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快睡着的時候做的夢迷迷糊糊

快睡着的時候做的夢迷迷糊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8 12:05:59

小編導讀

小編曾經有過這種經曆,睡下之後會做很驚恐的夢,被追殺、被綁架等等,醒來之後渾身酸痛疲憊,仿佛比睡下前還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相同的經曆呢?如果睡眠時經常出現這種症狀,那就是“多夢”了。與傳統的“不寐”不同,多夢也有其特有的病機和治療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擾人睡眠的夢……


正常睡眠依賴于機體的髒腑調和、氣血充足、陰陽平調。如情志損傷、飲食失節、勞欲過度、久病體虛均可擾亂心神,使神不得安甯,心神失養,則可能導緻多夢。多夢相當于西醫學神經衰弱症、神經官能症、失眠症。近現代中醫夢學的發展滞緩,丁甘仁的《丁甘仁醫案》、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有若幹涉及夢證的醫案,秦伯未在《中醫臨證備要》中用益氣安神湯治療心神不安所緻多夢、睡眠不熟、夢擾紛纭且多可驚可怖可怪之事,但于前也無明顯創新。唯《醫學衷中參西錄》認為,夢象可以是腦充血的征兆,頗有可取之處。

診斷

1.睡眠不實,睡眠中夢幻紛纭,且多可驚可怖之事。

辨證論治

1肝膽火盛

[症狀]噩夢紛纭,夢中膽大妄為,夢境多是驚險、恐怖,或為大火、兇殺、格鬥、翻車等,常在夢中驚醒,醒後頭痛眩暈,耳鳴如潮,面紅目赤,口苦咽幹,脅肋灼痛,煩躁易怒,不寐,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糙,脈細數。

[治法]清肝瀉火,甯心安神。

[方藥]龍膽瀉肝湯或當歸龍荟丸加減。

[臨床應用]若胸悶脅脹,善太息者,加香附、郁金、佛手以疏肝解郁;木郁作酸,泛酸口苦,加黃連、吳茱萸、海螵蛸、白及以疏肝制酸;陰液虧虛,口鼻幹燥出血,舌紅少津,脈細數者,去車前子、澤瀉,加麥冬、茜草炭、玄參、女貞子、旱蓮草以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2痰火内擾

[症狀]雜夢紛纭,頭暈心悸,急躁易怒,胸悶嘔惡,痰多黃稠。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甯心安神。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

[臨床應用]若心悸動、驚惕不安者,加珍珠母、朱砂以鎮驚定志;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嗳腐吞酸、脘腹脹痛者,可合半夏秫米湯加神曲、山楂、萊菔子消導和中。

3心膽氣虛

[症狀]噩夢驚恐,時易驚醒,精神恍惚,情緒不甯,遇事善驚,心悸怔忡,胸悶氣短。舌淡苔薄,脈細弦弱。

[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方藥]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或平補鎮心丹加減。

[臨床應用]心肝血虛、驚悸汗出者,重用人參,加白芍、當歸、阿膠珠、制何首烏、黃芪以益氣養血;木不疏土,胸悶太息、納呆腹脹者,加柴胡、香附、陳皮、山藥、白術、炒麥芽疏肝健脾;兼心陽不振者,加桂枝、附子以溫通心陽;若心悸甚、驚惕不安者,加生龍骨、生牡蛎以重鎮安神。

4心脾兩虛

[症狀]多夢失眠,醒後多不能回憶夢境,面色㿠白或萎黃,心悸怔忡,遇事善忘,少氣懶言,食少倦怠,脘腹脹滿,大便溏薄。舌質淡嫩,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方藥]歸脾湯加減。

[臨床應用]若不寐較重者,加夜交藤、生龍骨、生牡蛎、琥珀以鎮靜安神;脘悶納呆腹脹者,加半夏、陳皮、焦三仙、蒼術、枳殼以健脾助運、理氣消食;心血不足較甚者,加白芍、阿膠、熟地黃以養血滋陰;中氣下陷、腹部墜脹者,加大黃芪劑量,加升麻、柴胡以益氣舉陷;氣虛及陽者,加附子,少佐肉桂,溫陽益氣。

5心氣不足

[症狀]多夢易驚,失眠,心悸,氣短,自汗,肢體沉重,憂思不樂,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神疲困倦,勞則尤甚。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

[治法]養心益氣,甯心安神。

[方藥]參香散加減。

[臨床應用]心悸氣短汗多,加煅牡蛎、浮小麥鎮攝收斂止汗;肢體困重、神疲困倦,可酌加薏苡仁、蒼術、藿香等健脾化濕之品。

6心陰不足

[症狀]夜寐多夢,睡卧不甯,恍惚驚怖,痰迷癡呆,心悸怔忡,五心煩熱,咽幹舌燥或口舌生瘡,面色潮紅。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法]養心清心,甯心安神。

[方藥]益氣安神湯加減。

[臨床應用]火熱偏盛而見煩躁不安,口舌生瘡者,去當歸、遠志之辛溫,合導赤散清心瀉火,導熱下行;心悸怔忡,加柏子仁、煅龍牡等鎮驚養心安神;潮熱,加地骨皮、知母、玄參、黃柏滋陰降火。

7心腎不交

[症狀]煩躁不眠,寐則多夢,煩熱心悸,潮熱盜汗,遺精,腰酸膝軟。舌紅無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方藥]黃連阿膠湯合交泰丸。

[臨床應用]若心陰不足為主,陰虛而火熱不明顯者,亦可用天王補心丹以滋陰養血、補心安神;若陰血不足,心火亢盛者,可選朱砂安神丸;潮熱盜汗甚者,加秦艽、地骨皮、生地黃、五味子、烏梅,清虛熱、斂汗生津;腎陰虧虛,虛火妄動,遺精腰酸者,加龜甲、熟地黃、知母、黃柏,或加服知柏地黃丸;徹夜不眠,加朱砂、磁石、龍齒重鎮安神。

好 書 推 薦

快睡着的時候做的夢迷迷糊糊(醒來比沒睡還累)1

《心病臨床論治精要》

全書内容包括上、下兩篇,上篇心病基礎篇,系統闡述了中醫心病的源流,心的生理學特性,心病病因病機,心病診斷方法,心病辨證 ,心病治則與治法。下篇心病臨床篇,選擇15種常見及多發心病,每種病闡述了該病的概念、沿革及臨床特點,病因與病機,診斷與鑒别診斷,辨證要點與治療原則,辨證論治,名醫經驗精粹等,對提高中醫臨證思維能力以及其臨床實踐具有參考價值。 (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選自《心病臨床論治精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黃政德 李鑫輝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