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曾子有疾?11.25.[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①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②?”子路率爾而對曰③:“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馑,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夫子哂⑤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⑥”“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⑦”“點,爾何如?”鼓瑟希,“铿”爾,舍瑟而作⑧,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⑨”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⑩”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⑪”夫子喟然歎曰⑫:“吾與點也⑬”三子者出,曾晳後⑭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⑮?”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⑯”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⑰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⑱唯赤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⑲”⑳,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論語曾子有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1.25.[原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①。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②?”子路率爾而對曰③:“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馑,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夫子哂⑤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⑥。”“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⑦。”“點,爾何如?”鼓瑟希,“铿”爾,舍瑟而作⑧,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⑨。”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⑩。”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⑪。”夫子喟然歎曰⑫:“吾與點也⑬!”三子者出,曾晳後⑭。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⑮?”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⑯。”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⑰。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⑱!唯赤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⑲!”⑳
[原文通釋]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着。孔子說:“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年齡大一些,就不敢對我說。你們平時總說:‘沒有人賞識我啊!’假如有人賞識你們,那你們怎樣去做呢?”子路連忙回答:“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有别國的軍隊侵犯它,又有災荒困擾它,讓我仲由去治理它,到了第三年,就能讓人們勇敢,而且懂得規矩了。”孔子聽了微微笑了笑。“冉求,你怎麼樣?”冉求答道:方圓六七十裡或五六十裡的國家,讓我冉求去治理它,到了三年,就能使百姓富足。至于禮樂教化方面的事,就要等君子來施行了。”“公西赤,你怎麼樣?”公西赤答道:“不敢說能做到那些,願意向他們學習。宗廟的祭祀活動,或者諸侯的盟會,穿着禮服戴着禮帽,我願意在那個場合做一個小贊禮官。”“曾點,你怎麼樣?”曾點彈奏瑟的聲音漸漸弱了,“铿”地一聲,離開瑟挺直身子,回答說:“我想的和他們三位說的不一樣。”孔子說:“那有什麼關系呢?也就是各人說說自己的志向啊。”曾晳說:“到了春天将盡的時候,穿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已經成年的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唱着歌回家。”孔子感慨地長歎說:“我贊成曾晳的想法!”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人出去了,曾晳走在後。曾晳說:“那三位的話怎麼樣?”孔子說:“也就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曾晳說:“夫子為什麼笑仲由呢?”孔子說:“治理國家靠禮讓,他說話不謙讓,所以笑他。難道冉求要做的就不是治理國家嗎?怎見得方圓六七十裡或五六十裡的地方就不是國家!難道公西赤要做的就不是治理國家嗎?宗廟祭祀諸侯會盟,不是諸侯的事又是什麼!公西赤做那小贊禮官,誰又做那大贊禮官!”
[注釋]
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着。曾晳,名點,字子晳,孔子早期的弟子,是孔子另一個弟子曾參的父親。
②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年齡大一些,就不敢對我說,平時常說“不了解我啊”,如果有人賞識你們,那怎麼做呢。以,因,因為。長乎爾,比你們年長。乎,于,比。一日,一天,這裡是大略說法,相當于“幾天”“一些”。毋吾以也,就不對我說啊。毋吾以,即“毋以吾” 否定短語中代詞“吾”作賓語,賓語前置。毋,音wú,不,不要。吾以,介賓短語賓語前置,對我。居,平日,平時。則,就,那麼,常。不吾知也,不了解我啊,不賞識我啊。不吾知,即“不知吾”,否定短語中代詞“吾”作賓語,賓語前置。知,了解,賞識。如,如果。或,有人。爾,你,你們。何以,疑問的介賓短語賓語前置,即“以何”,用什麼方式做。
③子路率爾而對曰:了路趕忙地回答道。率爾,輕率,急切。
