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生活條件日益提升,居住環境也明顯改善,可過敏性疾病似乎并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有逐漸增多的趨勢。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疾病層出不窮,由于藥物治療效果尚不滿意,人們迫切想知道自己的身體對哪些物質容易敏感,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減少此類疾病的反複發生。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過敏原檢測應運而生。
1. 過敏的本質是什麼?
過敏性疾病本質上是由IgE介導的I型變态反應,機體在接觸某種抗原并産生初次應答以後,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發生的一種機體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細胞損傷為主的特異性免疫應答。其特點是反應迅速、強烈、消退也快,通常不遺留組織損傷,也稱為速發型超敏反應。
2. 過敏原有哪些?
過敏原分為吸入過敏原、食物過敏原、接觸過敏原、輸注過敏原。
吸入過敏原主要包括蒿屬、豚草、樹、牧草和雜草的花粉、蠶絲、皮毛、羽毛、屋塵等。
食物過敏原如引起食物過敏的牛奶、雞蛋、花生、豆類、堅果、魚、蝦、肉類、貝類和谷物。
接觸過敏原包括一些金屬飾品、化妝品和生活日用品等。
輸注過敏原如引起過敏性休克的青黴素類、昆蟲或動物的毒液、嗎啡、某些造影劑等。
3. 過敏原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針對過敏原的檢測方法包括體外試驗和體内試驗兩種。體外試驗主要檢測血液IgE的含量;體内試驗分為激發試驗(鼻粘膜激發、舌下激發、支氣管激發、食物激發、藥物激發)和皮膚試驗(劃痕試驗、點刺試驗、挑刺試驗、皮内試驗、特應性斑貼試驗)。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用的是全自動、體外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方法,該方法具有穩定性好,不受藥物、患者皮膚條件以及操作者技術影響的優點。
4. 如何解讀過敏原檢測結果?
IgE抗體含量測定包括總IgE(tIgE)測定和特異性IgE(sIgE)測定。
IgE是介導I型變态反應的抗體,血清IgE水平升高提示機體可能患有變态反應性疾病,過敏可能性大。但是,總IgE高不一定是過敏,過敏者總IgE也不一定高。
過敏與否主要取決于特異性IgE的存在,如果對某種過敏原過敏,血清中便存在針對該過敏原的特異性IgE,通過檢測這種特異性的IgE就可測知機體是否對該過敏原産生敏感反應。
特異性IgE的檢測範圍在0.35~100kUA/l之間,根據特異性IgE的濃度分為0~6級,相對應過敏發生的嚴重程度。
本文為頭條号作者周揚醫生原創,未經許可請勿随意轉載,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