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金話筒少兒口才培訓

金話筒少兒口才培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4 11:02:20

播音員、主持人日常基本功訓練

口部操1、唇的練習(1) 噴:也稱作雙唇後打響,雙唇緊閉,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後中縱線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齒相依,不裹唇,阻住氣流,然後突然連續噴氣出聲,發出P、P、P的音。(2)咧:将雙唇閉緊盡力向前噘起,然後将嘴角用力向兩邊伸展。(咧嘴),反複進行。(3)撇:雙唇後閉緊向前噘起,然後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擡、向下壓。(4)繞:雙唇閉緊向前噘聽起,然後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轉圈運動。2、舌的練習(1)刮舌:舌尖抵下齒背,舌體貼住齒背,随着張嘴,用上門齒齒沿刮舌葉、舌面,使舌面能逐漸上挺隆起,然後,将舌面後移向上貼住硬腭前部,感覺舌面向頭頂上部“百會”穴的位置立起來。這一練習對于打開後聲腔和糾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口腔開度不好的人、舌面音J、 Q、X發音有問題的人可以多練習。(2)頂舌:閉唇.用舌尖頂住左内頰、用力頂,似逗小孩兒嘴裡有糖狀,然後,用舌尖頂住右内岬頰做同樣練習。如上左右交替、反複練習。(3)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體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盡力伸展。這一練習主要練習使舌體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4)繞舌:閉唇,把舌尖伸到齒前唇後,向順時針方向環繞360度,然後向逆時針方向環繞360度,交替進行。(5)立舌:将舌尖向後貼住左側槽牙齒背,;然後将舌沿齒背推至門齒中縫。使舌尖向右側力翻。然後做相反方向的練習。這一練習對于改進邊音L的發音有益。(6)舌打響(7)搗舌口腔的靜、動态控制一、 靜态控制:打開口腔、提顴肌、開牙關、挺軟腭、松下巴、欲達聲挂前腭:1、 調整呼吸,聲波成束2、 聲波暢通,音飽色純3、 聲射腭前,聲音鮮明二、 動态控制:字頭(吐字)、字腹(立字)、字尾(歸音)字頭:咬住,彈出,部位準确,氣息飽滿,結實有力,停暫敏捷,幹淨利落字腹:拉開,立起,氣息均勻,音長适當,圓潤豐滿,窄韻寬發,寬韻窄發,前音後發,後音前發,圓音扁發,扁音圓發字尾:尾音較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歸音到位,送氣到家,幹淨利落,趨向鮮明

如何使自己的聲音更飽滿、宏亮

金話筒少兒口才培訓(播音主持人日常基本功訓練)1

  1、體會胸腔共鳴:微微張開嘴巴,放松喉頭,閉合聲門(聲帶),象金魚吐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者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降低喉頭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  3、打牙關:所謂打牙關,就是打開上下大牙齒(槽牙),給口腔共鳴留出空間,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開了。然後發出一些元音,如“a”,感覺感覺自己聲音的變化;  4、提顴肌:微笑着說話,嘴角微微向上翹,同時感覺鼻翼張開了,試試看,聲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軟腭:打一個哈欠,順便長嘯一聲(注意周圍有沒有人哦!)。  以上技巧其實就是打開口腔的幾大要點,以後在大聲說話的時候,注意保持以上幾種狀态就會改善自己的聲音。但是,切記,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矯枉過正,更不要隻去注意發音的形式,而把你說話的内容給忘了,這就本末倒置了。  發音靠震動,震動靠氣息,所以要使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就要有飽滿的氣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随時保持一定的呼吸壓力。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深吸緩呼的練習,最好在練習說話的時候先站起來,容易尋找到呼吸狀态,要坐的話,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傾。  運用氣息的時候,千萬不要“洩氣”,要在上述的呼吸壓力中緩緩的釋放,并且要善于運用嘴唇把氣攏住。這樣來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壓力平衡。  最後,順便說說聲音的線路問題。  我們的發音,有一個不易察覺的線路,比如打呼哨,聲音很響亮,道理就在于氣息暢通,聲音集中,通行無阻。說話也是這樣,要盡量讓自己的氣息貫通,讓聲音盡量沿着口腔内部的中縱線穿透而出。這樣才能使聲音集中而明亮.

播音配音學習 微♥号:VIP452141 一起學習 備注學習播音

金話筒少兒口才培訓(播音主持人日常基本功訓練)2

氣息的基本功訓練!

