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常見的良性婦科腫瘤,好發于30-50歲的育齡期女性,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發生與激素分泌過于旺盛有關,臨床症狀主要有:
陰道流血
陰道流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周期通常正常,有時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陰道流血以黏膜下肌瘤最多見,肌壁間肌瘤次之,漿膜下肌瘤一般不會引起陰道流血。子宮肌瘤引起陰道流血的原因可能有:
1、子宮增大、變形使子宮腔内膜面積增加,來月經時子宮内膜剝離面大,修複時間相應較長,從而導緻月經量增多,經期時間延長。
2、肌瘤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使子宮出血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
3、肌瘤使其鄰近的靜脈受壓,導緻子宮内膜靜脈充血、擴張,從而引起月經量增多。
繼發性貧血
陰道流血是子宮肌瘤患者最常見的症狀,而長期月經量過多或者不規則陰道流血可緻不同程度的失血性貧血,出現頭暈、乏力、氣急、心悸、面色蒼白等症狀或體征。
脹和腹痛
子宮肌瘤生長較大就會造成腹脹,情況嚴重者甚至會使患者的腹部和懷孕一樣大。子宮粘膜下肌瘤自宮口脫出或肌瘤變性,也會引起較劇烈的下腹痛。
白帶增多
當子宮肌瘤使子宮内膜表面積增加時,子宮内膜腺體分泌量進而增多,從而導緻患者出現白帶增多的症狀。當黏膜下子宮肌瘤發生感染時,可見大量膿性白帶分泌;如發生潰瘍、出血、壞死,可産生大量血性或膿血性有惡臭味道的陰道排液。
壓迫症狀
子宮肌瘤會壓迫鄰近的器官而産生相應的症狀,由于肌瘤位置、大小的不同,産生的症狀也有差異。肌瘤向前會壓迫膀胱,引起尿頻、尿急等症狀;生長在子宮兩側闊韌帶中的肌瘤會壓迫輸尿管、髂内外靜脈和神經,引發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下肢浮腫或疼痛等症狀;肌瘤生長在子宮後壁會向後壓迫直腸,引起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