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5-11 22:43:13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獲得好的結果。可是很多時候,盡管我們去努力了,生活卻依然沒有改變。

孩子也是如此。當學習到了一定階段時,很多孩子會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而且,沒有明顯的進步也就算了,有的甚至還出現了倒退的情況。

前幾天,我認識的一個孩子告訴我,雖然放假以來,他一直在上補習班,努力查漏補缺,但他卻明顯感覺到,自己好像被什麼東西限制住了,無法突破。

他很疑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

不僅是他,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有這樣的疑惑。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時期——瓶頸期。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1

孩子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

什麼叫瓶頸期?瓶頸期在學習上有哪些表現?
瓶頸期,顧名思義,是指事物在變化發展過程中,會遇到了一些困難或障礙,就像進入了瓶子狹窄的頸部,很難通過。我們把這一艱難時期稱為瓶頸期,又稱高原區。

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都會有瓶頸期,如果能克服,知識和技能就能更上一層樓;反之,如果長時間停留在瓶頸期,則可能停滞不前,甚至整個人都變得萎靡不振。

這種瓶頸期在孩子的學習上面特别明顯。尤其是當孩子學習完新知識,需要進行練習和提高時,這種情況出現得就更加頻繁。

此時,孩子會發現,自己的成績無法随着努力持續上升了,好像一擡頭就能看到了自己的天花闆,一伸手就能摸到,再怎麼努力都無法突破。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2

瓶頸期,就像進了瓶子狹窄的頸部。

瓶頸期有可能出現在孩子的某一學科上。比如說,數學科目,孩子做了很多數學題,也很努力地去整理和複習錯題,可是他的成績還是維持在原來的分數上。

瓶頸期也有可能反應在整體的成績上,比如說,這次考試語文成績好不容易進步了,但是數學成績卻退步了,整體成績算下來,還是維持原來的分數。

在學習瓶頸期,孩子想再提升,就比之前難很多,所以導緻孩子不知所措。一方面感覺什麼都應該做,可另一方面又感覺做什麼都不對,整個人變得特别迷茫。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3

瓶頸期,孩子變得特别迷茫。

在學習的過程中,瓶頸期是如何出現的呢?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們在學習各種新的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一般要經曆緩慢開始、快速提高、瓶頸期、克服瓶頸期四個階段。

表現在孩子的學習上,可以是這樣:

緩慢開始階段:在孩子一開始接觸新知識、熟悉新規律時,學習過程會比較費力,因此在這個階段提升速度也較慢。

迅速提高階段:在掌握了一些基礎知識後,孩子具備了基本的解題思路和技巧,學習比較輕松。而且,孩子的興趣和信心也會增加,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學習瓶頸期:由于基礎知識已經基本掌握,孩子需要攻克的就是重點、難點知識,學習時會比較吃力,而且進步速度會放慢。就算每天進行大量練習,進步也不明顯,甚至出現退步情況。

克服瓶頸期:當孩子在瓶頸期努力分析弱勢,堅持改進學習方法,努力克服了學習障礙後,會掌握重難點,也會練就更強的學習技巧,學習成績也逐步上升。

借助這一理論,我們可以得知,學習瓶頸期一般出現在迅速提高階段之後,即隻有達到一定水平才會出現,意味着孩子通過之前的學習,已經實現了進步與提高;

同時,瓶頸期是“暫時”的,是可以度過的,隻要堅持度過,成績就會出現大幅而穩定的上升,孩子也會進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4

孩子在學習新知識時,就像在爬樓梯。

出現瓶頸期,我們要怎麼幫助孩子克服?

想要克服瓶頸期,要先了解瓶頸期出現的原因。瓶頸期的出現主要是由身心狀态不佳,學習方法不當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們一一擊破,就能幫助孩子盡快度過瓶頸期。

一、身心狀态方面

1.改變認知,了解瓶頸期意味着進步

如果孩子在一開始就認為,出現瓶頸期是一件很倒黴的事情,那麼他就隻會逃避,也無法認識到瓶頸期所帶來的積極作用。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在學習時,都可能遇到瓶頸期,比如學着學着突然退步,或者是卡住了無法突破,這意味着再堅持一段時間,他又會突飛猛進,是黎明前的黑暗。

這個過程是循環往複的:緩慢進步——快速進步——停滞不前或退步——突飛猛進——緩慢進步——快速進步——……

告訴孩子,即便是在瓶頸期,即便有時候進兩步、退一步,但是總體趨勢是上升的,可以說,每一個瓶頸期都意味着進步。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5

即便在瓶頸期,學習的總體趨勢也在上升。

2.克服人性弱點,避開“即時反饋”陷阱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弱點,就是期待我們的努力和付出,能夠馬上得到回報。如果沒有得到,可能會出現焦慮、急躁、目光不定等情況,這就是即時反饋陷阱。

表現在學習上,就是孩子經過努力學習之後,希望成績能夠立刻得到提升。如果進步了,孩子就更願意努力,更願意學習;可是如果進步緩慢,甚至出現成績退步,孩子就容易懷疑自己和放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結果不一定會馬上反映在成績上。而且努力學習,不隻是為了取得一兩次的好成績,更是為了超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等到以後中考、高考時,考到一個高分,有選擇一所好學校的權利;等到以後走上社會,想做任何事情,都能有能力去做。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6

