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過半要更加努力的感悟?作為一個80後出生的孩子,從小也是帶着父母的希望,小學時候好好學習,但也可以心情地玩耍,中學時認真學習,高中時厭倦了,也因為一些其他的因素早早想着上大學,畢業工作大學時,學習成績一般,草草畢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人生過半要更加努力的感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一個80後出生的孩子,從小也是帶着父母的希望,小學時候好好學習,但也可以心情地玩耍,中學時認真學習,高中時厭倦了,也因為一些其他的因素早早想着上大學,畢業工作。大學時,學習成績一般,草草畢業。
在那個好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時代,堂哥讓我選擇了土木工程,對于上大學這個過程,其實選啥都一樣,但是對後邊的工作影響還是不小。在單位認認真真地幹活,結婚生子,直到年過40,除了婚姻,其他的也不能說一事無成,隻是沒有特别突出,也不是小有成就。
人都說四十不惑,也大概想明白了40-60之間自己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能掙到大概多少錢,自己的家庭狀況之類大概如何發展。當然這時候也還是有其他想法的,但是跳槽之類的可能會慢慢地去掉。當你50歲的時候你更不可能去想一些事情。昨天遛彎時候,幾個人聊起來,有人想從村裡去縣城、有人想從縣城去城市,有人想從城市去一線城市,可是沒錢啊,難受。
其實80後是苦逼的一代,小時候被要求獨生子女,長大了又讓你生二胎三胎;沒上大學時,中專都可以畢業包分配;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沒工作時看到的都是别人在分房,到自己工作時,想買房都買不起。
但是這一代人又是很幸運的一代,從小時候的物質生活匮乏,但是精神生活很歡樂,小時候玩的東西不是現在的小孩子的玩具可以達到;從小都有崇高的理想,也有要走出大山、走出農村的堅定信念;大學學習也基本是在大擴招之前的那一批,基本考上大學的哪個都是在小學階段村子裡的尖子。工作了之後,雖然不一定大富大貴,卻能腳踏實地,勤勤懇懇,整體上屬于一個上升期的勢頭。
正是因為這樣,這一代人要麼上大學,要麼打工學手藝,也是在那個時期汽修、電焊、廚師、挖掘機正火的年代。後來的人反而不喜歡這些行業了。想想10年20年前,80後結婚有早有晚,但是結婚時候哪有什麼彩禮非要多少不可,對方年薪都要多少之類的,但是現在他們過的也不差。因為那時候結婚基本看的是人品,學曆也是要看的,但是基本都是差不多就行,中專想找個大專,大專想找個本科,本科找個大專或者本科,然後要有上進心,未來工資能夠有個上升空間。
該結婚時結婚、該生娃時生娃,該買二套房買二套,該生二胎時生二胎,該走縣城去到省城。有些人看來,别人怎麼這麼容易,而自己卻難得要死。其實差距就在于,想得太多,幹得太少。甚至于,基本所有晚婚的都後悔沒有早點結婚,而不是像現在的一大堆大齡,還在不斷提高要求的路上越走越遠。
想想《道士下山》裡範偉說的:人生短短幾十年,十年少小十年老,十年懵懂,真正有意思的生活不過20-60歲之幾十年,有的人還沒結婚就已經度過了大半。其實所有的想法和不甘都會在60歲以後煙消雲散。
人生過得怎麼樣,就在這40年裡。所以,人生不長,該幹啥時幹啥,才是你人生正确的狀态,才是你人生的美好。努力過,奮鬥過,等到60歲的時候,你可以和别人吹一個想當年,就不算太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