氣息是聲音的動力來源。充足、穩定的氣息是發音的基礎。說話時,橫在呼出氣流通道上的兩條聲帶,迅速地一開一閉,把穩定的氣流切成一串串的噴流,進而轉換成聽得見的峰音,随着舌、唇、腭等器官的運動,不斷改變聲道的聲學性質,将峰音變成能區别的語音,通過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組成的共鳴器放大而發出聲音。這就是發音的全過程。氣息的運用與呼吸、聲帶、共鳴器等有着直接的關系。為此,着重要進行下列訓練:一、呼吸訓練。有的人講話或唱歌聲音洪亮、持久、有力,人們贊歎說,他(她)“中氣”很足,相反,有的人說話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氣無力,上氣不接下氣,像蚊子嗡嗡叫一樣,使人難以聽清,這種人則“中氣”不足。其間除了身體素質的區别外,還有一個氣息調節技巧問題,即呼吸和講話的配合、協調是否恰當的問題。1、正常情況下,說話是在呼氣時而不是在吸氣時間進行的,停頓則是在吸氣時進行的。如果是持續時間較長的講話或朗誦,必然要求有比平時更強的呼吸循環。講話時的正确呼吸方法,應當采用由胸腹式聯合呼吸法(也稱丹田呼吸法),即運用小腹收縮,靠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郭蘭英在談到運用這種呼吸方法時說:“唱歌時小肚子常是硬的,唱的越高就越硬”胸腹式聯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兩者之間,是二者的結合。具體方法如下:(1)吸氣: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縮,相反,大腹、胸、腰部同時向外擴展,可以感覺到腰帶漸緊,前腹和後腰分别向前、後、左、右撐開的力量。用鼻吸氣,做到快、靜、深。(2)呼氣:小腹差不多始終要收住,不可放開,使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儲氣慢慢放出,均勻地外吐。呼氣要用嘴,做到勻、緩、穩。在呼氣過程中,語音一個接一個的發出後,組成有節奏的有聲語言。這種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滿氣息,為發音提供充足的“氣”,同時,由于小腹向内收縮,胸前向外擴張,以小腹、後腰和後胸為支柱點,為發音提供了充足的“力”。“氣”與“力”的融合,為優美的聲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在講話過程中,要處理好講話和呼吸的關系,必須注意:第一, 盡可能輕松自如,吸氣要迅速,呼氣要緩慢、均勻,吸入的氣量要适中。第二, 盡可能在講話中的自然停頓處換氣,不要等講完一個長句才大呼大吸,顯得講話很吃力。還要根據自己的氣量來決定是否用中途不便停頓的長句,不要為了渲染和曾強表達效果而勉為其難地為之。那樣,會适得其反。第三, 盡可能時講話時的姿勢有利于呼吸。無論是站姿和還是坐姿,都要擡頭舒肩展背,胸部要稍向前傾,小腹自然内收,雙腳并立平放。這樣發音的關鍵部位??胸、腹、喉、舌等才能處于良好的呼吸準備和行進狀态之中。呼吸順暢,方可語流順暢。3、 練習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1)聞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進其香氣,控制一會兒後緩緩吐出。(2)吹蠟燭:模拟吹滅生日蠟燭,深吸一口氣後均勻緩慢地吹,盡可能時間長一點,達到25-30秒為合格。(3)咬住牙,深吸一口氣後,從牙縫中發出“咝-----”聲,力求平穩均勻持久。(4)數數:從一數到十,往複循環,一口氣能數多少遍就數多少遍,要數的清晰響亮。(5)用繞口令或近似繞口令的語句練習氣息。如:出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兒,拿着杆子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一個棗兒,兩個棗兒,三個棗兒,四個棗兒,五個棗兒,六個棗兒,七個棗兒,八個棗兒,九個棗兒,十個棗兒``````這是一個繞口令,一口氣說完才算好。