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特殊的奧運會,東京奧運為全世界貢獻了太多的奇觀和淚點。
在所有關于奧運的新聞中,有一條尤為刺眼-希臘舉重運動員因為貧窮宣布退役。
被貧困打敗的舉重運動員7月31日,希臘舉重運動員西奧多羅斯·亞科維迪斯(Thodoris Iakovidis)在奧運會比賽結束當天即宣布退役。
退役的原因不是年紀大了,舉不起杠鈴了。
而是因為他實在沒有錢來維持自己的運動生涯,這才不得不和熱愛的體育事業告别。
接受媒體采訪時,一個30歲的男人,對着鏡頭淚流滿面。
“我很抱歉,但這是我在國家隊的最後時刻,我不是因為悲傷而哭泣,而是因為我沒有表現好,這一切都結束了。”他說,“我沒能在最好的狀态下發揮,沒能冷靜投入訓練,沒能達到符合我身上國旗的表現。”
究其原因,沒有别的,就是一個字,窮。
亞科維迪斯表示,在自己的運動生涯中幾乎沒有任何收入,僅有的就是每個月從體育聯合會領取到的200歐元作為他備戰奧運會的補貼。
這樣的經濟狀況下,體育健兒必備的理療他都負擔不起。得知了他的狀況後,亞科維迪斯的理療師不願收他的錢,免費為他提供治療。
雖然是一片好心,卻更加讓亞科維迪斯感到自尊心無比受挫。
有時他甚至連汽車的油都加不起,隻能依靠步行。
在我們普通人看來都覺得心酸的窘境,亞科維迪斯卻說“在我的職業生涯裡有很多這樣的黑暗時刻”。
作為一個職業舉重運動員,亞科維迪斯曾經代表希臘參加過2016年裡約夏季奧運會,以及2016、2018、2019和2021年歐錦賽等大型國際賽事。
卻一次次地在裝備精良,有專業教練和指導員的選手面前敗下陣來。
為了獲得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亞科維迪斯在去年4月到5月期間密集地參加了多場大型賽事,過于頻繁地參賽使得他多年來的傷病不斷複發。
為了心中的夢想,他咬着牙堅持了下來,最終如願以償地拿到了奧運會的門票。
當一個人熱愛的事業無法保障他的生活時,堅持會變成一種奢望。
“我再也承受不了(經濟拮據)這件事。我想停下來,冷靜下來,現在我隻想回到我的家人和朋友身邊,擁抱他們并說聲謝謝,這是我這些年來繼續前進的動力。”亞科維迪斯絕望地說道。
此外他還透露,他并不是唯一一個面臨着經濟窘境的希臘運動員。
在希臘,除了少數擁有國家資源的運動員之外,其它人都像亞科維迪斯一樣孤立無援,拿着自己的錢補貼運動這項事業。
他希望國家機制可以發揮作用,為這些運動員們提供必要的支持。
亞科維迪斯是不幸的,同時他也是幸運的。
他的遭遇在希臘和世界各界的輿論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不敢相信作為奧林匹克的發源地,居然會産生第一個被貧困打敗的運動員。
7月31日到8月1日,不到24小時的時間内,亞科維迪斯在Instagram個人賬号的粉絲從6000漲到了12萬。
包括NBA巨星揚尼斯.阿德托昆博(字母哥)在内的各界名人都在第一時間對他伸出援手。
希臘著名舉重運動員皮羅斯.迪馬斯表示,他将在9月份返回希臘接手國家舉重隊,并與亞科維迪斯取得聯系,說服他在3年後繼續參加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
希臘著名體操選手,“吊環王”佩特羅尼亞斯在Instagram上po了一張亞科維迪斯流淚的照片,并向他喊話道“用你靈魂的力量繼續前進,不要對任何人抱有任何期望。”
好一個不要對任何人抱有任何期望。
與貧困鬥争的選手們并不是每一個為國争光的運動員都能得到最好的待遇。
在很多較為落後的國家,貧窮是運動員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難題。
除了一身傷病,什麼都沒有落下,這是很多運動員的現狀。
現年32歲的芙羅麗卡·羅奧尼達曾經是羅馬尼亞的體操名将。她天賦極強,年少成名,12歲就登上了《國際體操》的封面,多次摘得歐洲冠軍的稱号。
2014年,她放棄自己的體操生涯,做起了體操教練,每月隻有幾百歐元的工資。
為了謀生,她遠赴德國做起了皮肉生意,好的時候一周能賺7000-8000歐元。
被記者曝光後,羅奧尼達又轉戰奧地利,在各大城市之間來回輾轉。
她需要将賺的錢寄回羅馬尼亞養活一大家人,同時還要支付自己的房租和吃穿用度。
“我需要維持生計,我不得不這麼做。”羅奧尼達無奈地說道。
