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每年這個時候,大約就是陽曆的七月初,我們就可以到野外捕捉金蟬子了,雖然現在的數量很少,或許玩的就是一種對于兒時的回憶吧。
依稀記得有三四種吧,我們當地這裡
最早出現的,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學名應該是蟪蛄,如上圖所示,它們的個體很小、看起來灰不溜秋的,叫聲也不大,是我們這裡個體最小的蟬了,叫聲滋滋的,所以當地叫做小麥滋。
比它稍大點的,就是蒙古寒蟬了,現在正當時,正在樹上哇哇地叫呢,我們當地叫作哇悠哇。
作為七零後,小時候曾經有過一個關于知了的歌謠:
哇悠哇悠哇,北京來電話,叫我去當兵,我還沒長大……
不知道對此歌謠有印象的朋友,現在還有多少呢?這裡說的就是蒙古寒蟬。
蒙古寒蟬體表帶綠色,腹部有類似于銀粉的東西,性格比較雞賊,很難捕捉,稍微有點動靜,那可是立刻展翅就飛啊,警惕性非常的高。
還有一種個體最大的,現在并沒有大量出現,應該在七月中旬以後吧才會大量出現,它們的學名叫黑蚱蟬,我們當地叫作馬嘎子。
這東西的個體最大,叫聲嘹亮,但是個性卻很傻,總給人呆頭呆腦的感覺。
即使有人靠近了,它們也不知道躲藏,最多就是立即停止歌唱,隻要稍微停歇一會,它們就會高歌如初,如果把它捕捉到袋子裡,那就是沒命地叫啊,能把耳朵震得嗡嗡的。
另外還有一種,我的印象中,應該叫做福得喽,就是這個叫聲,福得喽、福得喽……不知道學名叫啥,個體在蟪蛄和蒙古寒蟬之間,也是黃灰色的。
捕捉它們的方法也很有意思最早的時候,我們都是使用面筋和竹竿捕捉這些蟬的,就是把白面加水不斷搓揉,最後得到的那個面筋,很有黏性,把它粘在竹竿上,發現樹上有蟬了,輕輕靠近它的翅膀,隻要它一動彈或者一起飛,就立刻被黏住了,尤其是黑蚱蟬,如下圖所示,它們最容易捕捉。
然後就烏爾瓦拉得下來了,狠命的扇動着另一隻翅膀,然後狠命的叫着。
那個年代蟬很多,特别是香椿樹,一個小小的樹枝上會有五六隻、七八隻蟬在排着隊,有可能它們自己就撞到面筋上了,還有可能,一個面筋上黏了兩隻,那個時候是最開心的。
記得小時候,我經常用面筋把十幾隻馬嘎子粘在一起,排成一排,然後讓它們在炕上爬,嘴裡還喊着一二一,一二一……
後來就出現了叫做小手的東西,小孩子玩的,有彈性有黏性,用它捉蟬就省事多了,不用和面了。
捉老猴才是最有意思的學名就是金蟬子。我們當地叫作老猴,或者知了猴。
咱就不用說捉老猴多有意思了,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的夏季傍晚,隻要發現大樹下的泥地上有個洞,也甭管它大洞小洞,自己是非要看上兩眼的。
先是圍着洞口仔細地瞅,轉着圈地瞅,然後再找個樹枝摳上它幾下,如果不掘出點東西來,那就不算事啊,哈哈。
後來才有了把膠帶纏在樹上的舉動,捕捉金蟬子就簡單了。
直到現在,走在馬路邊,如果看到樹上有個蟬蛻,那還得停下來仔細看看的,或者用手摸一下,哦,是空殼啊,這才算完事……
再就是這個東西,那可是高蛋白啊,炸着吃特香,絕對的美味。
可惜的是,家裡除了我,沒人愛吃,連我兒子也一口不吃,不知道這算是人類文明進化了,還是退化了呢?
可以喂魚嗎?我還真喂過,那可是瘋搶一口一個
其實呢?蟬是可以喂魚的。
蟬的成蟲我也喂過魚,老猴也喂過,剛蛻皮的也喂過。
大部分是投喂給了招财貓、銀龍、金龍等大型熱帶魚,它們基本上都是一口一個。
不過這東西現如今比較金貴,很少有人拿來喂魚了。
那時候也不是經常投喂,隻是偶爾那麼一兩次,投喂的數量也不多,觀賞魚吃了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
這東西拿來喂魚,本來也不适合多喂,弄不好就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不知道這篇文章能不能把我們帶回童年,勾起我們兒時的回憶?
各位朋友們的當地,還有其他蟬類的品種,或者不同的叫法嗎?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