開始做練習的時候,中間可以适當換氣,練到氣息有了控制能力時,逐漸減少換氣次數,最後要争取一口氣說完,甚至多說幾個棗兒。二、聲帶訓練。在通常情況下,人們說話時,聲帶的振動頻率大約在60-350赫之間。聲帶的振動頻率決定了發音的音響、音高、音色。聲帶對發音起很大的作用。,聲帶的好壞,既有先天因素,也靠後天的訓練和保護。注意恰當的訓練與運用聲帶,改變聲帶條件,保護聲帶,都是提高語音素質的重要方面。1聲帶訓練。最基本的方法是,清晨在空氣清新處“吊嗓子”:吸足一口氣,身體放松,張開或閉合嘴,由自己的最低音向最高音發出“啊”或“咿”的連續聲響,。還可以做高低音連續變化起伏的練習。2聲帶運用。聲帶運用要科學,得當。這主要是指:第一:在長時間計劃之前,聲帶要做準備活動,猶如賽跑前韌帶要做準備活動一樣。方法是:将聲帶放松,用均勻的氣流輕輕的拂動它,使之發出細小的抖動聲,仿佛小孩子撒嬌時喉嚨裡發出後的那種聲音。可以逐漸加大到一定分量,使聲帶啟動,以适應即将到來的長時間運動。第二:在人數較多或場合較大的地方講話時,發音要輕松自然,處理還節奏,停頓,特别是起音要高低适度,控制好音量,充分利用共鳴器的共鳴作用,要運用“中氣”的助力來說話,不能直着嗓子叫喊,否則,聲帶負擔過重,會導緻聲帶很快不堪重負,變得嘶啞,影響效果。3、聲帶保護。為了保護自己的嗓子,要有意識的少抽煙,喝酒,甚至,不抽煙,不喝酒,少吃或不吃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那些對聲帶都有不良影響。不喝過燙或過冷的湯水。三、共鳴訓練。聲帶所産生的音量是很小的,隻占人們講話時音量的5%左右,其他95%左右的音量,需要通過共鳴腔放大得來,。共鳴腔是決定音色的重要發音器官,直接引起語音共鳴的是聲帶上方的喉、咽、口、鼻四腔,此外,胸腔和頭腔也有共鳴作用。說話用聲是以口腔共鳴為主,以胸腔共鳴為基礎。共鳴器以咽腔為主又可分為高、中、低三區共鳴。高音共鳴區,即頭腔,鼻腔共鳴,音流通過該區共鳴,可以獲得高亢響亮的聲音。中音共鳴區就是咽腔、口腔共鳴,這裡是語音的制造場,是人體中最靈活的共鳴區,音流在這裡通過,可以獲得豐滿圓潤的聲音。低音共鳴區,主要的胸腔共鳴,音流通過該區共鳴,可以獲得渾厚低沉的聲音。要想使說話的聲音好聽和持久,就要正确的運用共鳴器。而運用共鳴器的關鍵在于處理好“暢”與“阻”的對立和統一關系。所謂“暢”,就是整個發音得聲道必須暢通無阻,胸部舒展自如,喉部放松滑潤,脊背自然伸直,以便聲音不憋不擠,形成一個聲柱流暢地奔湧出來。所謂“阻”,并不是簡單的把聲音阻擋住,而是不讓聲音直截了當地通過聲道奔湧出來,讓它通過共鳴器加工、錘煉、變得洪亮、圓潤、雄渾、優美動聽。要處理好“暢”與“租”的關系,必須進行共鳴訓練。一下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共訓練方法。1, 放松喉頭,用“哼哼”音唱歌。2, 學鴨叫聲。挺軟腭,口腔張開成一圓筒,邊發gaga音,邊仔細體會,共鳴運用得好的gaga音好聽,共鳴運用得不好的gaga音枯燥、刺耳。3, 學牛叫聲。類似打電話的“嗯”(什麼?)和“嗯”(明白了)。4, 牙關大開合,同時發出“啊”音。5, 模拟汽笛長鳴聲。(di)既可平行發音,也可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地變化發音。6, 做擴胸運動,同時盡量發高亢或盡量低沉的聲音 。7, “氣泡音”練習。閉嘴,用輕勻的氣流沖擊聲帶,使之發出細小的抖動聲。8, 音階層練習。選一句話,在本人音域範圍内,先用低調說,一級一級地升高,然後又一級一級地下降,在一句高一句低,高低交替,一句話又高到低,再由低到高。9, 誇張四聲練習。選擇韻母因素較多的詞語或成語,運用共鳴技巧做誇張四聲的訓練。如:清——正——廉——潔——,英——勇——頑——強——。10, 大聲呼喚練習。假設某人在離自己 100米處,大聲呼喚:張——師——傅——,快——回——來——!喂——,那——裡——危——險——,快——離——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