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春王正月》裡有這樣一段文字:“隐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通俗來說也就是封建時代的“嫡長子繼承制度”,即正妻所生長子有權繼承所有财産,即使嫡次子或庶子比他賢能,也隻能将一切給嫡長子繼承,這一制度在西周宗法制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封建時代,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比如“何不食肉糜”的司馬衷,他是晉武帝司馬炎和皇後的嫡子,雖然是嫡次子,但嫡長子司馬軌兩歲早夭,所以隻能讓智力低下的司馬衷繼承皇位,導緻司馬衷淪為悲慘的傀儡帝王。
又或者明太祖朱元璋甯可傳位給嫡長子所生的長孫朱允炆,也不願傳位給兒子朱棣;明成祖舍棄屢立戰功的朱高煦,立嫡長子朱高熾為太子,也都是由于嫡長子繼承制的緣故。而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嫡次子或者庶子們無論如何賢能,隻要是與嫡長子争奪來的皇位,都容易招緻非議,例如朱棣和李世民。
其實嫡長子繼承制之所以為世人沿用千百年,也有着它自身的時代适應性,和封建時代的社會特征有着分不開的關系。
首先就是因為中國古代遵從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這樣的婚姻制度下如果沒有嫡長子繼承制,那麼家族财産的分配會變得混亂不堪。在家産面前誰都不會願意退讓,但如果有了嫡長子繼承制度,就隻能老老實實按制度分配,可以有效避免家族封地和财産實力因後代的分割而逐漸變弱,也減少了大家族分崩離析的風險。
《大明令》中就有明文規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蔭襲,先盡嫡長子孫。”也是一種維護社會穩定和統治秩序的方法。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賢能”這個說法其實是個比較缥缈的東西,具有主觀性而且有不同标準,很難做到所有人都信服;“嫡長”則不同,它是個完完全全的硬性規定,不容易生出更多的枝節,也有利于财産、家業甚至皇位更加穩固地傳承下去。
不過嫡長子繼承制度也會由于家主(皇帝)的喜惡而改變,或者由于生母受寵的程度而變化。比如漢昭帝是漢武帝最小的一個兒子,即使嫡長子身死,他也并不是接下來的順位繼承人,可是因為漢武帝喜愛他,最終還是選擇立其為太子,以至于劉弗陵8歲就即位當上了皇帝。
嫡長子繼承制被破壞的時候,很容易造成混亂甚至手足相殘的局面,最明顯的事例就是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太子胤礽為嫡子,本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即使被廢,康熙也忍不住給他第二次東山再起的機會。而當太子再無希望争儲以後,其他皇子們就開始了殘酷的争鬥,最終導緻手足相殘的結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