赤道幾内亞,世界上最貧困和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2000悉尼奧運會為了在非洲推廣水上運動,給了該國一個遊泳項目的名額,然而舉國都找不到一個能夠參賽的運動員。
生在貧民窟的小夥子埃裡克·莫桑巴尼聽到消息後,馬上跑去報了名。
就這樣,從未下過水的他成為了一名男子自由泳的奧運選手,也是赤道幾内亞的首位奧運健兒。
開賽前8個月,莫桑巴尼在一家私人酒店借到了一個僅有13米的小泳池,每天訓練3個小時,教練是一位漁民。
由于國家太貧窮沒有通航,曆經3天的轉機,莫桑巴尼終于到達了悉尼,還因為沒有經驗而将原本的50米自由泳報成了100米。
到了賽場的那天,莫桑巴尼吓到了,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長的泳池。
開賽那天,因為沒有專業泳衣,穿着長袖長褲出場的莫桑巴尼成為了遊泳館的“奇觀”。
看着面前的“巨型”泳池,莫桑巴尼深吸一口氣,按捺住内心的恐懼,一頭紮了進去。
短短的100米,他遊了1分52秒72才完成,還在過程中險些溺水。
當他艱難地遊到對面時,全場觀衆都在為這個刷新最慢成績的運動員鼓掌。
并不是每一個遊泳運動員都會遊泳,但他或許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和未來。
我們也曾經曆貧困和無助很多人說,像亞科維迪斯這樣的運動員之所以能引起中國網民的強烈共情,因為這樣的場景我們比任何人都熟悉。
一百多年前,中國還處于晚清政府的統治之下,貧弱交加的中國與奧林匹克看似不會有任何交集。
1908年,《天津青年》在文章中向國人提出三個問題:中國何時才能派一位選手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才能派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才能舉辦奧運會?
24年後,在美國洛杉矶的第10屆奧運會上,我們有了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奧運選手劉長春。
在開幕式上,他高擎國旗的孤獨身影至今都令人為之心疼。
百米預選賽中,劉長春被淘汰。美國媒體發文嘲諷“随着劉長春的失敗,整個中國也失敗了。”
1984年,中國才得以重返奧運賽場,舉辦城市非常巧合地還是美國洛杉矶。
非常可惜的是,劉長春卻沒能等到那一天。
1983年,74歲的劉長春因病去世。直到離世前,他還在不停地念道“洛杉矶”三個字。
中國自古就有“窮文富武”的說法,放在今天的環境中同樣适用,唯有國強民才能強。
每個世界冠軍的背後,都站着一個強大的國家。
奧運會不光是各個國家争金奪銀的賽場,也是展現綜合國力的舞台。
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狂甩美國,長踞金牌榜的首位,然而在一些我們很少注意到的項目上,運動員們還是過着艱難維系的日子。
2013年,第6屆東亞運動會在中國天津舉行,代表中國出戰的隊伍裡有一支被稱為“最窮國家隊”的,中國保齡球隊。
十年前,保齡球隊的隊員每個月僅有600元的訓練津貼,球用的是撿來的國外選手的淘汰貨,出國比賽時由于害怕超重被罰款,最多隻能一人帶兩個球。
幾年後,即使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在迅猛增長,這支“最窮國家隊”的待遇也并沒有跟得上發展的步伐。
“津貼還是這點,當教練稍高一些,但國内比賽不系統,跟國外球員沒法比,要靠打球當職業球員,幾乎不可能。”59歲的隊員兼教練米忠禮說道。
亞洲雖然是保齡球較為發達的地區,但是中國的平均水平和普及率卻遠遠落後于日本韓國這樣的鄰國,整體水平也隻能算是中遊。
韓國的保齡球愛好者有1000多萬,僅首爾就有400多家保齡球館。既有國家、地區的各級協會,也有小學、中學到大學的一條龍培養模式。
而在中國國家保齡球隊的隊員張鵬看來,“從場館的溫度、濕度控制,到球道的光滑、平整度,國内沒有幾家像樣的場館。”
張鵬和自己的隊友張玉紅是一對夫妻,出于對保齡球的熱愛,同時維持自己的訓練開銷,他們在哈爾濱經營着一家保齡球館,然而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有一段時間就是每年賠幾十萬,連房租都交不起。”
“亞洲第一大力士”的遭遇如今,在中國的舉國體制之下,從小練習體育,争取進入省隊,再到被國家隊選中征戰奧運會,成為了一般家庭的孩子向上流動的一個并不容易的“捷徑”。
