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記不清多少年了,基本不怎麼看電視,甚至連什麼熱門電視劇也沒認真看過。但這兩三天,但為一部電視劇癡迷,破例從早到晚連追兩天半,終于把這長達36集的劇看完。
這就是——電視劇《為了一句話》。
起源不在于什麼推薦,隻在于多年前曾看過小說《一句頂一萬句》,看了兩三遍,每次看感受不同,對應身邊人和事,還有自己這些年的經曆,感觸多多。對其中的人物、對話和細微情節,也是入心,猶如好友。
最近刷頭條無意得知,這部小說的上半部分《出延津》竟被拍成36集的電視劇《為了一句話》,想想幾年前曾看過原著小說的下半部分《回延津》改編的電影《一句頂一萬句》,導演是作者劉震雲的女兒。現得知上半部分已于2015年播出且豆瓣評分不錯,遂心癢癢,就像得知一位老友的消息,換上一件新衣服閃亮登場。當然恨不得趕快去瞧瞧,見見是否還是本人?是否更光彩照人?
看後,果然原著小說加持,劉震雲這三個字本身就是大IP,無論語言還是情節,都很接地氣,說到人心坎上。再者演員,無論楊百順、韓縣長、吳香香等都猶如小說中走出的人物,不,就像自己身邊熟悉的某人。有些話正是自己感受到的,想說又表達不出的。第三,電視劇比小說人物更飽滿,相較小說更有連貫性,當然不完全與小說吻合,把某人物的事移到另一人身上,再添加一些人物,但都很真實出彩。
好劇看後應留下印記,不枉這追劇的兩三天的日夜辛苦,遂寫下一些個人觀後感受。
楊百順:為找到說得上話的人,甘願颠沛流離
一個家傳的豆腐坊可以繼承,一位鄉間姑娘等着做你的新嫁娘。
豆腐坊竟舍棄,新婚之夜居然逃婚。
楊百順,這位楊家莊的窮小子,你到底想要什麼呢?
即使他爹老楊也不懂,問他:我不明白,這樣安穩的日子你都不要,你想要啥啊?你到底想要啥?做皇帝弄不好也會被殺頭,做窮苦人,忍饑挨凍是自然的,這樣也好,飛不高也跌不着。
他回答:新嫁娘和自己不是一路人,說不上話。豆腐坊也不喜歡。
所以,即使臨行前,老父親苦口婆心勸導,他還是堅決到外面闖闖,隻為找到說得上話的人。
殺過豬、挑過水、賣饅頭、縣政府幹雜役……什麼髒累活他都不怕,隻為身邊有說得上話的人。和新學校長的女兒秦曼卿心心相印,也是相互談得來,即使他姐楊銀瓶說“絲綢手帕與粗布衣服”在一起不協調,他也不放棄。
但心儀對象——秦曼卿,卻因别人的一句話輕易放棄。
最終和饅頭店老闆娘吳香香結婚,他的最直接理由:雖然沒有對秦曼卿那種喜歡,但和吳香香能說得來,而且和吳香香的女兒巧玲也說得來。
楊百順和意大利傳教士詹牧師也談得來,彼此是對方的知己。
詹牧師,可以為了救他出獄,與韓縣長簽下永遠贈送教堂給縣政府辦新學的協議。
楊百順,每次在人生危難時,第一個想找、想傾訴的人就是詹牧師。
詹牧師說:西方人遇到事,傾訴的對象是上帝。而上帝隻要你信了,就能随時聽你傾訴。
而中國人遇到事,首先想的是找一個可靠人,去傾訴去求解。但茫茫人海,知己難尋。
即使尋到了,有時候你也很難保證,這人會永遠是人?
正如楊百順回答韓縣長随從老甘的考題:
人與豬有什麼區别?
豬永遠是豬,人有時候可不是人啊。
看完整部劇,楊百順相比小說中的同名人物,當然有男主角的光環加持,看似無論曆經何種磨難,都能在關鍵時刻脫離危險,新換賽道更展風彩。可惜人生不是電視劇,不能按電視劇來演。但細察劇中的楊百順人生平順的根源,還是可以學習的。初心不變,正如他對韓縣長說的:我不圖什麼,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一直堅守心中良善,知行合一,即使窮困也有光環繞,人生貴人自然出現。
一塊豆腐給劫道土匪羅五,沒想到的是:将來免受牢獄規矩之苦,并收獲一個把兄弟共渡獄中難熬日子。
幫助逃難途中的蘇小寶,沒想到的是:楊百順在找工作無果的情況下,因為他的推薦,才得到一份年畫店的工作。
與本村範老師的師生情誼,與詹牧師的真誠相處,讓兩位合力在關鍵時刻救他出獄。
即使火車上,被韓縣長認出要帶他回去坐牢,但遇到向韓行刺的兇手,他竟絲毫不計較挺身而出保護韓。這也很好地回答了羅五的疑問:
為什麼同是殺人犯,我還在牢中,你已經在縣政府風光當差了。
劇終,貌似楊百順,與秦曼卿走在一起,完美大結局。
相信,即使不與秦曼卿相遇,以楊百順這品性,他肯定也會如他的名字“百順”一樣,人生跌伏中還有貴人出現,還有貴人幫助。
你是誰,自然會吸引誰。吸引力法則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神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