④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馑,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有别國的軍隊侵犯它,又有災荒困擾它,讓我子路治理它,等到三年,能讓人民勇敢,而且懂得規矩了。千乘之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乘,音shèng,春秋戰國時軍隊使用兵車,每輛車用四匹馬拉,車上有身着盔甲的士兵三人,車下跟随步兵七十二人,另有相應的後勤人員二十五人。因此,所謂的“一乘”實指一百人的兵力,并非單指四匹馬拉的一挂車。那時是按照土地多少出兵車的,出一千輛兵車就是擁有縱橫百裡面積的諸侯國。 攝,本義是“用兩指夾”,這裡意思是“夾”。乎,于,在。加,施加。之,代詞。以,用。師旅,軍隊的編制,這裡代指軍隊。因,沿襲,接續,這裡意思是“又加上”。“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馑”按今天的語言習慣就是“以師旅加之,以饑馑因之”。比及,等到。比,接近,靠近。“使”後省略了“之”。方,規矩。
⑤哂:音shěn,微笑。
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方圓六七十裡或者方圓五六十裡的國家,讓我冉求去治理它,到了三年,就能使百姓富足。至于禮樂教化方面的事,就要等君子來施行了。方,方圓。前一個“如”,或者。可使足民,能讓百姓富足。“使”承上文的表達形式,解釋時是多餘的詞。“可足民”已經表達出“能讓百姓富足”的意思。足,形容詞用作動詞,使動用法,使……富足。 第二個“如”,至于。其,那。禮樂,禮儀和音樂。以,連詞,而,來。俟,音sì,等候,等待。
⑦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不敢說能做到那些,願意向他們學習,宗廟的祭祀活動,或者諸侯的盟會,穿着禮服戴着禮帽,我願意在那個場合做一個小贊禮官。能,用作動詞,能做到。焉,兼詞,于是,于之。前一個“焉”,向他們,向别人;後一個“焉”,在那裡,在那個場合。宗廟之事,國家祭祀祖宗的活動。如會同,或者諸侯的盟會。會同,諸侯盟會。端章甫,穿禮服戴禮帽。端,也寫作“褍”,周代的一種禮服,也叫“玄端”用作動詞,穿戴。章甫,一種禮帽。願為小相焉,願意在那個場合擔任小贊禮官。相,祭祀、會同時的主持人,也叫“傧相”。傧相也有不同的等級,所以這裡說“願為小相”。
⑧鼓瑟希,“铿”爾:舍瑟而作:彈奏瑟的聲音漸漸弱了,“铿”地一聲,停止彈奏直起身子。瑟,中國古代平放演奏的撥弦樂器,長約三米,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希,同“稀”。铿,音kēng。爾,助詞,相當于“……地”。舍,離開。作,直起身體(因當時是侍坐)。
⑨異乎三子者之撰:與三位同學的回答不同。撰,同“譔”,陳述。
⑩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麼妨礙呢,也就是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而已。何傷乎,相當于我們今天說的“那有什麼關系呢”。
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到了春天将盡的時候,已經穿上了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已經成年的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唱着歌回家。暮春,夏曆三月。春服既成,春天的服裝已經做好了。既,已經。一年四季,每季三個月,進入夏曆正月就算進入春天了,正月到三月為春天,所以稱三月為“暮春”。實際上到這時天氣才變得暖和起來,所以有“春服既成”之說。莫,同“暮”。冠者,古代士二十歲舉行冠禮,束發加冠,表示已經成年,有一定門第的人和通過各種技藝考核優秀的人可以獲得“士”的資格。童子,未成年的男子。沂,水名,發源于山東省鄒城市東北,經曲阜市南及江蘇省北部,注入黃海,傳說當時該處有溫泉。風,名詞用作動詞,吹風。舞雩,古代求雨的祭壇,因人們求雨必舞,故稱“舞雩”。雩,音yú。
⑫喟然歎曰:感慨地長歎說。喟,音kuì,感歎的樣子。
⑬吾與點也:我贊成曾點的想法。與,音yù,贊同。
⑭後:名詞用作動詞,走在後面。
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那三位的話怎麼樣。夫:音fú,那。
⑯也已矣:罷了,助詞連用,起增強語氣作用。
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治理國家靠禮讓,他說話不謙讓。為,音wéi,動詞,治理,管理。以,介詞,靠。讓,謙虛。
⑱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難道冉求要做的就不是治理國家嗎。唯,難道。則,就。邦,諸侯統治的國家,名詞用作動詞,治理國家。安見,怎見得。而,連詞,起轉折作用。也者,助詞連用,起增強語氣作用。
⑲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宗廟祭祀諸侯會盟,不是諸侯的事又是什麼!公西赤做那小贊禮官,誰又做那大贊禮官。而,又。何,是什麼。為之小,做那小贊禮官。之,代詞。
[解讀與點評]
曾晳是曾參的父親,是孔子早期的弟子,有他“侍坐”,本篇記錄的應該是孔子早期的教育經曆,而且從談論的話題看至少是孔子做官以前的事。
這裡有關于曾晳的介紹:禹的第五代孫少康封他的小兒子曲烈于鄫地,建立鄫國。鄫國故址,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原名“缯邑”,以當地多産絲織品而得名。公元前567年(魯襄公六年)鄰近的莒國滅掉了鄫國,鄫太子巫無家可歸,在遠離莒國的魯國南武城居住下來。曾點(曾蒧),是鄫太子巫的曾孫,字晳,是宗聖曾參的父親,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曾晳在孔子的弟子中屬于狂者,即敢說敢為,不拘小節。魯國執政大夫季武子死時,曾晳曾“依門而歌”。
本章是《論語》中比較長的一章,而且是非常生動完整的記叙,記述了孔子與弟子們關于志向的談話,與《論語》中其他各章不同。
侍坐的場合,師生無拘無束:這邊孔子、子路、冉有、公西華在“閑”聊;那邊曾點在鼓瑟,好一個和諧的氛圍。夫子循循善誘,子路的魯莽冒進,冉求的謹慎謙虛,公西華的委婉含蓄,曾晳的甯靜高雅躍然紙上。
我們知道孔子是主張積極“出仕”的,但他沒有贊許豪氣幹霄的子路,反而略略帶有譏諷的笑了他一笑,對謙遜的冉求和委婉的公西華也未置可否;卻對不說國家大事而說春遊的曾晳脫口贊歎:“吾與點也!”孔子為什麼贊成曾晳呢?原因就是曾晳描繪的景象是“結果”:“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它形象地描繪了禮樂之治的安定景象,體現了“仁”和“禮”的治國原則。在《公冶長》第26章我們已見到過子路、顔淵和孔子一起談論志向。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萬物莫不遂其性。說的就是國家大治的情況。在本章裡,如果說子路等人的胸懷是小有作為的話,那麼曾晳所瞻望的,已經是大同的世界了,孔子怎麼能不贊賞他呢!不過曾晳雖有大志,卻沒有大的作為,到是他的兒子曾參在學術上造詣很深。
在本篇第15章中有“子路鼓瑟”引起孔子的反感的記錄,這裡記錄的“曾晳鼓瑟”卻沒有見到孔子反感:同樣鼓瑟,水平不一樣,風格不一樣,時機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
本章衍生出成語“沂水舞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