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科學院”執行主席向淩雲。圖片來源:“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網站
本刊記者/李明子
一篇名為《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公布53位學者為聯合國科學院首批院士》的通稿最近在網上流傳,引發争議。
據上述文章介紹,聯合國科學院依據學科領域,分為生命與健康學部、人工智能與電子科技學部、網絡與信息工程學部等20個學部。聯合國科學院院士由具全球聲譽的科學家及工程師構成,原則上為某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聯合國科學院新增院士的選舉每年舉行一次,每個學部每次增選不超過5人。
首批53位院士,華人占到47席,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學思、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清華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世卿、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童慶禧等專家、學者名列其中。
《中國新聞周刊》仔細梳理名單發現,在這47位華人“院士”中,僅有少數中國兩院院士,其餘大部分都是高校學者,除來自全國排名二三百名的高校的學者外,還有多位并無學術頭銜的企業人士。
“至于諸位大佬是怎麼被忽悠去了忠義堂給李鬼撐場面,還是李鬼自己給自己開業送了花籃往臉上貼金,可就不知道了。”美國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陳怡然在個人微博上寫道,“此聯合國非彼聯合國,乃是一位高人自己在紐約注冊的非盈利機構”。
就在網友紛紛質疑“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來路的同時,北京大學校友網已經默默撤下了恭賀校友金安君榮獲聯合國科學院院士的文章。同樣撤稿的還有複旦大學校友會。據媒體報道,複旦大學校友會工作人員表示,聯合國科學院無法考證,聯合國沒有這樣一個組織,已經撤下官網宣傳稿。
“這個組織是完全合法的,聯合國科學院從來沒有宣稱自己是聯合國的直屬機構,從來就沒有宣稱過,大家非要這樣理解,那也沒有辦法。”位于江蘇省鎮江市的江蘇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院院長李松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李松軍在這一機構裡的頭銜是:聯合國科學院首批院士之一、聯合國科學院院長。
聯合國科學院網站中文版
與聯合國有什麼關系?
據“聯合國科學院”網站介紹,該科學院(AUNSTO)隸屬于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United Nations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宗旨是團結國際科學技術專家,緊扣世界重大戰略需求,探讨全球性行業重大革命性科技問題的國際性科學院,其目的是建立國際技術領域的新型高端智庫和智力資源的集大成者,為國際科技工作者的發展開辟一條新的渠道,為科技服務人類做貢獻。
《中國新聞周刊》查詢該組織網站發現,其預留的聯系地址與實際注冊地并不一緻,網站顯示機構地址為“New York, NY 10017 USA”,這一地址其實就是位于美國紐約市東部的聯合國總部大樓。但據美國紐約政府數據庫信息,這個“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由LINGYUN XIANG(向淩雲)于2021年4月21日注冊,機構類型是“國内非營利公司”,注冊地址為“2 MOTT ST,RM805”。谷歌地圖顯示,該地址位于紐約唐人街内一家電玩城樓上,在同一地址注冊的公司還有4家,分别是:一家稅務服務公司、一家螃蟹許可經營店、一家緊急救援中心和一家網絡公司。
9月19日,“聯合國科學院”在其網站發布聲明,注冊地址2 MOTT ST, RM 805,是指8樓805号房間,是非盈利稅務登記地址(即會計師事務所地址),并非該樓一樓附樓的電玩城。
《中國新聞周刊》查詢聯合國官網,并未找到名為“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或“聯合國科學院”的機構。李松軍對此解釋稱:“聯合國的下屬組織中,有一個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而這個理事會可以接受各種各樣(民間)組織的注冊。這就相當于,聯合國是一級機構,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是二級機構,再下面有三萬四千個(民間)組織,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就是其中一個。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是有實體的,實體在美國,聯合國科學院是虛拟化的,和中國工程院一樣。”
在聯合國社會經濟理事會的非政府組織分支數據庫搜索關鍵詞,并未查到該組織信息,但在注冊頁面“查重”時,顯示已存在一個名為“United Nations Scienc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的機構。
向淩雲發給《中國新聞周刊》的一份文件顯示,該機構在今年8月初收到了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民間組織數據庫登記的郵件回複,表示“聯合國科學院”的注冊信息已經被接收。
“聯合國科學院”網站公示了一份該組織在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登記非政府組織的文件截圖。這張截圖中有一段醒目的紅字,中文意思是:本數據庫和本網站上的簡介本身并不意味着與聯合國有任何從屬關系,除非明确表明這種從屬關系,即通過确定非政府組織持有的經社理事會咨商地位的類型。
