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幼兒園時期怎麼超過同齡其他孩子

幼兒園時期怎麼超過同齡其他孩子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9 10:04:26

孩子上幼兒園第三周,朋友發現,她家孩子不喜歡講幼兒園的事。

他們母子之間的對話是這樣的:

媽媽:你今天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

孩子:沉默

媽媽:你今天玩的開心嗎

孩子:沉默

媽媽:你今天吃的什麼飯?

孩子:不知道

朋友說,孩子要麼是沉默,要麼是一問三不知。要說這個世界上能把天聊死的,當屬自己的兒子莫屬。

幼兒園開學的前兩周,好不容易讓孩子适應了上幼兒園,等到媽媽開始想要和孩子溝通一下幼兒園的生活,才發現,孩子是金口難開。

朋友想不聊就不聊吧,自己每天上班又忙,問了幾次孩子不說,也不問了。直到看到老師發到班級群裡的照片,才發現孩子在學校被小朋友打了,自己看了下孩子臉上沒有傷,問孩子,孩子卻依然不開口。這個時候才開始意識到,和孩子聊天的重要性,沒想到孩子卻總是不開口。

和孩子聊天的重要性遠比你想象的重要

很多父母把孩子教給爺爺奶奶接送,加上自己上班工作忙,很少有時間去關心孩子,而和孩子聊天的時間就更少了。

但是父母要知道,除了天生性格活潑,環境适應能力強的孩子,其實大部分孩子都需要通過父母的詢問和聊天,才能主動講出幼兒園的生活。

我家姑娘下半年出生,性格屬于内向型。上幼兒園之前上了幾個月的全托早教班,但是孩子每天都很抗拒,斷斷續續的說自己不想去,到早教班門口甚至拒絕進去,持續了很長時間。

幼兒園時期怎麼超過同齡其他孩子(幼兒園一天過得怎麼樣)1

後來和孩子聊天才發現原因。原來孩子不喜歡教室的狹小,每次上課前想要去大廳玩,但是因為老師要照顧其他小朋友,所以拒絕她去大廳。

正是因為老師的拒絕,讓孩子不喜歡老師,不喜歡上幼兒園。甚至一度抗拒的在門口大哭,拒絕進入。

孩子不是成人,很多時候不知道如何來表達内心的情緒,這種能力是需要後天來學習的。正是因為不會表達,反而容易被忽視,尤其是孩子沉默背後的情緒。

所以說,學會和孩子聊天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另一方面,聊天可以纾解孩子一天的情緒,不管這些情緒是快樂的,還是憂傷的,通過聊天可以分享和釋放這些情緒。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講幼兒園的事

孩子不喜歡講幼兒園的事,這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誤會。不是孩子不喜歡講,是父母不知道如何來讀懂孩子情緒背後的語言。

孩子沉默是孩子的語言能力決定的

上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大的快4歲,小的可能剛剛3歲,對于孩子來說,并不具備把事情說清楚的能力。孩子的語言能力,隻具備陳述一些事實,這是由于孩子的認知局限決定的。

很多孩子會陳述簡單的事實,但是孩子并不具備把這件事情中的邏輯理順。

比如,我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回家問她幼兒園吃了什麼,她說同學給她吃了藥,是白色的小藥丸,但是是甜的。

因為孩子不能表述清楚,趕緊給老師打電話,才問清楚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可能因為午覺睡不着、飯吃不完、或者不敢上廁所等,任何原因拒絕去學校。但是當父母問幼兒園怎麼樣的時候,孩子的概念中并不能清楚的說出自己的感受,孩子的關注點隻在自己的情緒上。

幼兒園時期怎麼超過同齡其他孩子(幼兒園一天過得怎麼樣)2

孩子沉默是成人的提問方式有問題

孩子從幼兒園中回來,總是習慣不說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父母溝通的方式有問題。

很多父母問的問題過于籠統。比如很多父母會問,你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這就好比我們問一個成人,你的工作怎麼樣,很多人都會說還好,過得去。但是讓一個孩子如何來回答。

問孩子,你在幼兒園吃了什麼飯?孩子回答,面條。父母問,什麼面條。孩子保持沉默。

因為很多時候,孩子也不知道是什麼面條,甚至是孩子都沒有吃過的。

父母溝通自帶問題,所以就難怪孩子總是不開金口。

孩子不願意講父母要如何來做呢?

