抵千金,沒想到也有那種「一句惡言欠千債」,給媳婦的心靈留下深刻傷痕的人,真是有夠難過。
如果能遇到說話溫柔、就算犯錯也會說沒關系的婆婆,那不用老公開口,我也會成為代他孝順父母,這個時代最犧牲奉獻的媳婦。或許是因為這種事情沒有發生,所以我才能如此輕易地說出這種話。但是在遇到婆婆之後,我再一次領悟到說話的重要性,也算是學到了一課。
這個教訓還真是苦澀。
⠀⠀
-聊天群組-
當我發現我忘記在有公婆的聊天群組上傳他們唯一的孫女照片時,第一個反應是「糟糕了」。
送老公去上班,再手忙腳亂地送小孩上學,回家到已經是早上十點。我一臉疲憊地坐下休息,猛然想起上個周末去露營,沒有和公婆視訊通話,心想大事不妙。我點開群組,希望一切還來得及。謹慎挑選照片的時候到了。毫厘之差,便能決定我是有悉心照料小孩的媳婦,還是老公在外頭奮鬥打拼、養活妻小的時候,過得無憂無慮、兩頰飽滿圓潤的媳婦。
就算是全家出遊,照片裡也不一定要有我,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我,我的漂亮照片隻要上傳到娘家群組就好了。眼睛、鼻子、嘴巴、手指甲、腳趾甲、頭發,就連睡容也跟婆婆的寶貝兒子一模一樣的孫女照片,那叫錦上添花;如果是順暢地念出英文字母或可愛地高歌剛學會的童謠,再加兩百分。
今天是星期二,如果星期四再補打上周末沒打的視訊通話,不知道公婆會不會生氣。說不定明天晚上公公就會先打電話來了,因為在群組上傳的照片和通話當下的孫女模樣是不一樣的。
周末打電話這個習慣,是我在生下女兒的三年來,身經百戰所制定的個人作戰守則。我曾因為有幾天忘記傳照片,而遭到無數次的叫罵。後來我付出極大的努力,成功馴服(?)公婆,從一周相隔兩天、三天、四天,讓他們養成每個周末視訊通話一次的習慣。我做得如此滴水不漏,到底是為了什麼啊?
我在飽受傷害之後,得到的結論是「媳婦永遠都是外人」。無論我做得再好,隻要有一丁點的失誤就是白忙一場的情況數也數不清。現在我想放下這些,自在地生活了。
小孩哭鬧的樣子在我眼裡也很可愛,所以我會想要拍影片分享給公婆,和他們一同歡笑。像洋娃娃般笑盈盈的女兒、四歲會讀韓文的女兒、唱英文童謠的女兒,我不想隻拍下這些乖巧的模樣給公婆看,也不想讓他們無時無刻地監視小孩子的臉、穿的衣服、吃的小菜或發育情況。
被公婆緊盯着是否有好好養小孩,不是媳婦應該受到的待遇。我希望無論是我還是孫子,都能成為獲得公婆疼愛的家人。我當然也可以理解公婆想常看到可愛孫女的心情,但我真的希望他們可以退一步,對我的育兒方式表示支持。
⠀⠀
-媽媽隻會煮大醬湯給妳喝嗎?-
每當老公加班,隻有我和女兒兩個人一起用餐的那天,就是女兒和公婆視訊通話的日子。
女兒也不小了,很難讓她乖乖待在原地不動,所以我都是在吃飯時間打電話給公婆。至少吃飯的時候,女兒是坐在兒童餐椅裡。
小孩兩、三歲的時候,公婆常常在視訊通話期間挑我毛病。小孩正是注意力渙散的時期,所以不會好好回答爺爺奶奶問的話,也不常打招呼。那個年紀的小孩都是這個樣子,公婆卻連這一點都要怪到我頭上。
此後,在跟公婆視訊通話之前,我會先檢查畫面裡的屋子狀态是否幹淨、小孩子是否坐着好好吃飯等等,将周圍布置得無懈可擊,确認完畢後再打電話。一邊聽婆婆說話,一邊吃飯可能會噎到,所以我都是在自己吃完,但孩子還在認真吃飯、不太可能離開餐椅的狀态下打電話。
「哎呀,漂亮的小寶貝,妳在吃飯嗎?奶奶好想你喔。」
明明三天前才視訊通話過,還是說得跟很久沒見到一樣。問候婆婆用過晚餐了沒之後,我就會把接力棒交給女兒,祈禱女兒的笑容能讓公婆開心,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順利度過這關。
公婆總是問一樣的問題。
「妳今天有乖乖去托兒所嗎?」
「寶寶今天做了什麼呀?」
「哎唷,飯飯吃得好香,妳在吃什麼呢?」
我女兒跟普通人家的小孩一樣會挑食,所以我經常煮她喜歡喝的大醬湯或海帶湯。那天的菜單是菠菜大醬湯,視訊的時候好像拍到了小孩餐盤上的大醬湯,眼尖的婆婆說:
「妳又喝大醬湯了呀?媽媽隻會煮大醬湯給妳喝嗎?」
「媽,如果我煮其他的,孩子不願意喝,最後全部都得倒掉。大醬湯她至少還會喝,所以我才比較常煮。」婆婆根本不聽我解釋,繼續和小孩說其他的話。
或許我對婆婆無意間抛出的話太敏感了,但是那句話實在很傷人。
準備什麼小菜,女兒才會吃得香、女兒吃什麼會拉肚子或愛吃什麼,我的女兒我最了解。随時在一旁照顧她的人,是我這個做母親的;最擔心、最疼愛孩子的人也是我。婆婆為什麼要随口說出那種話?講得好像我是「馬馬虎虎地照顧寶貝孫女的保姆」?女兒難得乖乖吃飯,我當作獎勵拿給她吃的糖果,怎麼就成了會蛀牙的不好的糖果?如果女兒吃的是婆婆買的酸甜軟糖,怎麼又沒關系了?
