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甯波話方言大全翻譯

甯波話方言大全翻譯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07:45:54

甯波的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夏代。據志書上記載: “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後加邑為鄞。”赤堇山有兩處,一在今鄞縣天童、寶憧一帶 ,一在奉化境内。“鄞”的名稱最早就是這樣來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制,設郡縣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個縣,歸屬會稽郡。據說,當時海外人民到甯波來集貨貿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 (今育王寺附近),并在此設立鄮縣。鄮即“貿邑”兩字的合寫,意即貿易的地方。漢朝時,這三個縣的範圍大緻是:鄞縣包括現在的市區、西南郊和奉化東南一帶,縣治在今奉化白杜;鄮縣包括江東區以東,鄮山以北的地方,縣治就在鄮山;句章包括江北到慈溪一帶,縣治在今江北區乍山鄉城山渡附近。自漢到南北朝,建置和範圍沒有大的變化。

  到了隋代,把鄞、鄮兩縣都并入句章,縣治設在小溪(今鄞縣鄞江橋),唐武德年間又将句章改為鄞州,不久又改稱鄮縣。直到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稱為明州,把鄮縣分成鄮、奉化、慈溪和翁山(今定海縣)四縣、歸屬明州。州治開始在小溪,後來就遷到三江口。元和年間,又在鄮縣東面設一望海鎮。五代時,州縣合治,鄮縣也改稱鄞縣,望海鎮改為望海縣,後又改為定海縣(即今鎮海縣),又把象山也劃歸明州。北宋熙甯六年(公元1073年),又成立昌國縣(即今定海縣)。這樣,明州範圍就大體上包括後來甯波的鄞、慈、鎮、奉、象、定幾個縣。唐、宋間的明州,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海口,《四明志》就有“ 海外雜國,賈舶交至”的記載,1974年和義路出土的唐代精美瓷器,就是經由甯波港出口的外銷瓷。唐代在明州還設立了專門管理外貿的機構——市舶司。當時從明州登陸來朝貢和貿易的,包括日本、高麗和一些東南亞的國家。到了宋代,明州和泉州、廣州并稱為全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又是全國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能夠建造可以容納五、六百人的大噸位海船。

南宋理宗時,把明州改為慶元府,元代又改稱慶元路。朱元璋平定方國珍後,因“慶元”有慶賀元朝的意思,又改為明州府。到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明州的“明”字與明朝的國号相同,就改為甯波府。由于當時的鎮海縣還叫定海縣,明州又緊靠鎮海,取“海定則波甯”之意。這就是“甯波”命名的由來了。

甯波話方言大全翻譯(阿拉甯波歡迎您)1

甯波話方言大全翻譯(阿拉甯波歡迎您)2

甯波話方言大全翻譯(阿拉甯波歡迎您)3

甯波話方言大全翻譯(阿拉甯波歡迎您)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