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是汽車非常重要的配件之一,我認為輪胎在用車生活中的地位應該與汽車三大件,也就是發動機、變速器、底盤擺在同一水平。畢竟再強的動力也需要輪胎将它發揮出來。
輪胎的結構是比較簡單的,因為胎面與地面直接接觸,所以胎面部分的強度一般比較高一些,有胎面底膠、胎冠、胎冠保護層、胎冠帶束層等部分。但是胎側的話就比較差了,因為輪胎還有一定的緩沖作用,所以胎側部分需要有較好的彈性,胎側部分隻有較弱的簾線層。
一般情況下,如果胎面出現了紮胎的情況是可以維修的,但是胎側如果出現損傷的話,就比較危險了。像上文所說的,因為胎側的強度低,胎側簾線受損就會出現輪胎“鼓包”,而“鼓包”的話,輪胎的爆胎幾率就會大大增加,行車安全性也會受到嚴重挑戰。
胎側的厚度一般是6mm——10mm,如果胎側損傷深度低于2mm,肉眼不可見胎側簾線,并且車輛日常用途是城市代步為主的話,可以繼續使用,但是需要經常觀察,确認後續輪胎不會鼓包,胎側簾線沒有受損。
但是如果劃傷深度大于4mm的話,出于日常用車安全考慮,建議朋友們還是更換新輪胎更為合适。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損傷較大,或者損傷較深,能看到胎側簾線層的話,那麼不管損失多小都是需要更換輪胎的,因為一旦簾線層受損的話,車輛出現鼓包和爆胎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行車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還有一點需要新手朋友們注意,現在的新車設計上追求年輕動感,采用大輪毂的車型越來越多,輪胎的扁平比越來越小,也就是輪胎的胎側長度越來越少,這樣的輪胎是很難承受車輛“上路肩”的駕駛的。現在的很多城市SUV雖然還有SUV之名,卻已經沒有“爬高下低”的能力了,隻是比同級轎車在通過性和車内空間表現上優秀一些而已,所以新手朋友一定不要駕駛城市SUV上路肩,不然特别容易損傷胎側簾線層。
輪胎的安全關乎車輛的行車安全,希望大家都不要忽視,遇到輪胎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安全出行,平安回家。(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