就算隻是一句話,也要追根究柢,尋思「婆婆是不是不喜歡我」,媳婦真的好難當。哪怕隻是一句話,要是婆婆可以先想想聽到的人作何感想,再說出口的話,那該有多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意間說出的一句話可能會讓人遍體鱗傷,說不定對方哪天還會從此緊閉心門。
⠀⠀
-孩子的媽是我-
有些公婆十分溺愛孫子,而過度的愛常常變質為執念,育兒的大小事都要幹涉。
「哎喲,我們那時候不是這樣養孩子的。」
「不要任由孩子哭,要馬上抱起來啊。」
「喂這個看看,沒關系啦,小孩子吃沒問題的啦。」
養個小孩也會事事遭到幹涉,媳婦的壓力當然大到不行。
媽媽論壇上抱怨公婆幹涉育兒,引起婆媳問題的文章之中,大多是公婆把小孩帶走不讓自己抱、婆婆自己喂奶,所以快發瘋之類的内容。
我是孩子的母親,為什麼不能讓我按照自己的意思養小孩?
最近有愈來愈多的媽媽仿效西方人,對孩子進行獨自入睡的「睡眠教育」(自嬰兒時期起,教導孩子如何獨自在隔開的空間或房間睡覺)。我也是在女兒八個月大左右的時候,開始進行睡眠教育。我會在八點左右幫女兒洗澡,讓她準備睡覺,九點放到床上讓她自己入睡。小孩花了幾個禮拜的時間才适應自己睡覺,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是婆家的幹涉。
當時我們還住在婆家附近,所以常去婆家。到了晚上,我想遵守睡眠教育的規律,回家替小孩洗澡、哄小孩入睡的時候,婆婆便把我當成奇怪的媽媽,說:「小孩子困了自然會睡着。你媽媽太過分了,對不對?她是不是常把妳惹哭、妳不想睡覺覺還硬要妳睡?」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心情不知道有多糟糕,有多難過。
可是,我始終沒有放棄。養小孩的人是我,讓小孩有規律地準時睡覺也是我可以做主的事。在婆家待到八點的話,我便會準備起身離開。就算婆婆罵我,我也要回家。小孩子鬧情緒的話,我會堅持地說:「媽,孩子現在是因為想睡了才哭的,我得帶她回去洗澡睡覺了。」
當婆婆想喂鹹湯給才剛開始吃副食品的孩子,或是有些可能會引起過敏的食物我想等孩子大一點再喂,婆婆卻偷偷喂食的時候,我整個人火氣都上來了。就算我說「媽,不可以這樣喂小孩」,仔細地解釋原因,拜托她别喂,最後得到的仍然隻有冷嘲熱諷。
「妳竟然敢句句和我頂嘴?沒大沒小,妳養小孩的方式有夠奇怪欸。」
如同其他的現代媽媽們,過一陣子就會明白長輩說不用太操心孩子也能好好長大都是事實,但我是現代媽媽這一點依舊沒變。其他媽媽在做的事我也想嘗試看看,按照自己的意思決定讓小孩吃什麼、教育什麼,都是孩子的母親說了算。
如同婆婆身為人母,養大自己的兒女,您孫子的母親不是您,而是媳婦。婆婆的孫子在這世界上最愛的人也是自己的媽媽、您的媳婦,希望婆婆不要忘了這個事實,孩子的母親是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