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周王室勢力大減的原因

周王室勢力大減的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7 20:13:55

周王室勢力大減的原因?東周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西周滅亡後,諸侯國立了以前被廢黜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建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東周前半段諸侯争霸,稱為春秋時期而在公元前453年,韓國、趙國和魏國一起消滅了智氏之後,便開始瓜分了晉國的土地,諸侯之間互相征伐,史稱戰國但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時期,周王室雖然權威下降,如楚國等大國,并沒有重視周王但對于大多數諸侯國來說,他們還是不敢與周王室直接抗衡,尤其是齊國與晉國等中原霸主,往往需要借助周王室的旗号在中原争霸,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周王室勢力大減的原因?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周王室勢力大減的原因(周王室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1

周王室勢力大減的原因

東周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西周滅亡後,諸侯國立了以前被廢黜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建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東周前半段諸侯争霸,稱為春秋時期。而在公元前453年,韓國、趙國和魏國一起消滅了智氏之後,便開始瓜分了晉國的土地,諸侯之間互相征伐,史稱戰國。但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時期,周王室雖然權威下降,如楚國等大國,并沒有重視周王。但對于大多數諸侯國來說,他們還是不敢與周王室直接抗衡,尤其是齊國與晉國等中原霸主,往往需要借助周王室的旗号在中原争霸。

所以很明顯,在春秋時期,周王室還是有一定地位的。但在戰國時期,三族分晉與田氏代齊,再到徐州相王和五國相王,最後秦國滅東周,這不僅意味着周朝皇室權威的最終消失,也促使東周在秦滅六國之前便告别了曆史舞台。那麼,問題來了。戰國時期,周王室的權威終于消失了。這應該是哪個周王的責任?

首先,戰國時期所遇到的困境,是從周平王便開始了的。雖然周平王不是戰國時期周朝的天子,但正是因為周平王把周朝的都城從四面封鎖的關中遷到了無險可守的洛邑,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周平王,全名是姬宜臼,是西周最後一位天子周幽王的兒子,他媽就是周朝的王後申氏,東周的第一位天子,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20年在位。西周末年,天子周幽王相當昏庸。在位期間,在得到了美女褒姒之後,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伯服。不久,姬宜臼被廢,褒姒被立為王後,伯服被封為太子,到最後居然還發生了烽火戲諸侯這樣的荒唐事。

在這種背景下,姬宜臼逃到了申國,申候聯合缯國、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和鄭桓公都被犬戎所誅。這場西周晚期的内亂,不僅對周朝,而且對整個春秋時期的諸侯格局都産生了重要影響。在周幽王被殺後,申、魯、許等諸侯國都支持姬宜臼繼位。因為受到犬戎的影響,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雖然遷都洛邑,也就是今天河南洛陽一帶,在當時是比較合适的選擇。但從長遠來看,這對周王室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衆所周知,東周都城洛邑地處中原,地勢平坦,人口衆多。但因為沒有危險可守,使得周王室面對周邊大國,根本沒有優勢可言。換句話說,對于晉國、齊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完全可以為了立諸侯而捧皇帝。雖然程度不能和曹操挾持漢朝漢獻帝為人質相比,但周王室因為地處鄰國的雙包,已經呈現出淪為傀儡皇帝的趨勢。在遷都之前,西周的都城濠井位于陝西省西安市。

關中南邊靠近秦嶺,渭河貫穿其中。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四面都有天然的地形屏障,易守難攻。戰國以來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因此,漢代的張良用“金城千裡”來概括關中的優勢,說服劉邦定都關中。戰國時,張儀稱贊關中對秦惠王說“連橫”,說“田地肥沃,人民富裕,戰車衆多,田地廣闊,田地遼闊,積累豐厚”,并說“此所謂天府之國,為天下霸主”,比成都平原被命名為“天府之國”要早得多。所以,如果周朝沒有離開關中,那麼周朝的整體實力還是可以壓制很多諸侯國的。

然而,周王室遷都洛邑後,不僅失去了關中之地,也沒有能力威懾周邊諸侯國。比如鄭國的鄭莊公,就敢于直接對抗周王室。這也是因為周王室所在的地區沒有天險可以防守,所有鄭國才會無所畏懼。在許多曆史學家看來,自從周平王遷都到洛邑後,周王室逐漸衰落,秦、晉、楚、齊等諸侯國得以發展壯大。這就是君主周平王,他在内憂外患中度過了50年,死于公元前720年。另一方面,除了周平王之外,還有一位周朝君主也要為周王室地位的下降承擔責任。這是周威烈王,是他承認了三家分晉。

周威烈王姬午,他是東周第20任天子,周考王的兒子。在位24年(前425-前402年),後病逝。埋葬于今河南洛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意思是“三族分晉”。衆所周知,晉三分标志着春秋時代的結束,随之而來的是戰國時代的來臨。三家分晉之前,晉國作為一個姓姬的諸侯國,顯然與周王室關系密切。

終于在三族分家後,戰國時代正式開始。是因為三族分晉,為田代齊提供了榜樣。三族分晉,田代齊後,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國家分别是韓、趙、魏、楚、燕、齊以及最後一統六國的秦國。戰國時期,七國相争,周王室完全被忽視。也就是說,在春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和其他諸侯之間的戰争經常是在周王室的旗幟下進行的。但在戰國時期,無論是長平之戰還是五國伐齊之戰,基本上都與周王室無關。在很多史家看來,春秋末年,周天子的号召力弱了,但還能指揮魯、燕、宋、鄭等諸侯,使齊國和楚國不敢欺負周王室。

周威烈王承認三族分晉後,周王室的天子後來也承認田氏的齊國取代了姜氏的齊國,齊晉都是西周開國的重要成員。天子周威烈王支持三族瓜分晉國,使周王室失去了靠山,引發田家伐齊。從此燕、楚、魏、趙、漢、齊、秦紛紛稱王,再也不是五國相争的春秋時代了。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周威烈王不敢拒絕三族分晉,才導緻周王室從此再無翻身之日。當然,對于當時的周威烈王來說,他并沒有拒絕晉三族分裂的信心和實力。但面對違反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晉三族割據,周威烈王在戰鬥中不敢聲張,顯然讓其他諸侯國更加看不起周王室。最終随着徐州相王與五國相王,周王室的權威終于在戰國中期消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