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本名《石頭記》。這個書名和賈寶玉佩戴着的通靈寶玉息息相關。通靈寶玉是《紅樓夢》裡最重要的一個物件,他和賈寶玉的命運有着密切關系。
通靈寶玉的來曆很有意思。通靈寶玉本來是女娲補天棄而未用的一塊頑石。它見自己無材補天,終日悲号。偶然遇到一僧一道,聽他們說到人間富貴,十分羨慕,就要下凡塵去受享一番。一僧一道苦苦相勸,石頭不聽。于是,一僧一道就把它變作一塊晶瑩的美玉,再在上面刻上字迹。這樣一來,通靈寶玉就不再是無材補天的“蠢物”,而是寶貝了。
賈寶玉出生的時候嘴裡含着這塊玉。于是,他的出生就顯得與衆不同。因為這與衆不同的出生,賈寶玉就注定了要走一條特殊的人生道路。這塊玉,在他的人生中也一定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是,賈寶玉似乎并不喜歡這塊玉。在《紅樓夢》裡,他兩次想要毀掉這塊玉。第一次是在第三回,他毀掉這塊玉的原因是林黛玉沒有玉。第二次是在第二十九回,他為了向林黛玉證明自己對金玉良緣毫不在意,就要砸碎這塊玉。那麼,賈寶玉為什麼不惜毀掉被賈母認為是“命根子”的通靈寶玉呢?
首先,賈寶玉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戴通靈寶玉。通靈寶玉是件稀罕物,在賈寶玉看來,這樣的美玉應該是純真善良的女兒才可以擁有。但是他這樣一個須眉濁物卻戴着這塊玉。這就讓他覺得這塊玉“連人之高低不擇”,于是狠命摔去。但是這塊玉卻質地堅硬,根本摔不壞。
而且,這塊玉也帶給賈寶玉很大的壓力,很多的煩惱。賈寶玉與衆不同的出生讓他被給予了厚望。他從小就備受寵愛。可是,賈寶玉卻承擔不起這樣的寵愛。他不願意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恨透了官場上那些草菅人命的昏官。賈政每次讓他去見賈雨村他都覺得很煩惱。更讓賈寶玉受不了的是,這塊玉還和他的婚姻聯系在了一起。賈寶玉對林黛玉情有獨鐘,可是賈府裡卻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薛寶钗的金鎖和賈寶玉的通靈寶玉正好是一對。林黛玉也對于這件事耿耿于懷。于是,賈寶玉甯願毀掉這塊玉,也要證明自己對林黛玉的忠誠。
賈寶玉覺得通靈寶玉隻是塊破石頭,但是對它感興趣的人卻有不少。林黛玉看到賈寶玉摔玉之後,就很想看看這塊玉。薛寶钗也鑒賞過這塊玉,北靜王也對這塊玉感到很好奇。薛寶钗時時刻刻記挂着通靈寶玉。她的貼身丫鬟莺兒在打絡子的時候,薛寶钗就建議用絡子裝飾這塊玉。賈寶玉和她射覆,她也覆了一個“寶”字,賈寶玉心知肚明,知道指的是自己戴着的通靈寶玉。
第八回裡是這樣描述通靈寶玉的:“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正面上的字迹是“莫失莫忘,仙壽恒昌”,背面的字迹是“一除邪祟,二療冤疾,三知禍福”。
“莫失莫忘,仙壽恒昌”說明這塊通靈寶玉相當于賈寶玉的護身符,賈寶玉失去了它,生命就會有受損。的确如此,當通靈寶玉被聲色貨利所迷之後,失去了往日的功效,賈寶玉就倒黴了。第二十五回裡,賈寶玉和王熙鳳被趙姨娘和馬道婆陷害,得了癔症,差一點一命嗚呼。一僧一道就出現了,對通靈寶玉施法。還叮囑賈政道:“此物已靈,不可亵渎,懸于卧室上檻,将他二人安在一室之内,除親身妻母外,不可使陰人犯沖。三十三日之後,包管身安病退,複舊如初。”可見,通靈寶玉的确可以幫助賈寶玉消災解難。一僧一道說的“陰人”,應該是指趙姨娘這樣的陰損之人。而三十三日則讓人想到三十三重天。俗語有雲:“三十三重天,離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可見,一僧一道其實也是想要度化賈寶玉的。但是賈寶玉一生還是被離愁别恨折磨,沉浸在相思的煎熬當中。
關于通靈寶玉,曹雪芹寫了三首詩。第八回裡的一首是:“女娲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好知運敗金無彩,堪歎時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第二十五回裡有兩首。第二首是:“天不拘兮地不羁,心頭無喜亦無悲。卻因鍛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第三首是:“粉漬脂痕污寶光,绮栊晝夜困鴛鴦。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這三首詩概括了書中幾個主要人物和通靈寶玉的命運,也蘊含了一些佛教的義理。這三首詩就是告誡世人,要從塵世的幻夢當中清醒過來,保持“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超然心态。這三首詩也暗示了賈寶玉出家的結局。
通靈寶玉本來是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塊頑石,被一僧一道攜入紅塵。它曾經出現在甄士隐的夢裡,也和賈寶玉有着休戚與共的關系。我相信,這塊玉在八十回之後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畢竟,這塊玉背後寫到“一除邪祟,二療冤疾,三知禍福”。第二十五回裡“一除邪祟”這一條已經應驗了,另外兩條也會應驗。
通靈寶玉是賈寶玉的物格化,賈寶玉則是通靈寶玉的人格化。通靈寶玉的存在讓《紅樓夢》這本書更加似真似幻。而且,通靈寶玉還負責記錄書中發生的故事。《紅樓夢》第一回在正式開始講故事之前,交代了一下《紅樓夢》的來曆:“後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塊大石上字迹分明,編述曆曆。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曆經離合悲歡,炎涼世态的一段故事。”
空空道人一開始不願意把這本書抄寫下來,覺得世人不願意看。石頭勸說一番之後,空空道人才願意抄寫這本書。而《石頭記》這個書名就有石頭記錄故事的意思。最有意思的是,這塊通靈寶玉在人間體驗過繁華的消逝之後,終于明白一僧一道一開始告訴它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到頭一夢,萬境歸空”的意思,最終又變回了那塊“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的大石頭。隻不過,這塊石頭是有閱曆的石頭,不再是那塊寂寞的石頭了。正應了那十六個字:“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雖然到頭來一切都是空,但是畢竟體會過人間真情,也算沒有白活一場。
不平凡的人生閱曆讓曹雪芹對世事有深刻的見解,曹雪芹悲天憫人,淡泊名利。他借通靈寶玉和賈寶玉的故事告訴我們,繁華是短暫的,人生永遠是有得失的,隻有保持超越于世俗的眼光,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的況味,保持真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