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麥已經過了揚花授粉期到最後一個多月的灌漿期了,麥粒灌漿之後便會迎來小麥的成熟收獲期。小麥最後這一個多月灌漿期,是麥穗籽粒不斷積累養分(澱粉、蛋白質等)、不斷變大增重的關鍵期,小麥灌漿的速度快慢、積累養分的多少,直接決定着小麥成熟期的早晚和小麥的千粒重和最終産量。
在小麥進入到灌漿期以後,這時候會經常遇到高溫幹旱或者大風大雨的天氣,此時小麥灌漿期的管理,不僅要預防小麥遇到大風大雨倒伏、陰雨濕度貪青旺長晚熟等減産問題,也要預防小麥發生脫肥早衰、幹熱風、灌漿期病蟲害等減産問題,除此之外,小麥灌漿期時還要注意一個廣大農民經常忽略的問題——要預防小麥灌漿期遇到持續高溫幹旱而造成麥粒灌漿缺水或過濕過澇減産的問題。
由此也就引入到農技小背簍今天要給大家重點講解的問題——小麥灌漿水的澆灌問題。
小麥的灌漿水,也經常被叫做“小麥的麥黃水”。對于小麥的灌水,除了少數經驗豐富的農民朋友外,大部分農民朋友對這個問題普遍是認識不清、搞不明白的——小麥上的灌漿水,到底需不需要澆?到底能不能澆?如果需要澆水,那麼哪些情況下能澆、哪些情況下不能澆?如果能澆水,那麼什麼時候澆最好、澆到什麼程度最好?小麥灌漿期怎麼預防幹熱風、倒伏、病蟲、脫肥早衰等問題?
今天呢,農技小背簍就針對上面提到的這幾個問題,給大家重點說一說小麥灌漿水澆灌的問題。
一、為什麼一定要預防小麥灌漿期發生缺水幹旱的問題?
對于小麥來說,所謂灌漿期,就是小麥通過把葉片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機養分不斷向麥穗籽粒中輸送積累,從而促進小麥的穗粒不斷的變大變重變飽實的過程。
小麥在灌漿期隻有充足的水分供應(特别是在小麥揚花後開始灌漿到成熟采收前的半個月内),才能保證小麥綠葉能夠有較強的光合作用能力、持續制造出更多的有機養分,小麥的穗粒才能積累儲備下更多的澱粉、蛋白質養分,進而達到高産優收的效果。反之,如果小麥在灌漿期幹旱缺水,那麼就會使小麥的葉片過早黃枯而大幅削弱小麥葉片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機養分的能力,或者因為高溫幹旱而誘發小麥發生比較嚴重幹熱風害,這樣既容易造成小麥灌漿遲緩、籽粒發育不飽實、穗粒重變輕的問題,還會導緻小麥出現大量的空粒、癟粒或者麥穗過早幹枯成熟而大幅減産。
從這一個方面來說,小麥灌漿期是一定不能缺水的。正常情況下,從小麥開始灌漿一直到成熟采收前10-15天的這段時間内,大家一定要預防麥田出現幹旱缺水的現象,最好把田間土壤濕度控制在70-80%左右(這個濕度最有利于小麥灌漿),這個土壤濕度也比較好判斷——抓一把地面下10公分的土壤,如果把土壤握在手裡能成團,握緊後手縫不會流水,松手後土團不會自然散開,就說明這個土壤濕度是比較合适的。
二、為什麼一定要預防小麥灌漿期供水過多土壤濕度過大的問題?
小麥灌漿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保證順利灌漿增重(充足的水肥供應是小麥飽實灌漿實現高産的基礎),但同時要預防小麥灌漿期供水過多、土壤過濕的問題,否則也是會造成小麥大量減産的。
如果小麥灌漿期供水過多、濕度過大,會出現以下幾種結果:
一方面會導緻小麥在生長後期出現莖葉貪青旺長、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衡的問題,造成小麥株體合成的養分大量被莖葉所奪取消耗而麥穗籽粒灌漿發育營養供應不足的問題,最終導緻小麥因為籽粒養分積累不足、灌漿不飽滿不充實而減産。
另一方面會增加小麥稭稈的嫩脆度、降低小麥稭稈的硬韌度,在小麥籽粒灌漿的最後一個多月時間裡,這個時候大部分地區經常出現大風大雨的天氣,如果小麥生長後期供水過多、土壤濕度過大,那麼小麥灌漿期一旦遇到刮大風、下大雨的情況,勢必就會造成正處于産量形成期的小麥出現大量倒伏的情況,而小麥一旦大面積倒伏則減産就不可避免。
再一方面會造成小麥水大漚根而減産。如果小麥灌漿期供水過多、濕度過大,一方面會造成地下的小麥根系因為水大漚根、缺氧窒息等而誘發小麥大量黃葉或根系吸收養分受抑的問題,從而造成小麥籽粒灌漿期時因為營養供應跟不上而出現較大的減産。
還有一方面,小麥灌漿期時如果供水過多、土壤濕度過大,會給麥田中各類病蟲害的繁殖擴散創造有利條件,這樣就會加重小麥發生各類病蟲害的風險和程度,比如說吸漿蟲、蚜蟲、赤黴病、白粉病、鏽病等非常容易造成小麥大幅減産。
從這個方面來說,小麥在灌漿期時又是萬萬不能過多過頻澆水的,特别是在小麥成熟采收前的7-10天一定要立即停止澆水,隻要田間土壤濕度不低于45-50%以下(地下5-10公分的土壤握在手裡不能握成土團),否則就很難保證小麥能夠順利實現高産優收。
三、小麥灌漿期如何确保小麥既不幹旱缺水又過澇過濕?如何靈活地澆好灌漿水?
