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農作物,黃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而且這種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可以相媲美,所以黃豆被譽為“植物肉”以及“綠色乳牛”。
中國的黃豆種植已經有4000多年曆史,古籍中記載的“五谷”,即“稻、黍、稷、麥、菽”中的“菽”就是當今的的黃豆,秦漢時期以後,才将“菽”改為“豆”。
後期三國的曹植所賦的《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從此可以得知,黃豆自古以來都是普通而又不可缺代的食品之一,時至今日,黃豆制品經過不同的加工工藝,衍生出太多的豆制品,最為常見的就是豆腐,大家都知道豆腐是怎麼做出來的,這裡就不啰嗦了。
黃豆制品中還有幾種非常美味,可以勝任各種烹饪方法的吃法,那就是豆皮、豆筋、千張、腐竹。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它們。
1、豆皮
豆皮很薄,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煮火鍋,還可以做成涼菜,是千家萬戶餐桌上最常見的菜肴之一。
2、千張
千張和豆皮從外觀上看區别還是很大的,很好區分,千張表面不像豆皮那樣光滑,油膩,烹饪方法和豆皮差不過,最美味的就是煮火鍋,江浙滬一帶最常見,最家常的方法就是千張炒韭菜,非常下飯。
3、豆筋
豆筋,從字面上理解,是不是和面筋一樣有嚼頭呢?那你就錯了,面筋其實在制作工藝上和豆皮、千張差不多,并不像面筋一樣有韌性,面筋是面粉制作的,豆筋是黃豆制作的,面筋是辣條的主要原料,也可以切成小段炒韭菜,很美味的。
4、腐竹
從字面上理解,腐竹會被誤解為竹筍之類的蔬菜,其實,腐竹也是豆制品,而且制作方法和豆皮、豆筋僅僅一步之差而已,腐竹在廣東等沿海城市比較常見,炒菜、打邊爐都不會放過腐竹的。
那麼,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别呢?從制作方法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1、豆皮
黃豆磨成豆漿之後,放在鍋裡煮到沸騰,此時再豆漿表面就會結成一層薄薄的膜,把這層薄膜取出,然後攤平晾幹,記住重點,一定是攤平了晾幹,之後就成為豆皮了。
因為豆漿表面凝結成的這層膜,脂肪含量是非常高的,所以,豆皮晾幹後,表面都是油光水滑的,這并不是加工的時候塗上去的食用油。
2、豆筋
豆筋看起來就像是辣條,像棍子一樣,其實,制作方法和豆皮差不多,前期和豆皮一樣,豆漿表面凝結成的膜,用一根棍子挑出來,然後轉動棍子,把膜卷在棍子上,然後晾幹,晾幹之後,再将棍子取出,這就成了豆筋。
所以豆筋中間都是空的,其實就是一根棍子的空間。
3、千張
千張的制作方法,對比豆皮、豆筋和腐竹,那就要繁瑣得多了,前期一樣是需要把豆漿煮至沸騰,然後凝結成膜,取出膜,再用專用的器材将膜一層一層的疊在一起壓制而成的。
所以,千張表面上都有模具的痕迹,千張看起來和豆腐幹差不多,但和豆腐幹在口感上有很大的區别,豆腐幹因為是經過豆漿點漿變成豆腐之後,再進行加工而成的,通常口感比較硬,而千張不是豆腐成成的,所以口感軟彈,爽滑。
4、腐竹
腐竹的加工方式和豆皮、豆筋、千張前期都是完全一樣,等到豆漿表面凝結成膜之後,用棍子直接挑起來,重點來了,豆皮是需要攤平、豆筋需要卷起來,而腐竹最是随意,用棍子挑出來之後,不攤平、不卷起,而是直接吊起來晾幹,而後就成了腐竹了。
從外觀上就看得出來,腐竹沒有規則的外形,都是呈頭大尾細的樣子,這就是因為晾幹之前,因為重力的原因造成的。
【結語】朋友們,現在應該能分得清豆皮、豆筋、千張、腐竹之間的區别了吧,實際上它們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隻是最後一步工藝不同而已,從口感上來講,豆皮和腐竹是最接近的,豆筋比較綿實,千張的口感介于豆腐幹和腐竹之間,總之,它們隻是加工工藝不同而已,都是豆制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