面對孩子沉默,父母要想辦法從孩子的角度來進行溝通,解決問題。

學會正确提問

  • 提問越具體越好

和成人溝通很多人會刻意委婉,和孩子溝通正好相反,需要直抒胸臆,不要曲裡拐彎。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想要知道什麼就問什麼。

比如想知道孩子一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不要籠統的提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就是遊戲、吃飯和睡覺,把這個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

比如,你中午吃的什麼?有什麼蔬菜?是米飯還是面條。

再比如,你中午睡覺了嗎?睡了多久。

把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這個問題,拆解呈具體的小問題去問,把幼兒園的生活落到實際的活動中,讓孩子回答起來方向會更加明确。

幼兒園時期怎麼超過同齡其他孩子(幼兒園一天過得怎麼樣)3

  • 學會啟發式提問

父母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要學會抛磚引玉,啟發式的讓孩子自己來講。

很多父母問問題,總會淺嘗辄止。比如問孩子中午吃什麼,孩子說米飯,吃得什麼菜,孩子說完,問題說完了。

父母問問題的時候,要學會用啟發式問題,讓孩子回憶起學校的美好生活,并且願意和家長分享。

比如問孩子中午吃什麼飯可以這樣問。

媽媽:中午幼兒園吃的什麼飯?

孩子:米飯

媽媽:有你喜歡的菜嗎?(啟發孩子思考)

孩子:有,我吃到了雞腿。

媽媽:那你喜歡幼兒園的飯嗎。(引導孩子說的更多)

  • 不要問負面情緒的問題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上幼兒園是擔心的,而這種擔心恰恰就會體現在語言上,這樣的問題是會引起孩子變得更加焦慮。

問孩子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客觀中立的去提問,容易引起孩子負面情緒的問題一定不能問。

比如問孩子的社交,可以問,你和哪個小朋友玩得最好。不要問,有沒有同學欺負你?

想要知道孩子和老師的關系,可以問,老師有沒有和你們做遊戲,而不是,老師有沒有打你。

父母要努力幫助孩子建立正向關聯,讓孩子把幼兒園和一些美好的事情聯系起來,因為孩子一旦打開話匣子,很多問題都會自己說出來。

相反這些帶有負面情緒的問題,反而容易讓孩子拒絕上學。

學會正确的做親子連接

不管是《正面管教》還是《遊戲力》,太多的育兒書籍告訴我們,一旦孩子出現不良行為,這背後是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連接斷了,孩子需要重新連接,來蓄滿自己的水杯。

所以當孩子不願意開口的時候,父母應該解決的問題是讓孩子重新和父母連接起來,而不是回答父母的問題。

幼兒園時期怎麼超過同齡其他孩子(幼兒園一天過得怎麼樣)4

如何和孩子連接?從親子遊戲開始。

  • 體力遊戲

這裡說的遊戲,是父母參與式的遊戲,而不是陪伴式的遊戲。父母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比如和孩子玩體力遊戲;或者枕頭大戰,最重要的是有參與和互動,而不是孩子玩,父母看。

一旦進入到遊戲中,孩子是放松的,釋放過情緒之後,他會更願意和自己的父母去溝通。

  • 角色互換遊戲

如果媽媽不喜歡體力遊戲,也可以從角色互換遊戲開始。孩子最喜歡玩的就是扮演大人,可以讓孩子從扮演媽媽開始,再去扮演老師,家長扮演學生。孩子會在下意識中,把白天從幼兒園看到的聽到的,甚至是學到的帶入到遊戲中,家長需要用心陪伴才能體會到。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的世界難懂,而是我們用錯了方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