1、小麥灌漿期時,哪些情況下可以不澆水,哪些情況下要盡量澆水?
一般情況下,隻要當地天氣狀況正常、小麥灌漿期下雨天氣較多或者前期下雨降水量充足、小麥前期返青水/拔節水/抽穗水澆灌充足以及土壤含水量(濕度)在70%以上的麥田,這種情況下,咱們廣大農民朋友一般是不需要再額外去花費人力和投入時間去澆水的。除此之外,凡是地勢低窪、土壤黏性大、保水保肥能力強的麥田,以及播種量很大、麥株群體數量大、長勢過旺、播種抗旱/不抗倒伏品種的麥田,除了遇到特别幹旱的情況以外(不旱則盡量不澆),一般也是不需要再額外澆灌灌漿水的。
但是,如果是小麥灌漿期的話,你們當地的天氣一直是持續高溫幹燥、小麥灌漿期雨水很少或很小或者前期(5月中旬前)沒有有效降水、小麥前期沒有澆足返青水/拔節水/抽穗水以及土壤特别幹旱缺水(土壤含水量降到了50%以下、土壤難以握成土團)時,這時候我們就一定需要及時給正處于集中灌漿、大量需水的小麥進行澆水增補水分的。除此之外,凡是在山坡上、沙性大、土壤特别疏松等容易漏肥漏水的地塊上種植的小麥,以及播種密度小、田間麥株稀疏、長勢黃弱、種植不耐旱品種的麥田,除了小麥灌漿期确實是下雨十分頻繁的情況外(不澇則盡量田間澆水),這樣的麥田很容易出現小麥灌漿期缺水的問題,所以這些麥田也是需要及時澆灌灌漿水的。
2、小麥灌漿期時,在什麼時間澆水最合适?澆多少水最合适?
從最有利于保障小麥灌漿的角度上來說,小麥灌漿水一般在小麥揚花授粉後10-15天左右時(小麥穗粒剛開始灌漿時)進行澆灌最合适,如果從月份時間上來說,小麥灌漿水一般在4月底到5月初的這段時間進行澆灌最合适。不論是小麥灌漿是澆灌的時間過早,還是小麥灌漿水澆灌的過晚,都是不利于小麥順利灌漿增産和正常成熟收獲的
在小麥灌漿初期澆灌漿水時,一般選擇在晴天上午8-10點或下午5-6點進行澆水最合适(一早一晚澆水)。小麥澆灌灌漿水時,一方面應當避開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段高溫強光的天氣,否則澆水後會造成小麥葉片因高溫急劇脫水而發生葉脈萎焉黃枯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澆水後接下來的3-5天内沒有大風大雨天氣,否則澆水後容易造成小麥發生大面積嚴重倒伏的問題。
在小麥灌漿水的澆灌澆水量上,一般澆水後保持田間土壤的濕度一直在70-80%左右即可,澆水不足或澆水過量都不利于小麥的順利灌漿且不利于保障小麥順利成熟高産。凡是灌漿期土壤特别幹旱或者灌漿期高溫幹旱少雨天氣多或者小麥長勢較弱的小麥種植區,可以适當多澆一些水,凡是灌漿期土壤幹而不旱或者灌漿期經常下雨/雨水頻繁或者小麥長勢很壯旺的小麥種植區,澆水時可以适當少澆一些水(甚至可以不澆水),澆水後隻要确保麥田土壤始終潤而不旱即可。
三、小麥灌漿期促進高産的其他幾個重點管理内容(防病蟲害、防幹熱風、防倒伏)
如果是為了避免小麥灌漿期因為發生病蟲害而減産的問題(灌漿期在重點保護小麥的綠葉),那麼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在小麥灌漿期時,用磷酸二氫鉀 殺菌劑 殺蟲劑連續噴施2遍,具體用哪種殺蟲殺菌劑,大家要根據自家麥田最容易發生的病害和蟲害類型進行靈活選配,常用的藥物如戊唑醇、甲托、吡唑醚菌酯、咪鮮胺、啶蟲脒、三唑酮、吡蟲啉、噻蟲嗪、噻呋酰胺、高氯、等。
如果是為了預防小麥灌漿期因為發生幹熱風和大面積倒伏而減産的問題,那麼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在小麥灌漿期時,按照每畝100-150克磷酸二氫鉀 每畝10-15毫升芸苔素内酯的配方連續噴灑2-3遍,這樣既能促進小麥更快更飽滿的進行籽粒灌漿、提高單重增産,同時還能大幅提高小麥的健壯度、增強小麥對幹熱風和倒伏等問題的抵抗能力。
如果是為了預防小麥灌漿期出現後期脫肥早衰而減産的問題,那麼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在小麥灌漿期時,按照0.5%尿素水 0.3%磷酸二氫鉀 1000倍芸苔素内酯的配方連續噴打2-3次,這樣可以有效增補養分、延長小麥綠葉的壽命期,避免小麥在灌漿中後期因為脫肥早衰而減産。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背簍 每日了解更多實用的農技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