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演講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小學思政教師姜和新,今天我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文明禮儀在校園》。
什麼是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理解的過程和手段。行為禮儀是外在的表現,而思想修養才是真正的内核,它不僅反映個人素質,也能體現社會公德。中華民族素來都是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在現在社會中,随着科技文化的發展,國家經濟的騰飛,我們更需要講文明懂禮貌,提高文明素養,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我們自己全面發展的需要。提高文明修養,不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作為一名文明小學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進出校園禮儀:學生上學應穿校服,少先隊員正确佩戴紅領巾。進校、離校要向老師和學校保衛人員主動問好。
二、尊敬師長禮儀:進出校門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行隊禮、問好。學生進入辦公區域時,在得到老師的允許後才可以。在老師的工作場所,不能随便翻動老師的物品,或未經老師允許查看、使用辦公電腦。
三、團結同學禮儀:在向同學求助時,要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并要緻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态、衣着不評頭論足,不給同學起侮辱性綽号,不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
四、參加集會禮儀:集會是學校經常舉行的活動,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特别是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升旗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行注目禮,不走動,不說話或東張西望。
五、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闆、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财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在餐廳取餐時要有序排隊,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校園内不追跑打鬧,上下樓時不跑、不推、不玩耍、不擁擠,右行禮讓,防止踩踏事故的發生。
同學們,播種一個理念,收獲一種行動,播種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讓我們一起關注禮儀,規範審視自己的言行,做一名文明禮儀的博雅學子!
時政述評
尊敬的各位同仁、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小學思政教師李占海。今天是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同學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按照規定,從1996年起,每年三月最後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今天就是我們全國中小學生的第27個安全教育日。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時政述評題目是《知危險 會避險 安全成長》。
如何最大可能避免發生危險?如何保障同學們的健康成長?這與我們的每一位師生關系密切。大家都知道:安全無小事!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明确安全注意事項,提高防範意識,降低可能發生的危險。因此,下面我發出關于幾個安全方面的倡議:
關于防疫安全:
1.科學佩戴口罩,首先是準備大小合适的口罩,讓口罩緊貼面部、遮住口鼻。除了運動時間外,都要佩戴。
2.不聚集、不聚餐、兩點一線。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
4.加強室内通風,至少每日通風3次,每次30分鐘以上。
5.做好個人監測,如出現發熱、幹咳、嘔吐等可疑症狀,戴好口罩及時就診。
6.多喝水、我們每個課間都要堅持10口水。
關于交通安全:
1.12歲以下學生不可騎自行車上下學。
2.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跑鬧、玩耍。
3.校園内,不追跑、不打鬧。上下樓梯靠右行,自動成兩隊,不擁擠。
關于水電、消防安全:
1.不到河邊、水庫、池塘、水井等危險地方玩耍
2.不在無家長帶領的情況、無救援人員、無安全設施的水域遊泳
3.不要亂動、亂接電線、燈頭、插座等。
4.不要在标有“高壓危險”的地方玩耍。
5.不玩火,家長不在家時,不使用煤氣、液化氣竈具等
6.發現火災不逞能上前撲火,及時撥打119報警。
同學們,在這個世界上,每個生命都是唯一的。哪一個人不願笑語常在?哪一個家庭不願幸福美滿?安全如同一根七彩的絲線把我們一個個美好的願望連接起來,構成一個穩定、祥和、五彩缤紛的美好世界。
百善文明為先,萬思安全是重。
請記住:生命無價,珍愛生命。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知危險、會避險,為彼此的生命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