學習是個漸進的過程,結果不一定會馬上反映在成績上。

3.應用小技巧,勞逸結合得到放松

有些時候孩子出現瓶頸期,可能是因為太累了,或者是學習壓力太大導緻的。在這種時候,如果我們再喊着“堅持就是勝利”的口号,要求孩子堅持下去,是有害無益。

因為強迫孩子在狀态不好的時候繼續學習,孩子大量的大腦資源會被情緒所占有,導緻學習效率低下,意志力被消磨,更長時間維持在瓶頸狀态裡。

此時,家長需要注意,引導孩子勞逸結合,看看怎麼幫孩子擠出學習時間去休息。表面上看,會浪費學習時間,可實際上,孩子很快就可以趕回來,而且完成得更好。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7

勞逸結合,幫孩子擠出學習時間去休息。

除了要盡可能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外,合理的飲食以及适當的體育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當孩子學習累了時,也應鼓勵孩子進行短時間的休息。

每個孩子的休息方式不一樣,有的喜歡聽音樂,有的喜歡看幾頁書,有的喜歡小憩一會兒,有的喜歡活動下四肢。這些都是積極有效的放松方式,都是值得鼓勵的。

但是,長時間打遊戲,或者看電視,這樣的行為表面上是放松,實際上卻會加深大腦深處的焦慮,根本沒辦法讓孩子得到放松,是需要避免的。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8

積極有效的放松方式,值得鼓勵。

二、學習方法方面

1. 設定動态化目标,讓孩子在瓶頸期也有動力

我們做一件事情,從一分做到六分是很容易的,而且速度很快;但是從六分做到九分,就變得有些困難;如果想從九分做到十分,那就要做好思想準備了,因為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是之前所花費的總和。

孩子的學習也是這樣一個過程,一開始從60分提高到90分可能并不難,隻要專注基礎知識,腳踏實地地學習加練習,成績就會上升。

但是如果想從120分提高到130分,甚至140分時,就比較困難了,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增加,這其實也就是進入了瓶頸期。

此時,如果還是緊盯一個目标,比如說想要提高到120分,那麼會因為瓶頸期的特點,孩子可能會感覺自己達不到目标,因而引發焦慮。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設置一個動态化目标,也就是把目标放在一個動态的區間裡,比如把目标分數設定在110分到120分之間,避免太大壓力,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在瓶頸期内保持學習動力。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9

把目标放在一個動态的區間裡。

2. 萬變不離其宗,回歸課本強化基本功

随着學習的深入,很多孩子會發現,學習的内容越來越難,要做的題目越來越複雜,很多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基本功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為什麼一開始沒有出現這種問題呢?這是因為,有的孩子一開始雖然基礎不紮實,對一些知識一知半解,但因為涉及的題目簡單,所以自己知道的那點知識就已經夠用了。

可是,當學習進展到一定程度,解題需要建立在理解與思考的基礎上,并且要整合各個知識點,融會貫通,有哪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好,就會影響提取和靈活應用。

好在萬變不離其宗,再複雜的知識點和難題,也是從基礎知識演變出來的。在瓶頸期,可以耐下心裡,把精力轉移到課本上,暫時放下習題集和試卷上的難題。

而且,回歸課本不僅能夠幫助孩子鞏固基礎,還能夠平複瓶頸期的焦慮,一舉兩得。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10

萬變不離其宗,回歸課本強化基本功。

3. 注重學習方法,刻意練習薄弱環節

每個學習階段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用一個方法就解決各個學習階段的問題。

而且,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也會在不同的階段遭遇瓶頸期。所以,即使都在瓶頸期,每個孩子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需要使用的學習方法,也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需要帶着孩子一起思考,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側重記憶還是理解,側重理論還是技能,側重應用還是綜合。然後,再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刻意練習。

比如,如果孩子的弱勢是基礎,就需要進行鞏固知識的刻意練習,包括閱讀和梳理課本知識點,将知識點整合在一起,幫助孩子加強理解和記憶。

如果孩子的弱勢是應用,那就針對不熟悉的重點知識進行練習,比如對知識點進行拆解、聯系舊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并通過做題來促進理解和應用。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11

不存在“一招鮮,吃遍天”的學習方法。

在克服瓶頸期時,要注意避免哪些誤區?

1. 被假瓶頸欺騙,放慢努力的腳步

有的時候孩子會進入這樣一個階段,考試成績不穩定,忽高忽低,有時候考得很好,有時候考得卻非常糟糕。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學習好像遇到了瓶頸,但實際上并不是。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假瓶頸。此時,孩子需要檢查的,一是自己在學習上是否有懈怠,二是自己的應試心态是否有問題。

同時,避免因為誤以為自己到了瓶頸期,就有所放松。我們要提醒孩子,隻要在學習和應試心态上稍加注意,很快就會度過這一個假瓶頸期。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12

火眼金睛,不被假瓶頸所欺騙。

2. 隻在執行區努力,不踏進學習區

進入瓶頸期後,很多孩子看似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堅持,但是結果卻不好,還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努力錯了方向。

美國的學習顧問、企業家布裡塞尼奧曾在TED的演講中提出了學習區和執行區的概念。學習區是用來學習的新知識的,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執行區是用來實踐的,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完成任務。

當孩子隻在執行區努力,不斷練習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卻不去進行新的輸入,不去學習新的知識,那麼他也很難突破瓶頸期。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切換這兩個區域,讓孩子學習與練習交叉進行

同時,不要因此指責孩子逃避困難,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存在路徑依賴,當問題出現時,會下意識尋找熟悉的方式解決,我們記得提醒孩子就可以了。

孩子厭學要如何引導(家長直接幹涉就錯了)13

努力學習新知識,并且用于實踐。

當孩子學習遇到瓶頸期時,我們要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瓶頸期是每個人都會經曆的正常現象,盡管會帶來困擾,但一定不要有過大的心理負擔,因為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瓶頸期時,心态大于一切,調整身心狀态是克服瓶頸期的第一步。然後,再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努力,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走出瓶頸期,獲得更大的進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