“不知道,不清楚,不記得”
2020年9月前後,在浙江紹興召開了“聯合國科學院”的第一屆“國際院士大會”。參加了這次會議的李松軍回憶說,有很多高端人士出席。至于這個機構的創辦人向淩雲是否出席會議、會上說了什麼,李松軍則表示“不知道,不清楚,不記得”。
今年七八月份,李松軍收到消息,可由一位學術圈内的權威人士引薦加入“聯合國科學院”。李松軍表示,他填了申請表,還提供了自己的學術機構聘書原件和公證件,據說有專門的團隊評審。
“我們不收紙質版,防止被人利用,都是微信一對一傳輸的。”李松軍說。通過審核後,他還在确認受聘為院士的文件上親筆簽名,這份親筆簽名文件他交給了引薦人。至于這個引薦人是否為向淩雲本人,李松軍表示“不知道”。
而據另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入選者稱,他是在今年八月初收到的“聯合國科學院院士”聘任書電子郵件的。“這就是一個授予我的榮譽,我接不接受,他都給我了。之前,我不知道這個機構,是别人告訴我的,具體是誰告訴我的,你去問主辦方。”這位入選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在去年9月也參加過在紹興召開的會議,當時,他以為那隻是一場普通的學術會議。
李松軍表示:“聯合國科學院隻接受具有國際聲譽的知名學者,必須是相當于一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不接受晉升,這就是這個機構影響力大的原因。”
“可以說(我是)憑空被列為院士的。”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童慶禧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今年上半年,一位學術圈内比較活躍的年輕學者聯系到他,說正在組織一群科學家,打算共同做一些有益于科學事業發展的事情,特别希望邀請兩院院士參加。“我想,那就響應一下。”童慶禧回憶說。
該組織者随後在微信上發來一張中文表格,童慶禧按要求填寫了個人主要學術貢獻,并提交了一張照片。大概從7月起,童慶禧注意到所謂“聯合國科學院院士名單”裡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還有一些人以聯合國科學院院長、秘書長自居,事情走向愈發不對,便沒再關注。在那之後,組織者在微信群内要求所有成員提交學術證書原件或複印件等個人資料,童慶禧沒有再理會。此後,也沒有收到任何所謂的“聯合國科學院院士”的聘書。
然而,僅從來自中國的“首批院士”名單來看,絕大多數入選者并沒有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對于評審流程和規則,李松軍和另一位入選人均表示“不清楚”。
但李松軍對該機構的權威性深信不疑,他解釋說:“我們的院士名單還沒認證完,就被中國院士數據庫收錄了。
李松軍提到的“中國院士數據庫”,由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辦,所謂“收錄”,是指該網站發布了一篇來自于“ITBear科技資訊網”的通稿,即前文提到的《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公布53位學者為聯合國科學院首批院士》。
李松軍還表示,該組織不收錢、也不發錢,之所以吸引他,是因為可以借助這個平台發展自己的專長,“還有機會參加聯合國大會裡面科學技術方面的會議。而國内高校層次太低了,達不到聯合國直接邀請的要求。”更讓李松軍向往的是,“可以定期向聯合國秘書長和聯合國各部門提交科技動态信息,還可能被聯合國采納。”
關于是否已經參與過相關會議,李松軍表示,組織才剛剛成立兩個月,正在籌備相關活動。“已經安排3個院士去參加。近期要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科技進展報告呢!”
“向主席”是誰?
在這個組織内部被尊稱為“向主席”的向淩雲,還有多重身份。
這個“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還設立了全球移民署和千禧王國,據千禧王國的官網介紹,向淩雲為M.K政府主席,護照号碼為“MK 000001”。在領英上,向淩雲直接稱自己為千禧王國的總統。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早在2016年,一個名為“向淩雲”的人,作為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最終控股人,就被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告上法庭。被告原因是深圳國投融的公司名字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類似,并且在網站、商标等方面仿冒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造成該公司是國家級投資公司的錯覺。法院判處停止侵權并賠償8萬人民币。
這家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貴州貴投資産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而貴州這家公司的法人即為“向淩雲”。這家公司現已經注銷。
另據《中國經濟網》2016年報道,向淩雲為“網絡黃金”官方宣傳中的高層之一。而這個“網絡黃金”涉嫌傳銷,以發行虛拟貨币的名義,打着“加密數字資産”的旗号,與比特币類相比,以高息騙用戶入局。
此外,公開信息顯示,向淩雲曾在不同場合宣稱自己能做證監會備案的私募基金,可以做各種融資,但中國證監投資基金協會私募基金備案系統查詢顯示,無論是貴州貴投還是深圳國投融都沒有私募基金備案記錄。
李松軍仍對“向主席”的能量十分笃信。在微博上,向淩雲是坐擁720多萬粉絲的大V,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的特約研究員。在新聞報道裡,他有一大堆諸如“區塊鍊金融研究領域的國際傑出人才”“著名旅美經濟學家”“金融行業最佳領袖人物”的高級頭銜。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