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18:15:26

作為中國戲劇藝術長廊中的“雙璧”,《西廂記》和《牡丹亭》一直為人們推崇備至。王應奎在《柳南随筆》中說:“王實甫《西廂》,湯若士《還魂》詞,曲之最工者也。”孟稱舜在《柳枝集倩女離魂·楔子眉批》中亦雲:“《西廂記》和《牡丹亭》,皆為傳情絕調。”

01崔莺莺和杜麗娘兩個主人公的個體的差異性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西廂記和牡丹亭)1

《西廂記》是一部現實主義劇作,崔莺莺追求自由幸福又顧慮重重

《西廂記》是一部現實主義劇作,在塑造女主人公崔莺莺時,作者王實甫用寫實主義的筆法,加以藝術的創造,給大家展現在舞台上的是一個活脫脫的青年女子形象。

  1. 她是相國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喜有憂有個性;越來越不滿于老夫人的約束,并遷怒于紅娘的跟随。
  2. 她情窦初開,渴望愛情,但又不肯輕易流露真情,不乏少女特有的羞澀;封建家庭的教養,無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
  3. 她不滿包辦婚姻,想追求自由幸福,不由自主的對張生(即張珙,字君瑞)一見傾心,月下隔牆吟詩,大膽地對張生吐露心聲,陷入情網之中而不能自拔,但又瞻前顧後,顧慮重重,飽嘗着相思的痛苦,又不敢徹底背叛封建禮法……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西廂記和牡丹亭)2

《牡丹亭》主人公杜麗娘純真少女,她愛自然、愛生命、愛自由

《牡丹亭》女主人公杜麗娘是一個晶瑩通透的純真少女,她愛自然、愛生命、愛自由,卻被森嚴的禮教限制在深閨繡閣之中。

她在官衙裡住了三年,居然連自家的後花園都沒有去過;白天睡個午覺也讓母親責備不合禮教;在裙子上繡一對鴛鴦鳥,母親也生怕引動女兒的情思。在這樣一個滅絕情欲的世界裡,正常的情欲得不到對象化,封建禮教的魔影吞噬了正常的感情。

02崔莺莺和杜麗娘在愛情和幸福追求上的共性

然而,生命意識是頑強的,不可戰勝的,兩個有着家庭背景壞境和性格差異的女孩子在愛情和幸福追求上卻是相同的,并且都有着超常的勇氣。

①《西廂記》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戀愛心理,即想愛而不敢愛,不敢愛卻不由得不愛;并且細緻地展現了她内心的強烈要求逐步壓倒、戰勝外部的壓抑、傳統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籠的全過程。

崔莺莺對張生的愛戀,最初是猶豫膽怯和動搖不定的,一方面她具有自然的情感和欲求,也帶有反叛精神;另一方面,她畢竟是一個相國小姐,又是在母親的嚴格約束管教下成長起來的,時刻記起自己受到的封建道德教育,這就構成了她思想和行動上的不一緻,處處體現了矛盾。

一波三折,反複生變,直到“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這短短二十個字的出現,才标志着莺莺決然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西廂記和牡丹亭)3

也因此,紅娘的重要性凸顯了出來,并且無可取代。

②在《牡丹亭》中,男女愛情,被寫的纏綿悱恻,超凡入幻,湯顯祖用如椽神筆生動展示了杜麗娘對真摯愛情生死不渝的追求。

《牡丹亭》中,男女間的愛情是可以死而複生的,這是何等奇幻的愛的曆程:

“夢其人即病,病即彌,至乎畫形容傳于世而後死。死三年矣,複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西廂記和牡丹亭)4

作者從人物愛情追求的真實感上下功夫,從熱烈的愛情,猶豫的心理,勇敢的反抗等方面體現其現實性。《牡丹亭》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劇作,所描寫的愛情,有着和其它愛情劇不同的特色。

作者湯顯祖把故事放在虛構的夢境中發展,以人鬼幻化的浪漫過程,表現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追求。讓一對陌生的青年男女在夢中相會,在夢中相合,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愛情理想。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西廂記和牡丹亭)5

而女主人公杜麗娘由夢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死而複生。這種異乎尋常、出死入生的愛情,使全劇從主題情節到人物塑造都富于浪漫主義的色彩,在愛情劇方面形成了新的獨特的風格,是千萬人愛情理想的展現。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西廂記和牡丹亭)6

03兩部作品中不同的情節鋪墊和文學藝術成就對比

①崔莺莺的性格矛盾和言辭易變讓紅娘這個催化劑不得不占據重要的地位

“我在這裡燒香你無故至此,若夫人聞知,有何理說!”

“若不看紅娘的面,扯你到老夫人那裡去,看你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

“萬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

三句道白,無一不提到老夫人,充分說明雖然此刻莺莺是遠離老夫人的,但老夫人的威嚴卻依然籠罩在她周圍,使她産生了一種恐懼感。再說,直到此時,她也還沒有充分的理由完全相信紅娘,這也是促使她變卦的原因之一,而她的這次變卦又是出于不得已的。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西廂記和牡丹亭)7

《西廂記》裡的紅娘是崔莺莺愛情的橋梁

借助于身邊紅娘的幫助,《西廂記》中的崔莺莺已不再是元稹《莺莺傳》中那個永遠處于男性社會中的性别奴役和規範之中,任人擺布、最終被“始亂終棄”的悲劇形象了,作者賦予了她鮮明的個性和内涵。莺莺雖然是一個帶着封建禮教深深烙印的女子,同時也是一個于追求自己的愛情,敢于對自己的命運有所把握的女子,最終也在作品結尾迎來了自己的大團圓的歡喜結尾。

②《牡丹亭》的故事在情節上和文辭上都代表了理想主義的戲劇創作的高峰

《牡丹亭》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不少情節取自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劇情梗概是:

  •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站着一位佳人, 她說同自己有姻緣之份,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莊美麗, 跟從師傅陳最良讀書。她由讀《詩經•關雎》章而産生傷春的情緒,于是由丫環陪同, 去後花園遊賞。
  • 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 囑咐丫環春香将她的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托陳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 發現就是夢中見到的佳人。
  • 杜麗娘魂遊後花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于是,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

這個故事感人至深,湯顯祖在本劇《題詞》中寫道:

天下女子有情,甯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後死。死三年矣,複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西廂記裡面有牡丹亭(西廂記和牡丹亭)8

青春版《牡丹亭》中有情人終成眷屬

《牡丹亭》問世後,盛行一時,使許多人為之傾倒,甚至傳聞有讀者為之斷腸而死:“家傳戶頌,幾令《西廂》減價”,這充分體現了《牡丹亭》的藝術魅力足以與之前的《西廂記》抗衡并更為出色。

《牡丹亭》中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向影響比《西廂記》更為深遠,崔莺莺想要的幸福還是系在一個男人的成敗上,《莺莺傳》中男主始亂終棄,女主就沒有好的未來和結局,也能看出這一點來。而《西廂記》的皆大歡喜的團圓結局也是很多國人心中的男尊女卑的一種相處模式。

而《牡丹亭》中,杜麗娘的追求感情的主動性和理想化則更為激進一些,追求自由和愛情的自主程度更高,對後世的影響似乎也更大,從《紅樓夢》大觀園中的姐妹們偷讀外面的雜書描寫中也可看出這種影響。

(全文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