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15 18:57:36

可能很多朋友認為夜戰也算事?畢竟二戰開始戰機就具備夜間起降作戰能力,但那僅僅是螺旋槳戰機。對于二代和三代戰機來說,因飛行速度和高度都極具增加,還要求超視距作戰,遠距離精準打擊能力,這樣要在夜間作戰,就并不是那麼容易了。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全球一大半戰鬥機不能夜戰)1

在缺乏夜間吊艙的情況下,全球一大半的二代機和三代機其實并不具備夜戰能力,例如殲8直到殲8E型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而實際上,夜戰能力又是相當重要,尤其是防空武器在夜間無法使用光學瞄準,而且就算24小時戰備,值班人員也是需要休息的,所以夜間空襲往往具備突然性。例如對南聯盟的空襲中,為避免損失,一大部分的空襲都是發生在夜晚,而且都是精确制導打擊,這也讓F16有了“夜戰隼”的美譽。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全球一大半戰鬥機不能夜戰)2

而在三代戰機上,要具備夜間作戰能力,通常需要“晝夜瞄準吊艙TGP”以及“夜間導航吊艙” 的配合,主要是為戰機提供夜間低空飛行到導航服務,以及夜間遠距離瞄準光電系統。在這方面國産起步較晚,在八五計劃時,才由中航014研制了夜間導航吊艙的主要設備“前視紅外系統”樣機;而到九五期間,該樣機被小型化為可以挂飛的驗證型,結合607研發的小型地形跟蹤雷達,共同組成國内第一代“夜間吊艙”——藍天系統。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全球一大半戰鬥機不能夜戰)3

這套國産方案,和美制F16 BLOCK40/42使用的AAQ-13夜間導航吊艙非常類似,另外F16還搭載一套AAQ-14晝夜瞄準系統,二者分别挂載在進氣道下方的兩側,組成“藍釘”夜間精确作戰系統。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全球一大半戰鬥機不能夜戰)4

雖然“藍天”和“藍釘”的設計原理接近,技術水平也大緻接近,但是剛才我們提到,該系統使用的多是原理驗證機,最後也并沒有量産。可能是因為該技術從研發之初雖然達到了國外相關水平,但是成熟度不高,也不具備前瞻性。所以我們在殲-16多用途戰鬥機上看到是一套全新的第二代夜間導航系統,被稱之為“鷹隼2”,該系統由航空洛陽光電所開發。相比于“藍天”和“藍釘”系統,鷹隼取消了小型地形雷達,隻安裝有前視紅外形系統,主要是由一套高分辨率紅外焦平面組建,傳感器獲得的數據通過機載高速總線直接傳輸到機内顯示器上,可以滿足飛行員夜間低空飛行的快速響應。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全球一大半戰鬥機不能夜戰)5

而取消的小型地形雷達,很有可能是因為殲16使用的相控陣雷達具備地形跟蹤功能,此舉無疑讓鷹隼2更加輕便,能夠節約更多的飛機載荷。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全球一大半戰鬥機不能夜戰)6

其實到這裡,夜間作戰吊艙還不算完整,鷹隼2隻是實現了AAQ-13的功能,還有個AAQ-14的晝夜瞄準吊艙功能沒實現,這可是負責精确打擊的重要設備。該功能其實是由鷹隼3來實現的。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全球一大半戰鬥機不能夜戰)7

但是注意雖然同為吊艙,鷹隼2其實是方形的,而鷹隼3是圓柱形的,鷹隼3是挂接在鷹隼2上,在一起挂載在戰機上。這種疊加方式的好處是可以節約一個挂架的位置,而F16戰機實際要占用2個挂架點才能同時挂AAQ-13和14。這點也是國産兩代改進後的鷹隼,彎道超車領先于F16的地方。

世界各國戰鬥機發展史(全球一大半戰鬥機不能夜戰)8

通過對鷹隼2/3系統的開發,國産三代戰機已經具備了全面的夜戰飛行和精确打擊能力,這就讓殲16這一類戰機具備了真正的多用途。而殲20等四代機依靠合成孔徑雷達,則具備更強的戰場感知能力,其夜戰能力隻會更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