在所有舉重選手中,最著名的悲劇莫過于曾經的“亞洲第一大力士”才力的遭遇。
1970年,才力出生在遼甯省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裡。從小他就是一個胃口好力氣大的大胖小子,父母為此非常高興。
但是也因為體重增長太快,才力在學校裡受盡了同學的欺負和嘲笑。
小學還沒畢業,家庭的貧困就迫使才力不得不中途辍學,回到家裡幫父母做一些家務事。
某一天,正在挑水的才力因為壯碩的體格被一名少年體校的教練看中,他認為才力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舉重奇才,于是将他帶回體校訓練。
1985年,剛剛訓練沒2年的才力就在初次亮相時一舉得了全國青年運動會110公斤級上級别的全國冠軍。
此後的他拿遍了大大小小的冠軍,8年拿了60多個冠軍。
隻要有才力在的比賽上,别人隻有争奪亞軍的份兒。
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上,才力完成了世界冠軍的夢想,一時間成了風頭無二的國家驕傲。
好景不長,才力的運動生涯隻維持了短短8年。
每天超負荷的訓練和無節制的增肥對他的身體帶來了極大傷害,他患上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經常和别人沒說幾句話就睡着了。
醫生警告他和家人,這樣下去很容易在睡夢中窒息而亡。
因為病情的原因,退役後的才力既沒有了比賽的收入來源,也無法在社會上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
作為一名職業舉重運動員,他的體重成為了影響健康的最大殺手。他不敢彎腰,不敢穿襪子,生怕擠壓内髒造成猝死。
為了讓他有一些收入來源,遼甯省隊提供給了才力一份門衛的工作。每個月能拿1200塊錢,還能繼續在省隊食堂吃飯。
由于他食量比一般人要大,飯堂的師傅經常嘲笑他“都不是運動員了還來白吃白喝”。
組建家庭後,才力每個月的工作都一分不剩地交給妻子,這導緻才力的肚子餓的時候連買個餅的錢都沒有。
才力的妻女
與此同時,因為沒錢治病,才力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不斷惡化。
2003年5月的一天,才力覺得頭疼,沒有食欲,無法呼吸,于是便回到了父母家。
看到兒子如此痛苦,母親拿出身上僅有的120元将他送到了醫院。經檢查醫生發現,才力的肺部已經嚴重感染。
在這之前,為了給才力治病,父母早就用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賣掉了老家的房子。這一次,當父母再次四處借錢交住院費時,才力在病床上嘔吐着,痛苦地結束了他短暫的人生。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才力去世後,全家隻剩300塊錢,買不起墓地。屍體火化後好幾年才得到安葬。
他去世後妻子和女兒也雙雙患上癌症無力支付,至今還在微博上求助。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當争奪冠軍成為我們的目标時,在一些戰火紛飛國家,能夠來參加運動會已經是一件拼盡全力的事情。
伊拉克的羽毛球選手哈米德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敬重的運動健兒。
沒有教練,沒有隊醫,沒有翻譯,獨自一人飛行了12個小時。
他去亞運會隻是為了給全世界證明,他的國家沒有被打敗。
賽場上哈米德一個人坐在地上喝水的樣子令人無比心疼。
很多人都通過這屆奧運會知道了“難民代表隊”這個特殊的隊伍。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隊服是由我們的民族企業定制的。
藍色的西裝代表奧林匹克的精神-和平。
和平鴿的刺繡圖案代表世界上每一個民族和個體生命都享有的自由精神。
當我們弱小時,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快更強;
當我們強大時,我們努力捍衛每一個個體公平競争的機會。
這大概就是奧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釋。
撰文 | 徐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