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黃金,盛世收藏”,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内收藏熱不斷升溫,不少初入行的泉友趁着天冷、短期盤整入手一波機制币,吃顆仙丹嘗嘗味,但是不小心就會中圈套,成為市場中的“冤大頭”,被别人“撿漏”!所以,為了咱們的小荷包,錢币天堂特設一堂機制币鑒定課,教大家幾招快速鑒别真僞的小竅門,避免成為“冤大頭”。
1.看外觀與形式
辨别銀元銅元猶如辨别人,隻要對其外觀形式有一定了解熟悉後,就可一眼辨别出結果。看銀元外形結構時,多注意觀察銀元的顔色、花紋、圖案、大小、薄厚等是否正常,有無經過酸洗、锉邊、包皮、挖補的迹象,最直觀的看銀元是否有自然的銀黑色,市面上的假銀元多呈灰白鋁鋼色。
2.質地
機制币的質地,相對統一标準,真品銀币在90%左右,純銀制造;銅元選用精銅制造,而多數僞品與真品在質地上就大不相同,需額外注意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大量真銀制造的高仿品。
3.判斷是否是機制币
機制币是通過雕制鋼模,經機器冷沖壓壓制而成,不論銀元或銅元都不會産生毛邊、毛刺、也不需打磨和抛光。目前僞品有一部分是采用手工熔鑄和壓鑄法僞造的,必然産生毛邊、毛刺,需要打磨抛光後才能完成的僞品。
4.觀齒邊
機制币的齒邊是由齒邊機制作完成的,銀币的外齒多為直齒,面背在内齒,齒邊幹淨利落,無任何鑄造痕迹;銅元的光邊平滑流暢,無其他痕迹。而僞品的齒邊粗糙不堪,許多帶有挫磨和生硬感。
5.聽音别、掂重量、量規格
不同質地成分的金屬,其撞擊後發出的聲音是有區别的,如聽銀元的聲音:指尖輕輕捏住銀元的中央,用另一枚銀元撞擊,聲音清脆平和,是真銀元;聲音尖且高,是假銀元,這是鑒别銀元的一個小手段。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看機制币的重量和規格,其相對标準統一,二者也是鑒别方法之一。目前,一部分僞品的重量和大小與真品不符,如銀元的重量:銀元的标準重量應是26.5克,成色88%,正常銀元在流通過程中經過磨損,其重量也應在26克左右。
6.真僞包漿
機制币在經過百年後,不論是出土品還是傳世品,币身都有一層氧化後生成的包漿,包漿是自然生成的,而僞品包漿是人為做到币面上,非常生硬不自然。掌握真僞包漿是鑒定中非常重要的鑒别方法。
7.改刻、修補
作僞者常把真品的普通品改刻為珍稀品,将普通紀年改刻為稀少紀年,如袁大頭銀币加上“工”字,湖北省銀币背面加“本省”兩字,江南省甲辰年銀币改為“乙已或戊戌”等年号。改刻後的機制币需要補包漿,所以我們隻要仔細觀察包漿的變化,就可辯别真僞。
目前市場上的高仿機制币做僞技術和手段都在不斷提高和翻新,大家在入手藏品的時候一定要多看、多摸,多了解各方面信息,細心觀看,當然您也可以将藏品送到錢币天堂通過科學儀器和經驗老到的評級大師幫您觀看,這樣鑒定出的結果更為可靠準确。
本文來源:錢币天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